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县——上司乡圪针庄村

【类别名称】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

【标准地名】圪针庄村民委员会

【罗马字母拼写】

Gēzhēnzhuāng Cūnmínwěiyuánhuì

【所在(跨)行政区】上司乡

【地名来历及含义】

相传立庄时,村里圪针丛生,故名圪针庄。

武乡县——上司乡圪针庄村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四区(姚家庄)下辖的一个行政村;1953年属四区(姚家庄)下辖乡的一个自然村;1954年属县直乡下辖的一个自然村;1956年属吴村乡的一个农业社;1958年属上司乡下辖的一个农业社;1959年属上司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管理区;1961年属上司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72年属上司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生产大队,设立圪针庄村民委员会属上司乡管辖至今。

武乡县——上司乡圪针庄村


【地理实体概况】

圪针庄村位于武乡县上司乡政府南部,距上司乡政府7千米。东起监漳镇吴村,南至襄垣县王村镇田家坡,西接铺上村,北靠下司。圪针庄村下辖圪针庄、东家沟、窑科、西垴、良则角、圪梁儿、斜道沟7个自然村,全村共计414户,1110口人,其中男579人,女531人,耕地面积2868亩。该村岭大坡广沟深,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山清水秀,宜耕宜林宜牧。村民收入主要来自种植业,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玉米、谷子和小杂粮。圪老湾到吴村公路经过该村,村里有3条主干道、1家个体商店、1座文化广场、1所卫生所、7个垃圾回收点,水、电、有线电视、网络通讯等设施配套齐全。圪针庄音乐团远近有名,历史悠久,各类设备也很齐全,每年都是生意满满,供不应求,受到武乡、襄垣、沁县以及周边地区群众的热捧。

武乡县——上司乡圪针庄村


【特色产业】

该村部分村民依托小杂粮生产基地优势,开办网店,进行网上销售,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魏跃帅创办的武乡县农家老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该公司位于圪针庄村斜道沟自然村,是一家以“互联网+公司+农户”的电子商务运营企业,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金80万元,法人代表魏跃帅,主要为晋农专业合作社等其它小杂粮种植农户提供网上销售服务。

武乡县——上司乡圪针庄村


公司自成立以来,秉承“让村民致富,让客户满意,让政府放心”的服务宗旨,采取“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晋农专业合作社联营,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收购、统一价格的基地管理模式,对农户的谷子实行“保护价”收购,始终高于市场价(每斤高0.3元—0.5元),既保障了小米品质,也赢得了群众信任。2015年,谷子跌到每斤1.7元时,公司仍以3.3元价格收购了贫困户的谷子,为此公司少收入了80万元,用董事长魏跃帅的话说,就是不能失信于老百姓。如今,谷子种植已成为晋农专业合作社成员致富的主导产业,并且辐射带动周边村上千农户种植谷子,共同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公司共有从业人员14名,2016年销售土特农产品近百余种,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400万元。公司与中通、汇通、申通、韵达四家物流签单,最大限度保证了消费者利益,每年订单达90000单。

武乡县——上司乡圪针庄村


公司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实实在在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从2014年开始无偿为贫困户提供养鸡米糠。在收购农产品时,凡是贫困户的农产品尽量高于其他农户,其中收购贫困户周爱国青皮核桃一千斤,每斤高于市场价0.6元,仅此项就让该贫困户多收入600元。在谷子收购中,凡是贫困户每斤高于市场价0.1元。在收购贫困户李强的3000多谷子时每斤高于其他农户0.3元,仅此项就让该贫困户多收入1000元。公司一直雇用贫困户魏玉堂看打谷机,每天收入都在200元以上。针对近两年玉米价格低、难卖的实际问题,今年公司以每斤0.94元的价格收购村里贫困户的玉米,从而保证了贫困户的收入。

几年来,公司从当时几天接一单的生意做起,到今天的年销售额达 400多万元;从最初的卖自家农产品到今天卖全村及周边村上千农户家小米、小杂粮,淘宝销量全县排名第一。

武乡县——上司乡圪针庄村


来源:长治市地名普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