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女儿:但凡做到这些,她嫁给谁都能幸福

由于疫情影响,原本定档2月份上映的电影《小妇人》推迟了。

最近,我又重温了一遍以前的版本。


剧里的马屈一家,四姐妹之间温馨的成长故事,每次都让我很感动。


年轻时看它,只觉得四个女孩,都那么有个性,都坚定地追求自己的人生,让人十足羡慕。


养女儿:但凡做到这些,她嫁给谁都能幸福


可当了妈妈,尤其是有了两个孩子后再看,忽然发现,这部剧不但赞扬了女孩独立自强的品质,还是一部很好的家庭教育片。

尤其是对于二胎或多子女家庭,很多妈妈最纠结的就是,一个孩子都怕教不好,两个孩子怎么教才好?

而《小妇人》这部剧,虽然没有从“技术”层面去教我们如何管理孩子,可马屈太太的做法,又有十足的典范。

她让我们看到,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多子女家庭里塑造一个温馨的氛围,“战术”可以忽略,但“战略”一定要精。


养女儿:但凡做到这些,她嫁给谁都能幸福

家庭氛围,奠定孩子人格底色


故事是从马屈一家的圣诞节开始的。

马屈家有4个女孩,父亲在外打仗,母亲在家守护几个孩子。

生活虽然清贫,可家里的欢声笑语从没有断过。


没有电子产品和过多消遣娱乐的19世纪中叶,几个女孩,每天晚上都在母亲的带领下,依偎在一起。


养女儿:但凡做到这些,她嫁给谁都能幸福


她们要么读书,要么表演戏剧,要么弹琴唱歌,要么读着爸爸的来信,一起诉说思念,谈论理想和未来。

圣诞节,邻居劳伦斯先生准备了丰盛的晚餐送给她们。

可看到更为贫穷的邻居汉默家,几个善良的姐妹,忍住饥饿,把圣诞大餐,都端给了邻居。

四姐妹,每个人,都那么活泼开朗,积极向上,乐善好施。

而这一切,都少不了马屈太太的功劳。

家里很贫穷,可她用乐观的心态,让简朴的家庭生活里,仪式和内涵一样都不少;


她虽然担心远方参战的丈夫,却从不传递担忧和焦虑给孩子;


家境不好,她就尽力给孩子们营造学习氛围;


四姐妹玩雪忘了顾及形象,遭到邻居嘲笑,她却有力回怼:

“女孩对活动的需求和男孩一样,虚弱和眩晕不适,是限制女人在家穿束腹做女红的结果。”


即将出门远行,她也不忘叮嘱女儿们,别忘了继续照顾贫穷的邻居汉默一家……


养女儿:但凡做到这些,她嫁给谁都能幸福


一个孩子,将来是阳光开朗,还是沉默冷峻,是热情友善,还是狭隘自我,这些人格底色,多是在原生家庭的环境里奠定的。

我们总觉得教育孩子,那些“管”和“教”的方法更重要,可事实上,父母为孩子营造的家庭氛围、家庭气场更重要。

孩子的每一次成长,都是从模仿大人开始的。

乐善好施的父母,养出狭隘自私的孩子的比例不大;

而热爱学习,严格要求自我的父母,带出的孩子,大概率是爱学习的。

我们看到,大多数孩子在遭遇困境时,能帮到他们的,不是父母讲过的那些大道理,而是父母处理问题的范本,反而更能启发孩子。

教育从来就不省力气,可有时我们却可以,多用些力气,在我们自己身上。


这比单纯去教育、纠正、指导孩子,要有效的多。


养女儿:但凡做到这些,她嫁给谁都能幸福

善用才能,让孩子散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罗曼罗兰曾说:“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小妇人》这部名著,改编的电影总共获得了14次奥斯卡提名,抱走了3座小金人。

之所以跨越150年,它仍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女孩的成长,就是因为马屈家几个女孩,在认清生活后,依然热爱生活。

她们勇敢追梦、坚定向前,永不后悔,闪闪发光,这样的人生,激励着很多人去热爱生活。

大姐梅格热爱家庭生活,可当她决定嫁给邻居贫穷的家庭教师约翰时,遭到妹妹的嘲笑,母亲却说:

“我宁愿梅格为爱结婚,哪怕嫁给穷人,也不愿她失去自尊。”


养女儿:但凡做到这些,她嫁给谁都能幸福


母亲的支持,让梅格更坚定了过自己向往的相夫教子的生活。

二姐乔热爱写作,热爱自由,她像一只小鹿,不知疲倦地追求梦想。拒绝了青梅竹马的罗利的求婚后,乔也很难受。

她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对自我的评价低到顶点,她说:“我既丑又古怪又心性不行,我一定哪里有毛病。”

母亲却真诚地说:“你有那么多不凡的才能,怎能期望过平凡的日子?你已蓄势待发,不如去迎接你的自由,看看到底能成就什么美事?”

