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什麼體驗?為何蚊子能在北極圈氾濫成災?

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什麼體驗?為何蚊子能在北極圈氾濫成災?

夏天即將過去了,你還在被蚊子叮咬嗎?在中國,越往南、越熱蚊子就越多,因為蚊子一般在溫度達到10℃以上才開始繁殖,而繁殖時,雌蚊子就要吸血為下一代提供營養,這是我們夏天被蚊子咬的原因。

但是,你可能還不知道,遠在北極圈內最寒冷的地方,卻已經成為蚊子最肆虐的地區之一。這裡的蚊子被稱為北極圈內最兇猛的食肉動物。

我們的常規認識裡,總是覺得寒冷的北極圈,不應該出現喜歡潮溼悶熱的蚊子,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蚊子的生存能力也遠超我們想象!

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什麼體驗?為何蚊子能在北極圈氾濫成災?

圖為:你以為的北極是這樣的(左),實際的北極是這樣的(右)

為什麼北極圈內有蚊子?

除了寒冷外,其實北極圈都算是一個非常適合蚊子生存的地方。

因為北極圈地勢平坦,存在著大量的死水,而死水可以積累更多的動植物殘骸,這些殘骸腐爛後就是幼蚊最好的養分。

最重要的是,北極圈內也並不是永遠都是寒冷的,它也會有季節性氣溫變化,每年的七八月份就是北極圈內的夏季。

北極圈夏季的平均氣溫差不多是-8攝氏度,但是緯度越低溫度就相對就越高(一般認為北極圈是在北緯66°34'以北),今年六月份的時候,北極圈內更是出現了38攝氏度的歷史性高溫。

所以即便是北極圈這樣的極寒之地,也不總是低溫的。

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什麼體驗?為何蚊子能在北極圈氾濫成災?

另外,蚊子的耐受力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大的多,花蚊子(白紋伊蚊)從南亞“進口”過來後,就一路北上,抗寒能力一直在變強。

這和蚊子的繁殖能力以及生命週期有關,蚊子的繁殖能力非常強,一隻雌蚊子根據繁殖條件的變化(一般是溫度)能活3-100天,可以產卵2-8次,數量達到幾千顆。

幼蚊最快7天就能孵化出來,你的一個夏天要經歷數十代蚊子叮咬,今天叮咬你的蚊子可能是昨天叮咬你那隻的後代。

如此驚人的繁殖能力,讓蚊子有了更多的基因突變機會,抗寒能力只會不停變強,所以它們完全有能力出現在北極圈這樣的地區。

當到了每年的六七月間,風勢逐漸減弱,夏日陽光開始溫暖北極圈大陸的時候,北極圈內的蚊子就開始出現了。

蚊子開始出現,其它動物就要開始遭殃了。

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什麼體驗?為何蚊子能在北極圈氾濫成災?

北極圈蚊子異常兇猛

隨著全球變暖趨勢的加劇,北極圈內的蚊子已經開始氾濫了,有研究推測,如果北極氣溫上升2攝氏度,幼蚊存活到成年的可能性將增加53%。

原因很簡單,所有蚊子從幼蟲到成蚊的時間和溫度有關,在寒冷的環境裡,食物量短缺,所以蚊子成長需要更多的時間。

而蚊子在幼蟲階段是蚊子最容易被捕食者吃掉的階段,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如果本來24天才能到成蚊,現在只要20天了,那麼它被吃掉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

而且,北極圈的變暖速度是其它地區的兩倍,所有這些是蚊子在北極圈內氾濫成災的原因。

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什麼體驗?為何蚊子能在北極圈氾濫成災?

近些年關於北極圈內蚊子氾濫的報道也越來越多。此前《國家地理》有報道過一位研究人員觀察蚊子時,被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

幾乎所有物種都不喜歡寒冷,所以在北極圈內生活的動物並不多,換句話說,蚊子的食物並不會太充足。所以當它們碰到獵物時,它們會一直追著叮咬。

如此兇猛,如此數量,最遭殃的不是生活在那裡的人,而是動物,畢竟人們有的是辦法對付蚊子。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馴鹿,當成群結隊的蚊子攻擊馴鹿時,馴鹿只能跑到冰雪地區或多風的山脊上躲避。

當馴鹿躲避蚊子時,意味著它們沒有更多的時間進食,更寒冷的地區也意味著它們能吃到的食物更少,這導致馴鹿的種群數量一直在下降。

可以說蚊子氾濫正在破壞北極圈內的生態平衡。

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什麼體驗?為何蚊子能在北極圈氾濫成災?

蚊子有多可怕?

蚊子不僅很討厭,而且還非常的致命,但幸運的是,據說與熱帶蚊子不同的是北極蚊子不攜帶人類疾病。

話又說回來,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也沒人吃得消啊!

古時候就存在“蚊刑”,扒去犯人服裝,然後捆綁放在樹林裡的水池邊上,一晚上就足以被吸乾血。

蚊子在叮咬人時,會釋放蟻酸防止血液凝固,但是這種酸性物質是有毒的,被一兩隻蚊子叮咬還好,多了肯定是致命的。

可想而知,馴鹿或者生活在北極圈內的其它哺乳動物要經歷什麼。

100多隻蚊子同時叮咬什麼體驗?為何蚊子能在北極圈氾濫成災?

最後

雖然蚊子很討厭,但是絕對不能滅之,因為它也是食物鏈上的重要一環。

就拿北極圈蚊子來說,在那裡,蚊子為植物授粉,併為鳥類和其他昆蟲提供食物。蚊子的幼蟲更是水池裡不可或缺的食物鏈底端生物。

即使我們有滅絕蚊子的方法,但是這樣做只能帶來更大的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