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落實“五項重點”】清除近900處城市道路傷人“陷阱”

今年的全市檢察工作會議要求以轉型升級為抓手,堅定不移地推動公益訴訟工作實現新突破。要變“以訴為主”為“以防為先”,積極探索實踐公益損害風險防控工作。近期無錫市檢察院和梁溪區檢察院依託訴前檢察建議助推道路傷人“陷阱”清除工作,被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國青年報》、《檢察日報》、最高檢官方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紛紛轉發,積極發揮典型案例的作用。

【推進落實“五項重點”】清除近900處城市道路傷人“陷阱”

【推進落實“五項重點”】清除近900處城市道路傷人“陷阱”

【推進落實“五項重點”】清除近900處城市道路傷人“陷阱”

【推進落實“五項重點”】清除近900處城市道路傷人“陷阱”

江蘇無錫的楊先生被凸出的螺絲釘絆倒,醫療費花了近5萬元;夏先生被廢棄的接地電樁絆倒受傷,醫治無效死亡……日前,經無錫市檢察機關監督,全市近900處城市道路凸起物得到了清除,還行人一個安全的道路環境。

案件回顧

2019年上半年,梁溪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社保領域公益訴訟案件時發現:2018年7月,受害人楊某被遺留在地面上的凸出螺絲釘絆倒受傷。該螺絲釘系某公司為方便公司車輛進出,在路口安裝道路反光鏡固定底座時用的,後在拆除反光鏡時未將螺絲釘一併移除。

檢察官發現,城市道路上凸起物致人傷亡案件時有發生,近年來類似案例在無錫發生了5起。對此,檢察官開展了公共道路通行安全專項公益調查,走訪轄區的4條主要道路,發現凸起物多達40處。該院及時將相關線索移送無錫市檢察院。

【推進落實“五項重點”】清除近900處城市道路傷人“陷阱”

【推進落實“五項重點”】清除近900處城市道路傷人“陷阱”

【推進落實“五項重點”】清除近900處城市道路傷人“陷阱”

【推進落實“五項重點”】清除近900處城市道路傷人“陷阱”

無錫市檢察院檢察官調查發現,市區一些道路存在的凸起物,主要是減震帶、垃圾箱損壞後或電線杆、路燈拆除後遺留的,還有一些是指示牌或限行樁廢棄後留下的短截鋼管。這些凸起物大多在人行道和盲道上,給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帶來極大安全隱患。

為此,無錫市檢察院向無錫市市政管理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及時履行對管理範圍內城市公共道路的管理職責,依法消除市區公共道路通行安全隱患。

無錫市政管理部門通過核查確定責任,向相關產權單位發出通知,跟進整改落實,清除了近900處城市道路凸起物及其他殘損破壞之處。

【推進落實“五項重點”】清除近900處城市道路傷人“陷阱”

窨井蓋整改前

【推進落實“五項重點”】清除近900處城市道路傷人“陷阱”

窨井蓋整改後

【推進落實“五項重點”】清除近900處城市道路傷人“陷阱”

凸起釘整改前

【推進落實“五項重點”】清除近900處城市道路傷人“陷阱”

凸起釘整改後

“傷人的‘陷阱’不見了,現在我們出行的道路更平坦,也更安全了。”看到門前道路發生的變化,沿途商鋪的居民向檢察官豎起了大拇指。

【推進落實“五項重點”】清除近900處城市道路傷人“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