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電視劇更嚴重,古代的嫡庶差別究竟有多大

看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明蘭因為庶出一隻忍氣吞聲,並且劇中也常說:誰不願意當正牌大娘子吶?順便提醒一下,古時候從來沒有過一夫多妻制,古時候的制度正確的說法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丈夫可以有很多個小妾但是妻子只能有一個。那古時候的小妾地位究竟有多低吶?小妾的孩子究竟是在怎樣的環境中生長的。

妻和妾在家中的地位也是有很大區別的,妾即便再得寵,表面上的地位也還是要遠低於妻的。

比電視劇更嚴重,古代的嫡庶差別究竟有多大

以近代的"北洋鼻祖"袁世凱為例,袁世凱是庶出,在其生母亡故後,彼時已經權傾天下的袁世凱想將母親與父親合葬,但是卻遭到了嫡出長兄袁世敦的強烈反對,理由就是袁世凱的生母是妾,而自己的生母是妻,袁世凱就算官再大,身為側室的生母也沒資格跟老爹合葬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庶子不過是比嫡子差一點,繼承的家產少一點而已。那你就錯了。

比電視劇更嚴重,古代的嫡庶差別究竟有多大

嫡庶之分可以追溯到周朝,當時的周天子實行嫡長子繼承製,也就是說,只有天子的正妻生下的大兒子才能繼承皇位,其餘的兒子只能當一個諸侯而已。而且,假如是小老婆們先生下了大兒子,那不算嫡長子,頂多是庶長子,所以,嫡出的孩子一出生就註定了身份的高貴。

因此會有"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說法。

在古代,因為秉承嫡庶觀念導致的悲劇數不勝數,比較著名的例子就是商紂王帝辛。按照《史記》的記載:"帝乙長子曰微子啟,啟母賤,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後,辛為嗣。"

比電視劇更嚴重,古代的嫡庶差別究竟有多大

紂王的兩個哥哥都是庶子,而他是嫡子,所以得以繼位。如果他的父親知道此子以後會害得商朝滅亡,不知道是否還會恪守嫡庶觀念,讓亡國之子登基。

清朝雖然沒有嚴格遵循嫡長子繼承製,但是,一定程度上嫡子還是優先的,

宗室爵位的承襲大體如此,皇位亦然。

除了康熙的次子、嫡長子胤礽被廢以及乾隆的嫡子永璂以外,其餘有嫡子存世的皇帝,繼承人都是嫡子,如道光、咸豐,皆為嫡出。

嫡子不僅僅是名譽上多於庶出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在面對權利與家產方面根本無法得到公平的待遇,庶子之痛不僅僅在於身份,還在於面對封建時期的競爭,自己永遠分不到與自己能力相匹配的那份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