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客家方言分布情况

潮汕地区客家方言分布情况

调查单位:潮州市韩山师范学院,2008年

潮汕地区主要包括潮州、汕头、揭阳三市,这里除了澄海无客家村落之外,其他各县都分布有或多或少的客家乡镇或村落,在这里有纯客区和潮客混合区两部分组成。下面就各市分布情况进行介绍。

  • 一、潮州市客家方言的地理分布状况

在潮州市中,主要调查了潮安县和饶平县,分别是潮安县的归湖、赤凤、古巷、登塘、凤南五个镇和饶平县的饶洋、上饶、上善、新丰、建饶、东山六个镇。

1.潮安县客家方言地理分布状况

(1)赤凤镇

赤凤镇讲客家话的村民分布于深山僻野处,主要有赤凤西部的大松村、小松水村和大庵村以及赤凤东部的黄山坑、安溪、水口、碑子坑(田螺湖的自然村之一)、四望坪等村。

其中大庵村的幸氏宗亲是清康熙年间(约于1710年前后)由广东兴宁水口小河背(迁居时是黄兴寨)迫于生活迁去的。这支宗亲是属于郎酆公长孙成凤公的后裔。据其族谱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大埔湖寮蓝氏迁此创村。”原名峙溪内村,1930年前后改名安溪。四望坪村的祖先是梅县雁洋何氏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至此创村的。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兴宁县黄氏来此创村,后来江、李、彭等姓氏到此定居,原名与毗邻村松水同称盛水,后因村落小,故称小松水,简称小松。从这些迁徙路线可以看出原先赤凤客家村落广泛分布的情况属实。

这些讲客家方言的村民,在与赤凤其他民众交流中也学会了潮汕话,基本上会闽、客两种方言。严格上说,现在赤凤镇讲客家话的村庄只有大庵村,有300多人。其他原先母语为客家话的村庄现今已经逐渐被周边潮汕话所同化,松水村、水口村老一辈会讲客家话,其他村庄几乎已经找不到客家话的影子,环绕村子的群山依稀能让人感觉到有客家先民迁徙的痕迹存在。赤凤镇有1.3万人,其中会讲客家话的估计在十分之一左右。

(2)登塘镇

其辖下原田东乡所管辖区域包括九个行政村:新西坑、横洋、田

东、黄淡(潭)、四田、大葫芦、小葫芦、栖凤、五全。原田东所辖的九村再加上东寮村,这10个行政村基本上都会说闽、客两种方言,但原以客家话为母语,属于闽、客双语区。

(3)凤凰镇和归湖镇

凤凰镇和归湖镇绝大部分村落是讲潮汕话。凤凰镇的椿堀村是客家村落,位于凤凰镇北部,与大埔县交界,1760年,尤氏从西春乡石山埔村迁入,后有钟氏从大埔县桃源、张氏从大埔桃花迁至此。归湖镇的岭脚村、碗窑村、山犁村为畲族人所居住。他们主要操类似于客家话的畲族语言(该语言能与客家话交流,但又有差异,我们暂且把它归为客家话)以及潮汕话。

(4)古巷镇

古巷镇的高美村原来是讲客家方言的,在古巷镇中形成了方言孤岛。现在只有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会听但不会讲客家话,年轻一辈的既不会讲也不会听客家话。村民说他们原先都是客家人。100多年前从梅县迁徙至此,后因日本侵占而“散乡”,直到日本人逃跑后村民才重新回来居住的。

2.饶平县客家方言地理分布状况

广东饶平的客家人共有二十余万人,占全县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二,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北部山区的上善镇、上饶镇、饶洋镇、新丰镇、九村镇、建饶镇和中部山区的东山镇、渔村镇。此外还有一些原客家人居住在其他乡镇,他们是在近一二百年从饶平北部客家聚居地外迁到这些乡镇的,如三饶镇的詹氏,他们是在清末民国初迁至县城三饶。

其中,饶洋、上善、上饶、建饶为纯客区,居民基本上不会讲潮汕话。新丰镇区是闽、客两种方言的杂烩之地,属闽、客双语区。新丰所管辖的20个村(包括2004年被并入新丰镇的九村镇)中,除了溁西村、溁东村和扬康村讲潮汕话(少数村民会讲客家话)外,其余17个村均讲客家话。东山镇的东山村管辖着七个自然村,处于其中的河东村和河西村是客语区,现在也能说闽、客两种语言,但以客家话为母语。其中坡下村大约一百多年前从三饶搬迁至此。现在也能说两种方言,但以潮汕话为母语,风俗也与潮汕风俗无多大出入。

