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有效地推行绩效管理?以结果、过程、利润为导向进行设计

关注【本头条号】更多关于企业管理、员工激励、薪酬制度、绩效激励等内容免费与你分享!私信

资料送您关于员工管理、绩效薪酬的干货视频。

企业如何有效地推行绩效管理


企业如何有效地推行绩效管理?以结果、过程、利润为导向进行设计


1.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的模式有很多种,企业的运用方式也各有不同。在现代企业绩效管理案例中,看到最多的就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以过程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和以利润为导向的管理模式。

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以美式企业为代表。很多美国公司运用的都是结果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的企业中,员工在面试环节不需遭遇太大的阻力就能进入公司。在公司里,领导会给员工分配几个阶段性的任务指标,让员工想办法去完成。试用阶段结束后,领导者会考核目标完成状况,秋后算账。如果合格了,给予奖励,然后布置下阶段任务指标;如果不合格,那么就要重新评估员工能力,而相应薪酬也就要等业绩出来后才给予洽谈。

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看重的是最后能否完成任务,而忽视完成任务的过程。这对于企业阶段性任务指标的达成有很大的好处,员工为了达标,肯定要努力工作,而员工全部或者大部分完成了指标,各部门的总体指标就达成了。部门的指标,最后就会聚成了企业的整体任务目标。


企业如何有效地推行绩效管理?以结果、过程、利润为导向进行设计


当然,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弊端也不少。这种模式注重考核分数和考核氛围,不注重预防和过程的控制,容易导致大家对考核结果存在争议、对考核分数存在争议。于是企业只能重新评估分数哪些该扣,哪些不该扣,最后导致考核失去意义。

企业只看重结果还可以理解,员工看到的只有结果就非常可怕了。有些员工能力很强,他能轻轻松松完成你布置给他的任务,剩余的时间就用来插科打混。有些员工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工作非常努力,态度好,他会花费绝大多数的时间努力工作。这两种员工最终都能达标,但是最后,谁的绩效高呢?

通过结果导向,当然也可以让一部分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们开始认知到自己的工作绩效与奖金存在很大的关系,而要想拿到更多的奖金,就必须实现好的结果。要想结果好,就需要他们关注过程的控制。只有过程管控好,结果才有机会更好。


企业如何有效地推行绩效管理?以结果、过程、利润为导向进行设计


2.以过程为导向的绩效管理

管理是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通过企业的管理者、员工、部门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实现组织目标的一个过程。这就要重视对过程的管理。

在日式企业中,面试者将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考验。而进入企业接受公司上级布置的任务后,工作计划、工作进程、达成工作目标的手段、方法、工作态度等,都会受到企业管理者和监督人员的全面审查,他们认为,只有管控好过程,结果才有可能会好。

管理的关键是对人的管理,而管理的目标则是达成业绩,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做到自己的参与,其次是要学会借助外部资源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在企业落实绩效管理的时候,必须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系统,为绩效管理提供一个稳定的流程,然后才能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和绩效管理的逐步落实。

不论企业采取哪一种运营模式和绩效管理模式,都要最大化地发挥组织的优势,这就凸显出了过程的重要性。


企业如何有效地推行绩效管理?以结果、过程、利润为导向进行设计


通过绩效管理,发现问题,规避瓶颈;通过流程的优化,设计出部门及员工的岗位职责,从而确定授权范围,做到目标的有序分配、人员的合理授权,这是企业运营管理的精髓所在。目前许多以流程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的做法,是从组织职责直接设定管理向以流程为导向的绩效管理转变,进而实现企业的风险内控。

不同的作业流程环节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随着市场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企业绩效管理流程中各环节的倾向性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企业根据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出流程改进的切入点。

