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過剩及需求擔憂施壓 原油崩盤美油五月合約下挫306%

金融界美股訊 北京時間4月21日消息,由於擔憂冠狀病毒疫情加劇能源市場供過於求以及缺乏庫存的擔憂情緒,即將到期的美國5月原油期貨在週一徹底崩盤跌至負值,這意味著賣方需要向買方付款完成交割。

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割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收盤暴跌55.90美元,報每桶-37.63美元,跌幅306%,創1983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該合約將於本週二到期;根據道瓊斯市場數據顯示,最接近當前水平的收盤價為1983年3月31日創下的10.42美元的歷史最低點。當下最活躍的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交割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價格收跌4.60美元,報收每桶20.03美元跌幅18.3%,該合約將在5月19日到期。同時6月交貨的英國北海布倫特原油下跌2.51美元,至每桶25.57美元,跌幅8.94%;上週下跌10.8%。

在此之前,歷史上從沒出現過原油期貨價格變成負值的情況。這意味著投資者在俄克拉何馬州庫欣進行WTI原油實物交割將收到現金。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分析師Chris Midgley表示,庫欣是內陸城市,原油庫容很可能在3周內填滿,一旦填滿,WTI原油期貨合約進行實物交割將更加困難。

瑞穗期貨主管Bob Yawger表示:“WTI原油期貨跌至負值,這是歷史性的一天。這表明沒有空間儲存原油,基本要隨水沖走,原油一文不值。現在的狀況是是輸油管道和庫存都是滿載,但是很奇怪的一點是,EIA數據並沒有顯示當前庫存原油達到最大儲能。暴跌的原因還有做多5月合約的交易者急於平倉。”

冠狀病毒大流行嚴重打擊了全球經濟活動、重創原油需求。儘管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產油盟國(OPEC+)在本月初敲定了一項歷史性協議,將從5月1日開始每天減產970萬桶,但許多人認為,這仍然不足以應對需求的下降。消息人士稱,在原油價格轉為負值後,沙特正在考慮儘快削減石油產量,而不是在5月份。

國際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其備受關注的月度報告中警告說,4月份的全球原油需求可能比一年前減少2900萬桶/日,降至1995年的最高水平。

Rystad Energy的石油市場負責人Bjornar Tonhaugen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全球原油供需失衡的現實問題已經開始真正體現在價格上了。隨著生產相對缺乏約束,存儲空間每天都在縮小。”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在週一的一份報告中稱:“應注意的是,5月WTI期貨相對於6月合約有大幅折扣,這主要是由於人們擔心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地區的存儲中心將滿負荷運轉。”

有分析指出,美原油期貨主力合約的移倉換月可能才是此次油價大幅下跌的主要因素。上週,兩大權威組織國際能源署IEA和歐佩克先後發佈月度市場報告認為,二季度全球能源需求將繼續大幅度惡化,其中4月可能是石油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個月。而在全球最大產油國內部,有關得州減產的談判也陷入了僵局。

IG的高級市場分析師Joshua Mahony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由於原油產品的大量充斥填滿了陸上庫存,這對那些能夠將石油出口海外的生產商來說是明顯的好處。但不幸的是,美國和加拿大的需求不足和內陸生產的特性,已經開始使得北美許多原油產品出現價格低於成本狀況。”

石油價格的大幅下跌已經持續了一個月之久,原因既有對供過於求的擔憂,也有冠狀病毒大流行對原油需求的破壞。

在其他能源交易中,5月交割的汽油下跌4.24美分,收於每加侖????66.83美分跌幅6%,而6月取暖油下跌6.85美分,收於每加侖????88.78美分跌幅7.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