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荣区郭家窑乡拒门堡

拒门堡是明长城山西段的边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的西北部,位于弥陀山之西的山脚下。拒门堡和镇羌堡、拒墙堡、助马堡一起被称为塞外四堡。拒门堡是守护长城的边堡,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在长城内侧5华里处的山坡上,用于防止蒙古游牧民族的侵犯和骚扰。原名拒蒙堡,后改此名。拒门堡的城堡不大,开东门,东门外有瓮城。堡墙是土筑砖包。堡城今已废毁。村子现位于拒门堡的北侧,据说,拒门堡的居民是驻扎在拒门堡军队的后裔。

新荣区郭家窑乡拒门堡


据《三云筹俎考》载: 堡为嘉靖二十四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堡城周二里七分,高三丈七尺,内驻守备。分守长城十五里,边墩二十三座,火路墩七座。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大同左卫道辖北西路图说》载:本堡设自嘉靖二十四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周一里零二百五步,高三丈七尺。初惟操守,后改设守备,所领见在旗军四百八十七名,马骡二十匹头。分边沿长一十五里二分,边墩二十三座,火路墩七座。本堡设在孤悬,挺出边外,如会宁湾等处俱极冲。边外水泉儿滩,周家岭一带,皆酋首黄金榜实,卜落气等部落驻牧。昔年虏频入犯,尝围困我兵于于堡东弥陀山下。今虽款和,增兵储饷尤当及时图之。顾冲地募军颇难,体恤安插,守堡者所当加意焉。


新荣区郭家窑乡拒门堡

拒门堡现在已经空了,漫坡上耸出一座残破但依然高大的土夯城堡来,很有点雄壮的味道。我们从西南角已经坍塌的豁口攀上城墙并进入到里面,当年曾经驻扎过最多六百多名军人的军营,如今成了一片废墟。着实让人唏嘘感叹悲从心起,堡子唯一的东门面对着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弥陀山,连着瓮城,如今是几个错落着的土豁口。曾经高达3、4层楼高的砖包城墙,400多年后成了个满目苍夷的大土围子,边角有低矮的泥土房子的痕迹,杂草丛生着,而昔日屯边将士的后代们,如今都住到了依傍着公路的吃水用电更方便的地方了,远远看去,大片的红瓦青砖房,高大的无线信号塔,密集的电线,各种机动车,这一切,构成了拒门堡村的新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