注重计划和预防。有效的绩效管理的落实,更多的是引导管理者如何做计划控制,提前预防问题的发生,从而实现预期规划,这样把过程控制好了,结果自然就好。

以过程为导向的绩效管理,虽然具备很多的优点,但单纯做过程管理而忽视了结果,同样也是致命的。

前面已经说过,结果是一个企业的阶段性考核和管理最后的环节,是一种过去的绩效;而过程是一个企业的阶段性任务的最初环节和中间的运营环节,是一种未来的绩效。

重视结果,是对企业上一阶段任务的总结和责任追踪,有了结果,企业的上一阶段工作才不算白费。否则,就算管理做得再好,就算针对企业出现的问题作出了改进,可是企业的管理者不知道改进的结果,自然也就会出现好坏不分的现象,从而使整个绩效管理流产。


企业如何有效地推行绩效管理?以结果、过程、利润为导向进行设计


3.以利润为导向的绩效管理

以利润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也被管理者称作结果绩效论。

以利润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论认为,既然绩效是企业的外部成果和内部成果的结合,也就是业绩和管理的结果之间的结合。那么,就更应该去关注结果的量,结果的好与坏,企业的利润和业绩。因为有的结果虽然好,但是利润较差,这样算是好的绩效管理吗?

某公司对副总设定的考核指标中,其中一项是年度销售额为2亿元,最后副总的业绩做到了2亿,可是财务在计算年度公司利润的时候,却发现了亏损,原因在哪里呢?后来发现,公司促销过多,市场开拓成本过大,广告费用超标,人员超标、给经销商的返利超标等等,数据显示,公司的成本超过财务设定的成本指标率。最后,虽然结果达成了,但是利润却没有了。

为此,针对有些岗位或者部门,我们要以利润为导向进行绩效管理,因为绩效管理本身就是利润的管理。通常针对高层管理者采用的是利润管理模式,这样通过以利润为导向的管理模式,让高层注重成本的预算、过程的管控、结果的管控、利润的管控,唯有这样,企业才能正常运转,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如何有效地推行绩效管理?以结果、过程、利润为导向进行设计


4.提炼关键性、主导性绩效考核指标

很多企业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提炼不出具体有效的考核目标,也不清楚各部门、各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是什么,所以无法了解岗位的关键绩效,这是非常可怕的。这不仅会导致考核的重点出现偏差,还会让考核项目混乱,企业内怨声载道,员工抱怨绩效考核。首先要明确目标来源于岗位职责,并能依据职责转化为可衡量的指标。

企划部要完成对市场的调研,完成1000万的销售业绩。这是不是本部的职责和岗位目标?当然不是,因为这不是企业部的职责,考核这个没有意义。要考核企划部,就要考核跟该部门的岗位职责有关的指标,这是很多企业在提炼考核指标上出现的一大误区。

其次,目标是上级交办的任务目标,再给予一定的资源,交托某部门或某岗位完成的。目标是需要专家资源的优先配置的。

今年人力资源部门要达成十项任务指标,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但是,公司只配给人力资源部达成五件任务的经费,那该怎么办?这就要考虑优先资源配置了。为了最大化完成任务,就要从这十件事情中,挑选出五件关键核心重点工作来考核,另外五件作为下阶段考核的重点工作。


企业如何有效地推行绩效管理?以结果、过程、利润为导向进行设计


最后,目标来源于内外客户的需求。这就强调了客户需求的重要性,换言之,外部环境的因素也要考虑。

比如说,外界市场是变化多端的,为此,在设定目标时,要做大量的调研,这样目标更具体更有依据。

总而言之,企业在做目标管理的时候,为了找准考核的重点,就必须要找到关键控制流程和关键控制点。

关键控制流程,就是在企业绩效推行的系统中,所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环节。比如说,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在于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考核的方法和绩效的面谈与改进,这个说法是科学而恰当的。针对总体流程中的关键流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内容:目标的设定、计划的实施、步骤的商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过程的监管与纠错、部门及人员的沟通与交流、考核的计算和统计、针对问题的改进和提升等,这些都是总体流程当中的关键部分。这样,找到关键流程就能够找到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把握好了,就能够提炼关键业绩指标。

订阅熊老师专栏↓↓↓,免费加入熊老师付费圈子,支持熊老师,带你学习更多私家干货!


专栏

从零开始教你学习绩效指标设计

作者:熊林企管咨询师

49.9币

84人已购

查看


私信小编“资料”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