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認真學習的孩子,有些人是豎大拇指,有些人是拖大海

“我來講道理”

4月15日的時候,遼寧的葫蘆島當地的民警接到報警電話,說是有一對母女疑似要在海邊輕生。

面對不認真學習的孩子,有些人是豎大拇指,有些人是拖大海

接到報警之後的民警們迅速趕往現場進行情況查看,發現一名女子拖著一名10歲左右的女童一直往海里走,隨後民警將兩人帶回。

面對不認真學習的孩子,有些人是豎大拇指,有些人是拖大海

而問起原因,原來是在孩子在家上網課期間不認真學習,然後又和媽媽吵架生氣,最終母親就做出了這樣的行為,但是母親表示只是想嚇唬嚇唬孩子。

面對不認真學習的孩子,有些人是豎大拇指,有些人是拖大海

寄語:

“其實我想更懂你,但是每次都用錯了態度,用錯了表情”

我們能夠理解一個母親望女成鳳和望子成龍的心情,我們雖然經常說如果你自己做不到的那麼就不要過分奢望你的孩子,

但是有些父母就好些魔怔了一樣,把自己的希望完全壓在孩子身上,他們覺得自己不夠成功,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繼承自己所想要的那種感覺,所以說與其說是一種愛的表達,不如說是期望的延續更加妥當。

而在這個當中就會產生很多的矛盾,不是每個孩子都有著強大的自制力和學習力的,有一些孩子在父母的這種高強度壓力之下,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崩潰的情緒,從而產生了一種逆反情緒。

面對不認真學習的孩子,有些人是豎大拇指,有些人是拖大海

就好像這個事件當中的小女孩一樣,小孩子一開始懂什麼不都是在大人的教導之下才自己一點點適應麼,而如果過大的壓力就會造成這樣的逆反心理,從而對於一直所強迫的事情產生牴觸心理,如今來看應該就是學習了。

面對不認真學習的孩子,有些人是豎大拇指,有些人是拖大海

現在很多父母的特點就是往往孩子出現了問題不是先詢問自己是否稱職和過失,而是一門心思認定是孩子的錯誤,而在這種影響的催化之下對於孩子的脾氣越來越暴躁。

而孩子也由無聲的反抗變成了對行為的對峙。

面對不認真學習的孩子,有些人是豎大拇指,有些人是拖大海

對於這種思維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能明白,比如說我們經常會問這樣的一句話:“你聽懂了沒?”而不是說:“我講得清楚麼”

我個人一直崇尚的教育理念是因材施教,不過這對於老師來說比較管用,因為在對於已經成長開始定型的孩子,只有適應他們的性格才是好的。.

但是作為家長,在一開始的教育之初,最應該的就是賞識教育。

這個教育理念對我印象深刻,我記得當時我只有8歲的年齡,我的姑姑將這本書送給了我,從此這個理念我感覺會伴隨我終生。

面對不認真學習的孩子,有些人是豎大拇指,有些人是拖大海

面對孩子我們要多豎大拇指,給予他們正確的自信,多多實行鼓勵,

多說“你能行”,少說“你不行”。

當然這個的前提是在堅持正確的道義和法律法規面前,而像這樣的拖大海方式,給孩子造成的影響是難以磨滅的。

在這樣的母親目前孩子變得“乖巧”有些畏手畏腳,以後都是唯唯諾諾,謹言慎行,過於的自閉,一步步的陰沉。

面對不認真學習的孩子,有些人是豎大拇指,有些人是拖大海

怕就是怕在這樣的擠壓之下,有一天突然爆發,那麼積累了這麼多年的壞情緒,在她釋放的那一刻,

她得到的不是自由,而是反叛的開始,是過度的放縱,之後迎來的又是無盡的懊悔。

對待孩子教育上,多下點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