就这样,乔到了纽约潜心钻研写作。

后来乔又回到家乡,不知道做什么,母亲又建议“姑母留下来的大房子,何不办个好学校”,正中乔的心思,于是,乔又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办学校。


养女儿:但凡做到这些,她嫁给谁都能幸福


三妹贝斯,温柔善良,因为帮忙照顾邻居的孩子,她感染了猩红热,医生都宣布无力回天了,母亲却用整晚守护,帮贝斯退烧,留住了她的生命。

小妹妹艾米起初爱出风头,后来去巴黎学习绘画,母亲也是一如既往的支持。


四个女孩,都表现出很旺盛的生命力,她们选择自己所爱,爱自己所选择,都活的踏实而满足。


而这一切,都有赖于马屈太太对她们的“因材施教”。

马屈太太心理眼里,没有培养女孩,或者说培养孩子的统一标准,她尽力扶持孩子们善用才能,努力成为自己。

能按照自己真正的喜好和向往,去追求将来的生活,这样的孩子,一定是被父母真爱并深爱的,而且,需要父母有一定的智慧和格局。

而一个能自由做自己、让生命尽情发挥价值的孩子,内心也一定是坚定而满足的,是幸福的。


养女儿:但凡做到这些,她嫁给谁都能幸福

看见每个孩子,赋予孩子对生活的爱


在马屈家里,没有大小,长幼尊卑之分。

每个孩子,都被善待,被尊重,被珍爱。

小妹妹艾米因为贪玩,把零食“酸柠檬”带到学校,结果,她遭到了老师很严重的体罚。

老师不但对体罚孩子不以为然,还认为:“教育女人和训练猫一样有用”。

母亲没有放弃这个机会教育女儿,她严肃地对艾米说:“我不遗憾你失去酸柠檬,这是小事,比起外在的东西,你更应该关心自己的性格。”


同时,母亲意识到老师的教育观点不平等,她在给老师的信中说:

“我们都是上帝的子民,如果你用“打和羞辱”的办法教育孩子,那么,她唯一学到的教训,正是‘打和羞辱’”。


养女儿:但凡做到这些,她嫁给谁都能幸福


三妹贝斯生病后,留下了心脏病的后遗症,她也因此更被母亲和每个姐妹疼爱、照顾。

二姐乔,因为没带小妹艾米去看歌剧,她写作的手稿被艾米赌气烧掉。

乔伤心又生气,母亲抚摸着她的头发安慰说:“这是极大的损失,你绝对有权利生气,但别带着怒气入睡。”

母亲还教导她:“原谅彼此,明天再和好。”


大姐梅格,因为婚恋问题,害怕邻居的议论,她说自己宁愿成为男人,母亲告诉说:“我只在乎你怎样想”。


“时间可以吞噬一切,但它丝毫不能减少的是你伟大的思想,你的幽默,你的善良,还有你的勇气。”

马屈太太不仅仅是给每个孩子指出成长之路,在生活的细枝末节,在每个孩子情绪情感受伤时,她都能敏锐察觉到,并给与合适的关爱。

《爱的艺术》一书中指出:真正的母爱里,母亲除了要对孩子的生命成长负责,还要赋予孩子对生活的爱,让他们觉得“活着是多么好!”

每个孩子,她们的情绪,都被母亲真正看见并给予抚慰,这让她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彼此关心,彼此互为楷模。


养女儿:但凡做到这些,她嫁给谁都能幸福


其实,不光是养育女孩,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他被给足了爱、尊重和指导,一个孩子,是会对自己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信心的。

他们会积极、向上,主动寻求成长,努力成为自己和生活的主人。

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那些小的教育技巧、办法固然重要,可教育的大方向,大宗旨,也不能忽略。


无疑,电影《小妇人》里的马屈太太,给了我们最好的养娃参考。

养女儿:但凡做到这些,她嫁给谁都能幸福


愿每个孩子,都在父母智慧的爱里,早点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坚定又踏实地走上自己的幸福人生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