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表演北京條約》今日生效 將惠及全球表演者權益

《視聽表演北京條約》今日生效 將惠及全球表演者權益

新華網北京4月28日電(記者 王志豔)記者從國家版權局瞭解到,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宣佈《視聽表演北京條約》(簡稱《北京條約》)已於今日正式生效。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在我國締結、以我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知識產權條約,將進一步完善國際知識產權體系。

《北京條約》旨在提升國際社會對錶演者權利保護的水平,保障視聽表演者的權利,推動視聽產業健康發展,保護傳統文化和民間文藝,促進文化多樣性發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高銳先生稱《北京條約》的締結,是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事件。

據悉,《北京條約》於2012年6月26日在北京締結,是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管理的一項旨在保護表演者權利的國際版權條約。2014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批准了《北京條約》,中國成為條約的第5個成員國。根據條約生效條款,其將在30個成員國批准、加入3個月後生效。今年1月28日,印度尼西亞成為該條約批准的第30名成員,這一備受關注的國際版權條約得以在4月28日,即今日生效。

在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新聞發佈會上,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於慈珂表示,今後,國家版權局將繼續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積極推動更多的國家批准和加入《視聽表演北京條約》,也將以《視聽表演北京條約》的生效為契機,不斷完善著作權保護體系,推動包括視聽表演在內的版權產業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