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統一三國的為啥不是劉備的蜀國?

歷史緣來有此


三國曆史中的蜀國為什麼不能統一三國?

我來答有獎勵

shqyyan

LV.6 2019-08-07聊聊

1.經濟:三國中,以魏國經濟實力最強,蜀國最弱。最好的證明就是赤壁戰敗之後,另外兩家聯手都沒有北上動曹操的能力只能在荊州的圈子裡和曹操較勁。以下具體說明各項經濟資源。

人口,三國都稱帝時,魏國440萬人口,吳國230萬,蜀國90萬。因此從兵源上來講,魏國佔絕對優勢,並且魏國單兵素質也是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至於為什麼蜀國最弱以下有說明;

國土,魏國國土面積與吳蜀兩國相當,但國土資源效率遠高於吳蜀兩國。原因在於魏國佔據中原、關中平原、遼東平原等大片可耕地國土。而蜀國國土資源效率最低,原因不言自明絕大多數都是山地丘陵;

糧食,由以上國土面積及國土資源效率可知,魏國糧食產量是佔絕對優勢的。比吳蜀兩國還要多一倍。蜀國產糧最少,以至於每次戰爭都要集全國的糧食產量,並且糧食利用率最低。10斤糧食從成都運送到漢中戰場就只剩下4斤左右,主要由於路途遙遠並且路況艱難,途中消耗甚大。所以吃不飽飯、缺乏訓練、軍力的無謂消耗造成了蜀軍單兵素質嚴重下降。

其他資源,魏國在鐵、銅、鹽、優質木材等資源方面也佔盡絕對優勢;

2軍事:有經濟基礎決定了三國中魏國軍事實力及軍事潛力最強;兵源、糧食、裝備都佔盡絕對優勢;吳國次之,蜀國最弱。第一,蜀國每次北向出征都面臨嚴重的缺糧問題。以至於蜀兵很多時候都是餓著肚子打仗。即便是平時,因為要儲備糧食準備下一場戰爭,士兵也僅是勉強不捱餓。第二,蜀國每次出征士兵都要揹負大量物資、翻山越嶺,體力透支嚴重,以至於到了戰場也不能立即投入戰鬥。第三,更噁心的是魏兵不用操心水源的問題,因為關中有渭河,而蜀軍每次北征還都要操心水源,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消耗大量人力鑿井,在那種地方鑿井要比在關中鑿井的深度大好幾倍。舉個例子,街亭之戰,蜀軍佔據有利地形但嚴重缺水活活被魏軍耗死。第四,蜀國嚴重缺乏軍醫和藥品,蜀兵每次戰鬥之後傷兵復原率很低這也造成了蜀軍中老兵比率不高,綜合戰力嚴重低下。第五,蜀國在裝備損壞、消耗或被繳獲之後重新添加裝備都很苦難。主要是由於經濟壓力、缺少鐵、熟練工匠很少或沒有。相反魏吳兩國的糧食、水源、訓練、醫藥、裝備方面都不用操心,後勤保障非常好。

3.政治:政治方面魏國最為強勁蜀國最差。主要由於魏國國土領域之內基本全是漢族,從國家層面上來講是最安定的;而蜀國要面臨多方少數民族的挑戰,南有苗蠻,北有羌笛,時刻處於不穩定狀態。另外,魏國繼承了漢朝各項法制,最為完善,法度執行效率也較高,執行的公平性也較高;而蜀國可以說基本上沒有法制,陳壽在三國志中說蜀國是國不立法,官不置史。很多事情都是主官根據個人意志來決定,國家甚至沒有記錄本國的史官。因此蜀國一旦面臨官員更換的時候就會出現混亂,很多政策難以一貫到底的執行。更噁心的是蜀國內被也面臨著原跟隨劉備的荊州派和本土益州派的激烈鬥爭,嚴重的內耗也讓蜀國元氣大傷;

