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骨科領域不斷開疆拓土、永不止步——記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王清和

在骨科領域不斷開疆拓土、永不止步——記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王清和


在8815平方公里的衡水大地上,逢人問起“骨科哪最好”時,答案几乎是一致的——衡水市四院!

衡水市四院,即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其前身可追溯到抗戰時期的坦然正骨醫院,創始人為劉坦然老先生。後經幾代人嘔心瀝血、勵精圖治,醫院環境、醫療技術、硬件建設、人性化服務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變化。現已建設成為一所以省級重點發展學科骨科為龍頭,多科齊頭並進的現代化三級國有綜合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急救、康復為一體。它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屹立在這片肥沃的華北平原上,以高超的醫術和讓百姓真心稱道的熱情服務,擔負著衡水市四百多萬人民的保健與診療重任。今天,我們再一次沿著歷史的痕跡,走進這所歷史悠久的醫院,看一看今朝的“骨科人”……

身材魁梧,眼神堅毅,聲音如春風拂面。

眼前這個中年男子名叫王清和,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衡水市重點學科(骨科)技術帶頭人。見他時,他正在門診為一個患骨腫瘤的小男孩檢查,然後將病情向孩子的父母細細解析。和善的話語讓這對年輕父母從緊張中逐漸鬆弛下來。而後,孩子的父親緊緊抓住他的手,語音顫抖著說:“去過好幾家醫院,沒有一個醫生像您這樣說得這麼詳細,為這個孩子,我們全家的心都揪成一團了。我們決定了,哪兒也不去,就在這兒給孩子治病。有您在,我們放心!”

送走這家人,對王清和的採訪才進入正題。他告訴記者,2002年,他調任到四院就職,那時四院還是老樓,骨科分兩個病區,他任骨一科的副主任。當年的四院名氣就很響,門診量和住院病人數都遠超兄弟醫院。王清和說:“來到四院,有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工作量比之前大,接觸的病人比以前多,眼界更加開闊經驗愈加豐富。如果把骨科人比作樹,四院就像可以提供陽光、水分、土壤、空氣的環境,最好的環境,樹因環境變得高大挺拔,環境因為樹的成長變得更加幽靜美麗。”

王清和是個非常嚴謹的人,一旦發覺話語中有遺漏,便立刻回到剛才的話題進行糾正,但這並不影響他的講話節奏。凡是涉及業務的問題,他基本是不假思索、侃侃而談,一些獨特的見解總能令人耳目一新。

時光荏苒,歲月穿梭。塌下身子醉心醫學的王清和以精湛的醫療技術和過硬的業務素質,漸漸成長為四院骨科的精英骨幹。隨著四院發展壯大,他敏銳地意識到,骨科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時刻,傳統的手法整復和小夾板外固定技術正在被新技術追趕上來,時代不允許墨守陳規,骨科應該朝著一個新的方向開創一片新的天地。2009年,在四院以“創新”“發展”為主題的大背景下,王清和向院領導提出“骨科分家”的建議,這與醫院領導班子的發展意圖不謀而合。

在王清和看來,將來骨科必定朝著“高、精、尖”的方向發展,幾十年的積澱已經讓四院骨科積攢了足夠力量,到達了一定高度,要想攀登另一個新的高度,就要把現有的局面化整為零,細化骨科,讓更專業的人做更專業的事。當年10月,兩個骨科病區調整為四個病區,分別是脊柱科、手足外科、創傷骨科、關節骨科。王清和被委以領導脊柱科的重任。

世上哪有一蹴而就的變革。脊柱科成立初,只有7個醫生,17個護士,而病房僅7個病人,王清和心頭壓力倍增。儘管當時憑他的“脊柱側彎矯形手術”“頸椎前後聯合入路手術”“脊椎腫瘤切除重建術”等高超的手藝,足以讓同行仰視,但他知道成敗取決於所帶領科室的最終成績。他深深懂得,一花獨秀不是春,萬木挺拔方為林。一定要培養更多的青年才俊,建立一支優秀的團隊。他開始一邊手把手“教徒弟”,一邊鼓勵科室人員到京津冀大醫院進修,分批次前往北京、天津的知名醫院學習。就這樣,一支能征善戰的骨科特種部隊被他親手培養出來了!

解決了人才梯隊的問題,他又動起了改變“傳統醫療模式”的心思。“椎間盤超市”就是王清和提出的新的醫療模式理念。一個外傷或腰腿疼的病人,根據他自身的病情,工作性質及家庭狀況甚至宗教信仰的不同,需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

按照傳統醫療模式,醫生根據自己的判斷給予治療,病人被動地接受醫生的安排。而在新理念的模式下,病人就像我們逛超市一樣,根據自己的病痛程度,從各種治療方案中選擇自己可以接受的治療方案,再徵求專業診治醫生的建議,本著能“保守不手術,能微創不開刀”的治療理念,讓患者在安心愉悅的狀態下解除病痛。對病人來說,不但減輕了身體的痛楚,而且能減輕一定經濟負擔。這種理念,也為今天骨科推行的“頸肩腰腿痛一體化治療”模式奠定了基礎。此舉唯一的難點,是對他的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脊柱科的李士學副主任笑著說:“我感覺我們從一個個步兵、炮兵、偵察兵,漸漸變成了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特種兵。”

現在這個團隊已經由最初的7名醫生擴展為13名醫生,科室住院病人數由最初的7人變為30多人,科室年年獲得先進集體的稱號,連年被評為重點學科。王清和主持的三個課題獲得了衡水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榮譽,完成省級、市級科研成果十餘項,發表論文30餘篇。2012年,由於工作成績突出,王清和被提拔為四院副院長,負責骨科的全面工作。

他在工作上,嚴謹細緻、一絲不苟,要求團隊在每一個手術前都要進行集體討論,所有人要各抒己見,統一意見;對病人,和藹、平易近人,他會把病人當作親人一樣對待,聆聽傾訴,合理建議,查房時會跟大家拉一拉家常;對待團隊,他是老師,是兄長,業務上給予認真指導,生活上給予熱心關照。

“醫學無止境,發展不停步。患者對生命健康質量的重視遠超以往,對醫療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的觀念和技術也必須與時俱進。近幾年四院骨科在微創方面上不斷取得突破,技術日臻成熟,椎間孔鏡手術一年200多例,椎體成型手術一年能完成300多例,膝關節鏡、肩關節鏡以及手足外科的斷肢再植等顯微微創技術均已是成熟的手術模式,骨科總住院人數也由當年的50多人達到今天的230多人!骨科病區由最初的兩個到後來的四個,到今天已經發展到七個!這樣的成績,我敢說,整個衡水找不出第二家!”王清和自豪地說,“搬進新的門診大樓後,骨科病區將由現在的四層樓擴充為七層,屆時我們臨床上還會引進骨科機器人、導航等最先進的醫學儀器,我相信,四院的未來一片光明!”

來源:衡水日報

編輯:肖延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