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2018|張倍榮:匠心獨運二十載 熬出一鍋濃情湯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胃會把臺灣和雲南拴在一起,因為兩地都有能在舌尖上舞蹈的美食。

在昆明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臺商張倍榮感受尤為深刻,他帶著臺灣有機養生健康理念,在雲南找到了最適合發揮的食材——野生菌,用匠心熬製了一鍋飄香海峽兩岸的菌湯。

改革開放後,許多臺商到雲南來開創事業,張倍榮也不甘落後,多方考察後於1993年跨過臺灣海峽來滇,創立了雲南宣和綠色食品有限公司。他迷戀雲南原生態的食材,堅持用古法制作,希望入口的不僅是地道美食,更是一份獨特的心意。


請回答2018|張倍榮:匠心獨運二十載 熬出一鍋濃情湯


雖然是臺灣人,但說起雲南美食,張倍榮彷彿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雲南人。“外地的朋友來了,一定要讓他們吃吃雲南的野生菌、過橋米線,品嚐汽鍋宴。”張倍榮對雲南美食如數家珍,更能烹一手好菜。

一鍋熱氣騰騰的野生菌湯端上餐桌,香氣撲鼻、醇厚鮮美,讓人不禁好奇張倍榮究竟有怎樣的法寶,才能把臺灣味和雲南味結合得如此巧妙?

“匠心。”張倍榮的回答言簡意賅。他解釋說,所謂秘笈實際上就是要在紛繁複雜的選擇中迴歸本質做更精準的事情,做菜如斯,行事亦如是。


請回答2018|張倍榮:匠心獨運二十載 熬出一鍋濃情湯


張倍榮告訴記者,在臺灣三四代人一直做同一種小吃,在用料、用心上下功夫,就是匠心。“當年開放程度不高的時候,外來食品很少,大家都品嚐原始的、傳統的做法。後來又興起高檔餐飲,這個階段過去之後,現在更純粹、更有匠心的餐飲受到歡迎。”

採訪最後,張倍榮說餐飲是百業的基礎,如何以之串聯其他非常值得思考。但不管如何串聯,怎樣改變,也必需永葆有一顆不變的初心——匠心。

雲南網記者 李雨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