4.科技文化:這一點更不用說,科技文化發展程度和潛力唯一體現在人才上。這一點中原最為有優勢。從魏國軍事裝備的科技水平就能看出來了。

5.教育與人才:魏國方面人才濟濟,國家層面上來說一直是源源不斷。不論是從文才還是軍才方面都有絕對優勢。這一點蜀國也是最差。第一代開創者中,三國人才是魏國最強,蜀國最弱。魏國在國家智力方面有曹操、郭嘉、荀彧、賈詡、荀攸、程昱等人;第二梯隊的人才更是牛,無論是數量和水平上來說都遠遠強於蜀國;軍事將領方面張頜,樂進,李典,夏侯惇,夏侯淵,張遼,于禁,許褚,曹仁,曹洪,曹真,曹純,曹休,徐晃,典韋等,都是一等一的戰將,絕對與關張趙馬黃處於同一水平;吳國方面,文官和國家智力方面有孫策、周瑜、孫權、魯肅、諸葛瑾、張昭等,第二梯隊如呂蒙、陸遜等;軍事將領方面孫策、周瑜、甘寧、太史慈、黃蓋、程普、呂蒙、徐盛、陸遜、淩統、蔣欽、祖茂、韓當、周泰、丁奉、董襲等也是一等一的。並且第二梯隊的將領無論從數量和水平上來說也都遠強於蜀國;而蜀國,國家智力只有劉備、法正、諸葛亮、龐統四個人,並且法正、龐統早逝。第二梯隊基本上沒人。軍事人才也就關張趙馬黃魏六個人,最可惜的是綜合水平最高的一個魏延還被諸葛亮疏遠了。第二梯隊的軍事將領只有姜維、張苞、關興。最衰的是小關張沒幾年就都掛了。所以第一梯隊人才數量遠差與其他兩國,第二梯度幾乎沒人,也就造成了蜀國第二代幾乎沒有可用的人才。這也是魏國到了第三代為什麼不選擇最好打的吳國而首選最難打的蜀國開戰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蜀國最先被滅。而其他兩國,第二代、第三代都非常強;比如魏國第二代司馬懿,第三代司馬昭、鄧艾、鍾會,第四代司馬炎、賈充、羊祜等。吳國第二代呂蒙、陸遜,第三代陸抗等。所以老百姓才有一句俗語叫: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因此,從人才的角度來看,魏國每一代都很強,吳國第三代也不弱,而蜀國第二代就沒人了;並且,第二代君主中最有為的也是魏國,吳國次之,蜀國的劉禪就不用說了有點噁心。第三代君主也是魏國最牛,吳國雖然孫浩是個暴君但也不弱,而蜀國已經沒有第三代君主了;

所以從任何一個方面來說,蜀國都處於絕對劣勢。從曹操滅掉袁紹、劉表之後,三國的命運基本就決定了;


實時數據庫


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

第一,劉備正式擁有自己的地盤算是到赤壁之戰以後,從當時的天下局勢看,曹操已經完成了北方的統一,而南方的孫策、孫權據有江東已經成勢,也就是隆中對中諸葛亮分析的局勢,其實劉備已經掉隊了。

第二,劉備佔據的蜀地,地理位置相對比較封閉,缺乏一個跳板,也就是缺乏能跟中原地區直接交往的地區,這個地區按照諸葛亮原先的預想,就是荊州,但是荊州失去了,從戰略意義上而言,就喪失了主動性,諸葛亮不得不從重新尋找突破口,就是北伐。如果荊州這個戰略要地不失,或許會輕鬆很多。

第三,人才凋敝。隨著跟隨劉備創業的元老一個個謝幕,蜀國後期的人才比較匱乏,缺乏人才的培養和接班。而魏國佔據中原地區,本來人口相對密集,人才輩出。

第四,君臣離心。劉備在的時候,可以說是全軍上下一心,大家都是一個目標,能夠形成比較核心的共同利益。劉備死後,蜀國大權掌握在諸葛亮手中,整體缺乏如劉備時期的高效協同能力,辦事效率嚴重下降,加之劉禪相比於劉備差遠了,根本不可能真正的起到領導蜀國統一全國的作用,也不具備這個能力。諸葛亮死後,姜維等人不具備劉備,諸葛亮等人的領導力,內部矛盾重重,更是無法使全國上下形成強有力的集體,為統一全國做鬥爭。

第五,外部勢力已經鞏固,很難短時間突破。魏、吳已經逐漸形成自己的勢力形式,體制已經逐漸完備,擁有強大的實力,尤其是魏,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動搖,甚至覆滅。對手過於強大,而自己問題很多,勢力弱,無法長時間進行作戰。

第六,改朝換代,統一全國幾乎都是在動亂的時代完成的,魏國內部逐漸的趨於穩定,雖有各種事情發生,但不至於動搖根本,對外能夠形成統一動員。





小白文史


蜀漢的自身實力不夠強大,是其沒有統一三國的根本原因。在“魏、蜀、吳”三國實力對比中,蜀國的實力最弱。綜合表現在國土和人口這兩方面。與其他兩國相比,國土面積狹小,意味著耕地面積有限。雖然有著一個成都平原“天府之國”,但不足以支撐統一三國所需要的後勤保障。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不是說著鬧著,行軍打仗後勤供給是極為重要的。另外,人口規模方面,也是不能與其他兩國相比較的,人口少,意味著能徵的兵少,也就是軍事力量相對薄弱。

因此看來,蜀漢是沒有能力統一三國的。當然,除了這些客觀原因外,自然還有主觀原因。

人稱“扶不起的阿斗”劉禪,這位繼任者沒有進取之心。雖然,先有著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以及後來的姜維北伐,等等“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進取表現。但是,這位蜀國名義上的主政者,自始至終也沒有表現出自身的政治訴求,也就是沒有統一三國的想法。倒是蜀漢滅亡後,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問劉禪曰“在長安,安樂王可曾住的習慣?”說完,一臉看向劉禪。“樂不思蜀也”只聽劉禪一臉笑嘻嘻地如此答道。瞬間,現場一片歡聲笑語。其一味貪圖享樂的本色,卻是未曾改變過。

孫劉聯軍不復存在,聯吳抗曹流於形式。面對實力最強大的曹魏,選擇獨自去伐曹,在戰略上顯然是不可取的,也就不可能統一三國了。流於形式的聯軍也就起一個穩固後方的作用,還有一個避免腹背受敵的下場,對於北伐中原沒有產生實質性的幫助。等到諸葛亮病逝,姜維北伐失敗,說明蜀國連最後一絲統一三國的機會都喪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