饶平县九村的坡墩村居民现在使用客家方言。该村只有200人左右,据该村老人讲,他们是在明朝时期从饶平黄冈迁移至九村定居的,以前讲潮汕话,已在此居住了几百年。由于周围的村落全是讲客家话,加之该村人口少,在相互的交流之中不断受讲客家话居民的影响,原先坡墩村民所讲的潮汕话也逐渐被客家话所取代。

  • 二、汕头市客家方言地理分布状况

1.潮阳区客家方言地理分布状况

潮阳区客家人分布在金灶镇和谷饶镇部分村落以及西胪的青山、关埠的巷底。

金灶镇位于小北山北麓,北临榕江。该镇有63个自然村,其中有13个自然村是闽、客双语区(见表1)。这13个自然村的母语都是客家方言,但是,现在外美村和高斗村却是以潮汕方言为村里沟通的主要工具。

谷饶镇位于汕头市潮阳区西北部,小北山南麓。谷饶的客家人主要分布于镇域北部的小北山脚下。原先讲客家话的村庄包括内寮、石壁、桐岭、新寮、石光、木丹坑、水吼、案前、径脚村等,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周围的语言的影响,已有部分村庄所讲方言逐渐被潮汕话所代替。目前以客家话为母语的村庄只剩下内寮、石壁、新寮、水吼,这些村的村民都会讲潮汕话,属于闽、客双方言区。

2.潮南区客家方言村落分布状况

潮南区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两英镇、雷岭镇、红场镇(见表1)。两英镇分布的客家人口有八万左右,是潮南客家分布最多的地区。由于他们要经常跟讲潮汕方言的居民交流,加速了与福佬人的融合,从而使自己的语言逐渐被“潮语化”,到最后不讲客家话了。钟姓六乡,包括古处三乡、永丰、新圩、新处曾经是客语区,不过钟姓除了古处、永丰一些老辈的人(大概出生在二十世纪40年代以前)会讲客家话外,年轻一辈基本不会讲,甚至都不知道以前他们的老辈人是讲客家话的。

雷岭镇由于地处大南山南麓,其中就有近三万人说客家话,是汕头地区客家方言保存最完整的地区。雷岭地处大南山区,距城市行政中心比较远,交通不太发达,与周围讲潮汕话的人联系比较少,形成一个客家方言岛。其中村里的小孩一般在读书之前讲客家话,之后就开始学讲潮汕话,这是为了外出交流方便。不过在村里仍说客家话。

红场镇约有三万人。其中只有偏西的四溪和铁板寮、蔡肥、大坡四个村里的50岁以上的老人才会讲客家话,其他人都不会说也听不懂客家话,基本上都是以潮汕话交流。

峡山镇的九斗村村民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从秋风水库附近移民过来的。与两英钟姓六乡、红场蔡肥是同一个宗亲的,由于地处闽语区的包围之下,现在该村除了六十多岁以上的老人会讲客家话之外,其他都不会听也不会讲客家话了。

仙城镇利陂村张姓是从福建宁化石壁迁徙过来的,现在利陂村居民在日常交流中依然以客家方言为主,当然他们对外也会讲潮汕话,属于闽、客双语区。

总的来说,汕头市的潮阳、潮南区分布的客家人不是很多,大体上分布于大南山区或山区边缘。有如下两个特点:1、两地客家方言消退的现象异常严重,很多原先讲客家话的村落已经逐渐被“潮语化”。2、受周围潮汕方言的影响,年轻一辈说客家方言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不加以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被潮汕方言所同化。

  • 三、揭阳市客家方言地理分布状况

1.揭东县客方言地理分布状况

(1)玉湖镇

玉湖镇讲客家话的自然村有顶塔坑、西门、九斗等(见表1)。玉湖镇客家方言的地理分布:以206国道为闽、客分界线,从丰顺至玉湖方向,国道左侧多数人讲客家话,右侧多讲潮汕话,基本上呈片状集中分布;从地形、地势上看北河两侧的平原地区所居住居民多为潮汕人,山谷以及靠山的地区则多为客家人的居住地。

玉湖镇客家方言处于劣势,因此使得客家方言村落的村民基本上能操闽、客两种方言,但是说客家方言的村民只有在与非客属村民交流时才使用潮汕方言,在本村的交流中,还是以客家方言为主。

然而在潮汕方言的冲击下,还是有个别村落在闽、客方言的使用中发生了转变。下坡村和新寮村现在只有30-50岁的中年人能操闽、客两种语言,而20岁以下则有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只会讲潮汕话,不会讲客家话。

