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和鮮花(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和鮮花!

小時候,我的生活中只有苟且,沒有遠方和鮮花,我每天最惦記的事情就是吃吃吃(美味的各種吃的)。

在農村還沒有電視的年代,我的視野裡我們村就已經很大了,最大的世界就是離我們村五里山路的鄉街道了。

每到逢集,街道上擺著一些小吃,我偶爾跟爺爺去趟集市算是見了大世面了。那可能是我小時候最盼望也最想去的地方了,企盼著能把那些小零食吃個夠,再裝滿兩褲兜回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和鮮花(一)

我記得有一種用傳統工藝製作的麥芽糖,味道特別好吃,還有柿子、糖果、麻花等。

我小時候受爺爺疼愛,偶爾跟上爺爺去趟集市,總能買些小吃的解解饞。至於其他的小玩意,只能看看,飽飽眼福。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我們周圍大多鄉親都是解決了溫飽,也沒有多餘的閒錢,小孩子偶爾吃一次糖果會成為好長時間向小夥伴炫耀的資本。

長大以後,再也感受不到那麼香甜的味道了,物質生活極度滿足的今天,我們對吃什麼也沒有了多少慾望。

大概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開始喜歡上了花花草草,春天時想不起那位小同學送了我一包格桑花,那時候我只知道“洋八片”,不知道“格桑花”,長大進城以後才知道這是同一種植物,它還有另一個洋氣的名字叫波斯菊。

這也算是我這個鄉下人接受了新事物,拓寬眼界的表現(笑)。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和鮮花(一)

這可能是我們分家以後(和爺爺奶奶叔叔們)我第一次種花,我現在都驚訝我那時候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但突然就有精神追求了。

放學回來,趁著爸媽和哥哥們不在家,就自作主張在自家院裡創出一塊地來,把同學給的花籽撒了進去,弄了一個圓圓的小花園,興沖沖等著爸媽來表揚。

傍晚勞作回來的爸媽確實吃了一驚,老媽是一個有點小迷信的人,她認為院中動土,要看個好日子才行。不然,太歲(土地爺)頭上動土是不吉利的。但見事已至此,也就不了了之,沒再抱怨。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和鮮花(一)

半個月左右,我的格桑花已綠油油全長出來了。這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老爸維修房子的時候一腳踩空從木梯上摔了下來。

這件事經過老媽的考證,是我動了土神,也就是土地爺,才致災禍降臨。我對此自責了好久,暗中給土地爺說了許多好話,也許是我的誠心感動了土地爺,老爸倒是沒落下什麼後遺症,休養了一段時間後就能下地幹活了。

當年我種的格桑花倒也爭氣,長得歡實,開得旺盛。各種各樣的顏色,把我家的小土院襯托得生機勃勃,偶爾有鄰居來串門誇獎幾句,我們一家人都美滋滋的。我也漸漸忘記了自己的魯莽,覺得已經將功補過,不再自責。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和鮮花(一)

自此以後直到現在我每逢幹大事(動土)之前,都會找人算個良辰吉日,也許小時候的這次事故給我精神上留下了後遺症,我逐漸變成了母親的樣子(笑),有點迷信!

我們家人喜歡種花的習慣一直延續到至今。爸媽的屋前屋後種著各種顏色的芍藥、牡丹、蜀葵、喇叭花、格桑花、菊花、大麗花、月季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花,還有一個大玫瑰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