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轉跌,OPEC+減產可能都是半吊子工程;需求端或留下永不癒合的傷疤

週二(4月14日)歐洲時段,國際油價轉跌,業內人士認為,無論如何拼湊數字,OPEC+減產幅度都不足以抵消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石油需求縮減約三分之一的影響。

國際油價轉跌,OPEC+減產可能都是半吊子工程;需求端或留下永不癒合的傷疤

北京時間16:55,NYMEX原油期貨下跌2.63%至21.82美元/桶;ICE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1.64%至31.22美元/桶。

國際油價轉跌,OPEC+減產可能都是半吊子工程;需求端或留下永不癒合的傷疤

此前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測,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美國4月的頁岩油產量可能創紀錄地下降,另外其他主要產油國也將減產。NYMEX原油早盤大漲近3%,布倫特原油也漲超1.8%。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俄羅斯及其他產油國即OPEC+在復活節假期期間達成協議,同意在5月和6月將日產量減少970萬桶,相當於疫情爆發之前全球石油供應量的10%左右。包括全球最大產油國美國在內的其他產油國也削減產出,預計減產幅度約為1950萬桶/日。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週一(4月13日)稱,預計美國4月頁岩油產量將創下紀錄最大月度降幅,產量將減少近20萬桶/日,這將使頁岩油產量降至870萬桶/日。

包括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這類大型油企在內的許多美國生產商都表示,他們將削減開支,並期望在未來幾個月內減少原油產量。

美國石油產量隨油價下跌而下降,而且有跡象顯示全球部分地區的疫情可能已經見頂。還有跡象顯示,中國需求已經回升,3月原油進口較上年同期增加12%。

FGE在一份報告中稱:“車流及製造業活動正逐漸恢復,與此同時,主要石油產品的需求顯著回升。”

需求可能結構性下滑

但今年迄今油價仍下跌逾50%。即使一些20國集團(G20)國家同意買進石油作為國家儲備,預料庫存仍將會迅速滿載。

儘管毫無疑問,減產協議意義重大,但需要指出的是,它是針對一場全球性經濟危機而做出的響應,這場危機對於全球經濟的打擊在規模和速度方面都前所未見。

休士頓Stratfor全球能源主管Greg Priddy表示:“我們目前正處於需求毀滅的時點,這效應遠大過於協調減產,俄羅斯沒有太多儲油空間,歐洲儲油空間快滿了。”

航空業可能需要幾年時間才能恢復,而如果企業主認為,新冠疫情表明可以在家辦公的員工比之前想的要多,那麼石油需求可能出現結構性下滑。

根據聽取簡報的消息人士表示,部分美國大型客運航空公司已接近接受政府針對新冠疫情的250億美元薪資援助的條件,最早可能週二宣佈。

石油需求受損程度可能更深,因為全世界許多地方還在實施不同形式的封鎖,其中包括美國與歐洲等這些人均石油消耗量較高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