在一些村落中存在某个客家姓氏转用闽方言的现象。如:姑山的钟氏、洋边自然村的张氏。姑山钟氏1720年由丰顺黎家棚迁入,现有人口约2000;洋边张氏于明万历年间由丰顺拱桥迁入,现有人口约3000

(2)龙尾镇

龙尾镇有九个行政村使用闽、客两种方言,包括高明村、龙珠村、美联村、石坑村、东湖村、新丰村、小联村、珠坑村、河坑村。这九个行政村除了东湖村是以潮汕话为母语的外,其余均是以客家话为主,兼有潮汕话,在这些以客家话为母语的村落中二十岁以上的基本上通用闽、客两种语言,而小孩则只能说客家话,潮汕话他们也基本听不懂。

(3)白塔镇

白塔镇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广联村、新村村、花树坑、红坡村,西南部的瑞联(水流埔)、马坑村,人数在2万左右。如新村村张氏的祖先在清康熙十年(1670)由梅州丰顺建桥村搬迁至此定居的,此村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前后连的是广华村和白塔镇中心,这两个地方都是讲潮汕话的,为了与周围的联系,此村老少基本上都通用闽、客方言。由于受周边大语言环境的影响,白塔镇的客家人基本上都会讲潮汕话。

(4)新亨镇

五房村是新亨镇所管辖的一个行政村,他们的祖先从梅州搬迁至此。母语为客家话,家庭内部和邻里之间均是用客家话交流。但因为经济交往以及与外地人联姻等原因,现在他们也能说潮汕话。属于潮、客双语区。

2.揭西县客家方言地理分布状况

揭西客家人在地域上是连成一片聚居的,主要分布在上砂、五云、良田、坪上、河婆、龙潭、南山、灰寨、京溪园、五经富等镇,以及塔头镇上陇村、钱坑镇小部分村落,约占全县人口的55.45%。操潮汕方言的有棉湖、钱坑、金和、凤江、大溪、塔头(除上陇村外)、东园等七个乡镇的居民,占全县人口的43.5%。

揭西县闽、客方言交界附近的村落,大多都能持闽、客两种方言。其中,以潮汕方言为母语兼用客家方言的村落包括:京溪园镇的曾大寮村、美德村,灰寨乔上村等(见表1)以客家方言为母语兼用潮汕方言的村落包括:京溪园镇的大屋场,东园镇的黎宅埔村等(见表1)

3.惠来县客家方言地理分布状况

惠来县的客家话主要分布在本县的西北部。集中分布在原青山林场、葵潭镇部分村庄。2003年,惠来县撤销青山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葵潭镇和隆江镇。原青山乡管辖的螃蟹、青坑、圆墩3个村委会划归葵潭镇;头寮、尾寮2个村委会划归隆江镇。由于客家方言村落处于潮汕方言盛行的区域之中,几乎每个操客家方言的村民都会讲潮汕方言,因此,惠来县客家方言村落属于闽、客兼用方言区,其分布地区包括隆江镇的北溪村、头寮村,葵潭镇的青山村、青坑村等(见表1)。

惠来县客家方言分布的基本规律为:零星分布在大南山区或山区的边缘地带,构成了一个在山区中的方言岛。依山傍水,多背靠群山或位于山谷之间。

4.普宁市客家方言地理分布状况

普宁市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于后溪、大坪、梅林、南阳、高埔、船埔、马鞍山农场、大池农场、大坪农场、云落、石牌、麒麟、里湖等乡镇。根据与闽语区的远近及交流的密切程度,分为纯客区和闽、客兼用区两大类:

纯客区包括后溪、大坪、梅林、南阳、高埔、船埔、马鞍山农场、大池农场、大坪农场、云落的大部分。闽、客双语区包括原石牌镇、云落镇的崩坎村、麒麟镇的莲溪、蔡口、高明、高美。

通过调查发现,在普宁市有一些原为客家方言的村落,后来转化为潮汕方言村落。由讲客家话转为使用潮汕话的村落有:里湖镇的竹头、麒麟镇的泾水等(见表1)。

在调查中我们还惊奇地发现一个屹立在客家方言区中的潮汕方言岛——云落镇崩坎村。崩坎包括丰滩、排下、埔尾、万安、上圩、大湖等六个自然村,人口约7000人左右,是云落镇的第二大村。

普宁市闽、客方言分界线的北边是从石牌到竹头,成一条直线,刚好处于大南山区的边缘,与榕江南河冲积平原相接地带;南边是云落与池尾、大南山镇的交接处,恰好处于练江流域与龙江流域的分水岭大南山脉中。分布面积达700余平方公里,约占到普宁总面积的40%。

此文章为韩山师范学院2008年挑战杯“粤东地区客家人”的部分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