寧波江岸的風與月

寧波江岸的風與月

▲ 宋仁宗趙禎

01 城市精神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我們來讀史。

最近《清平樂》熱播,主角是北宋的宋仁宗,宋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任,開啟了大宋江山的鼎盛時代。劇中人物的服裝、頭飾圈粉無數,人們感嘆宋代那種簡潔、雅緻的審美是中國古代的巔峰。

宋仁宗在位期間,湧現了一大批歷史明星,唐宋八大家有六位都在他的時代。然而,你不知道的是,這位帝王曾做過一個神奇的夢。

在夢中,他見到了一處美麗的風景,於是派人四處尋訪,最後來到寧波的奉化江,逐流而上,找到了自己的夢鄉。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應夢名山”也因此被刻在奉化江上游雪竇山的石碑上,如今字跡仍清晰可見。

寧波江岸的風與月

▲ 宋代名畫《千里江山圖》

寧波江岸的風與月

▲ 寧波奉化江

從此,宋朝在奉化江設立市舶司(相當於海關),僅稅收就佔大宋財政收入的4%-5%。

由江入海,日本、高麗、波斯等商隊馭風而來,又乘風而去,香料、絲綢、瓷器往來,造就了經商的傳統,成為日後寧波外向型經濟的原型。

江,孕育了寧波的城市精神,

日日夜夜,生生不息。

寧波江岸的風與月

寧波江岸的風與月

▲ 寧波江岸的日日夜夜(點擊可查看大圖)

02 歷史文脈


宋仁宗時期,有一個年輕人沿江南下,來到鄞縣(現在的寧波)就任知縣。此後,他最為人歌頌的功績是造了寧波第一所學校。

這個人是王安石,他還寫信請來五位老師。其中有一人叫樓鬱,從奉化沿著江搬到了寧波城,在江邊開了間城南書院,併成為南塘河畔的大士族。

在他們的教化下,寧波浙東學派興起,而長春門外,奉化江和南塘河水路交錯,成了商貿繁榮的集市。

寧波江岸的風與月

▲ 商船雲集的寧波江岸

多年以後,王安石決定變法的那個夜晚,他應該也會想起自己曾在寧波試驗過的青苗法,躊躇滿志時想起這裡的滔滔江水,和吟誦過的:

軋軋櫓聲急,蒼蒼江日低。吾行有定止,潮汐自東西。

改革是條艱難的道路,他以寧波的江水來堅定自己的信念。

是江造就了寧波的文脈,讀書人的涵養,藏書樓的文化,還有奮進的勇氣。

寧波江岸的風與月

▲ 如今的寧波江景(請旋轉手機)

03 奉化江的月


宋朝還有一位學術大師叫晁說之,是明州船場的監官,他對寧波江景的描寫,更感性一些:

秋色日駸駸,江亭敞宿陰。殘霞沉浦口,新月出波心。

無論是千年前的古人,還是當代的寧波人,對於江,始終抱有難以割捨的情感,江上的一輪明月,是無論走多遠都會記掛的美景。

哪怕穿越幾個世紀,從70、80年代寧波人沿江建起的房屋,到寧波首個房價破萬的樓盤外灘花園,或者奉化江邊寧波人的第一代豪宅,海景花園、錦地水岸……江,總是其中最核心的元素。

寧波的第二代豪宅如南塘金茂府、新世界等,它們多數依舊沿著奉化江展開。

寧波江岸的風與月

▲ 奉化江邊的豪宅

從家中能否望見江景,是寧波人作為身份的一種象徵,從前是,現在是,未來也是。

所以,當已經進入寧波16年的綠城,這一次來到老海曙,終於要在奉化江邊為這座城市帶來第三代江景豪宅的時候,可以想象寧波人期待的心情,畢竟,已經等了太久太久。

人們相信,這一次綠城的到來,能夠重塑城市、江景與人的關係。

2004年,宋衛平先生從悉尼港Quay Grand酒店現代純淨的建築、自在親水的尺度和自然呈現的國際審美中獲得靈感,在運河畔創作了杭州深藍廣場,綠城水岸系作品應運而生。

此後,自誕生以來,水岸系就佔據著城市人居的高點,綠城黃埔灣、藍色錢江……無不是地標的存在。

這家logo裡帶有一輪明月的開發商,這一次為寧波帶來的,正是水岸系標杆頂豪:

曉風印月

寧波江岸的風與月

▲ 朝陽輝映下的寧波“國際濱”(請旋轉手機)

曉風印月,這個詩意的名字本就由宋詞衍生而來,擅於拿捏“風”與“月”的詞人柳永,他的頭號粉絲正是前文中來到奉化江邊尋找夢鄉的宋仁宗。

歷史有時就是這般巧合,奇妙重疊,皆是因為時光長河中,人們對於美好江景的追求從未改變。

江境無界,世界同框。現在,這一段寧波江岸的風與月,正寓示著全新的江景時代,在奉化江邊,美麗的江灣線上,迎面走來。

或許,將來的某個中秋夜,人們坐上三江夜遊的輪船,恍若遊走在夜景的油畫之中,然後抬頭,在奉化江上看到三個月亮,一個天上,一個水中,一個反射在玻璃幕牆上,相映成趣。

那一刻,是凝固的歷史片段,也是寧波人鮮活的夢鄉。


寧波江岸的風與月

本文江景攝影作品來自:布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