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最後一個節氣!谷醫堂願你健康又長壽!

穀雨是一年中的第六個節氣,每年的4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度時即為穀雨。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此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穀雨後空氣中溼度漸增,加上夏季來臨前的升溫,人體內的溼氣排不出去,易導致溼邪侵入人體,所以谷醫堂醫師提醒您,穀雨養生要注意祛溼保健。


一、起居養生

(一)早睡早起,睡前調心神

穀雨|春季最後一個節氣!谷醫堂願你健康又長壽!


當進入穀雨節氣,自然界萬物復甦時,人們應該做到早睡早起,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鮮空氣,舒展陽氣,以順應春陽萌生的自然規律。

睡前保健的重點是調攝心神,即精神調攝,“先睡心,後睡眼”就是這個意思。在睡前半小時應使情志平穩,心思寧靜,摒棄一切雜念,這是一;第二,要稍事活動身體;第三,睡前要洗面、洗腳,按摩面部和搓腳心。腳上有幾條陰陽經絡經過,人體有66個通往全身的重要穴位都在足部交錯彙集,所以用比體溫高(40~45℃)的熱水洗腳,如同用艾條燻炙穴位一樣,能推動血氣運行,溫補臟腑,安神寧心,消除一天的疲勞,利於入睡。

(二)早晚加件衣,“春捂”別捂過頭

穀雨|春季最後一個節氣!谷醫堂願你健康又長壽!


俗話說“穀雨寒死老鼠”。說的就是穀雨來臨,天氣忽冷忽熱,易感冒,要注意保暖。雖然穀雨節氣過後,氣溫會逐漸升高,雨量開始增多,但是也要注意保暖。很多人像夏天一樣穿衣服,其實季節還沒有到,溼氣很容易從裸露的部位進入體內。

對於捉摸不定的天氣,很多家長寧可給孩子多穿點,也不願意孩子凍著,說是“春捂”。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應該有度,15℃是春捂的臨界點,超過15℃就要減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就易誘發“春火”。孩子體內產生的熱,與潮溼相遇,又容易生病。尤其是早晚與中午的溫差相當大時,早晚更要注意保暖。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這一點,可適當調整穿衣層次,早晚多穿一件衣服就夠了。


二、飲食養生

(一)適當補血益氣

穀雨|春季最後一個節氣!谷醫堂願你健康又長壽!


《內經·素問髒氣法時論》指出:“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因此,研究在穀雨時節食物的種類和飲食的方法對延年益壽極有意義。此節氣中人體的消化功能正處於旺盛時期,正是身體受補益的大好時機,但不能像冬天一樣進補,而應適當食用一些具有補血益氣功效的食物,這樣不但可以提高身體素質,還能為安度盛夏打下基礎。

(二)常用食物

穀雨|春季最後一個節氣!谷醫堂願你健康又長壽!


宜食具有祛溼利水作用的食物,如白扁豆、紅豆、薏仁、山藥、荷葉、芡實、冬瓜、陳皮、白蘿蔔、藕、海帶、竹筍、鯽魚等。宜用枸杞子、懷菊花、玫瑰花、菊花沖泡茶飲,以防止體內積熱,補腎健脾。穀雨時節人體的消化功能正處於旺盛時期,正是身體受補益的大好時機。應適當食用一些具有補血益氣功效的食物。因此暮春季節應多吃時令蔬菜,如香椿、菠菜、黃豆芽、韭菜等。慎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狗肉、洋蔥、胡椒等,以防邪熱化火傷及肝腎。

(三)常用食譜

1.菊花鱔魚

穀雨|春季最後一個節氣!谷醫堂願你健康又長壽!


原料與做法:粗活鱔魚500克(兩條),白糖100克,番茄醬50克,幹澱粉50克,料酒、白醋、食鹽、蔥、姜、溼澱粉、麻油、蒜泥各適量,花生油1000克。鱔魚宰殺、剖腹去內臟,去骨去皮,切成8釐米長片塊,用刀頂頭斜劈成兩片(末端不劈短),再直切成條狀(一頭不切斷)加料酒、鹽、蔥、姜浸漬起來,然後再逐個排上千澱粉;將番茄醬、白糖、白醋、溼澱粉一起放人碗內,加適量水調成芡汁。燒鍋置旺火上燒熱,鍋內倒油500克,燒至八成熱,將鱔魚抖散人鍋炸至金黃色,撈出裝盤,鍋內留少餘油,投入蒜泥煸炒出香味,倒入調好的芡汁燒沸後淋入麻油,起鍋澆在菊花魚上即成。

功效:補虛損,除風溼,強筋骨。

2.香椿煎豆腐

穀雨|春季最後一個節氣!谷醫堂願你健康又長壽!


原料與做法:香椿芽100克,豆腐2塊,味精0.5克,油1湯匙,黃酒半湯匙,豬油75毫升。將豆腐切成35釐米,長25釐米寬的小塊,淨用沸水燙一下撈出投涼擠去水分。炒鍋放油置火上,當油溫至五成熱時將豆腐一片片放入,用小火煎至兩面發黃時倒入黃酒烹調片刻,再加醬油、味精、鮮湯和香椿段,用中火收幹湯汁淋入麻油,即可裝盤。

功效:清熱解毒、健脾理氣、通腸開胃、止血固精。


三、運動養生

穀雨節氣的氣溫雖以晴暖為主,但早晚溫差大,早出晚歸的人更應注意保暖。運動養生以“懶散形骸,勿大汗,以養髒氣”的原則,可選擇踏青、慢跑等運動方式。養生方面要特別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以維持身體和五臟的平衡。

穀雨|春季最後一個節氣!谷醫堂願你健康又長壽!


穀雨時節應晨起喝水,補充消耗掉的水分,平時也可多飲茶,不宜進食羊肉、辣椒等大辛大熱之品。穀雨時節室外空氣特別清新,人們應根據自己的自身體質選擇適當的鍛鍊項目,直到微微出汗,可伸展四肢等。#健康科普排位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