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期)火力強大,解密新中國第一款重型坦克

很多坦克迷並不知道,中國有重型坦克!

在中國軍事博物館內有一位很特殊的客人!它是中國第一輛也是最後一輛國產重型坦克——WZ-111重型坦克,這輛車就是自研製之初就高度保密,從未在媒體上披露!

(第010期)火力強大,解密新中國第一款重型坦克

自二戰結束後,全球進入到以美國和蘇聯對壘的冷戰時期,在這個時期內,本屬同一陣營的蘇聯和中國關係開始變得緊張,中國和蘇聯在外交、軍事上呈現了對立態勢,而當時中國軍工方面正在自主研製屬於新中國的第一款重型坦克,只可惜在這個敏感時期內,由於技術上的不成熟,最終沒有順利生產出來,這就是代號為WZ-111的重型坦克。

冷戰前期,蘇聯向中國提供了IS-2重型坦克以及改造後的IS-2M重型坦克,填補了中國在重型坦克方面的空缺,IS-2重型坦克也成為了抗美援朝的主要攻堅力量。此後,中國借鑑蘇聯T-54中型坦克的經驗,成功仿製了59式中型坦克,可在重型坦克方面依舊存在空白,中國也希望藉助蘇聯的成功經驗,自研中國獨有的重型坦克。

IS-2重型坦克炮塔外形和著名的蘇聯T-34坦克的很相似,只是略大一點。和那個時代的許多坦克一樣,IS-2重型坦克的炮塔尾部也配有機槍,以保衛這種當時十分先進又貴重的技術兵器不被對方步兵暗算。車體是鑄造的,裝甲極厚,但部分裝甲外表面有成片的鑄造沙眼,粗糙得象偽劣冒牌貨。但它的122mm大口徑火炮和負重輪等卻做得很精緻,它還採用了當時很先進的扭杆彈簧懸掛系統,保證它具備當時世界領先的火力性能和機動性能。

1958年前後,中國的坦克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同時有關方面認為,中國軍隊除了應裝備大量的輕型和中型坦克外,也應配備一定數量的重型坦克,用以對付敵人的坦克兵團或執行其他突擊任務。即用於在主要作戰方向上支援中型坦克和步兵進行戰鬥,抗擊敵人大量坦克集群的進攻和反衝擊。

(第010期)火力強大,解密新中國第一款重型坦克

因此,中國有關方面開始研究國產WZ-111重型坦克方案。1964年做出新的安排,要求1967年完成設計,1969年設計定型。同時要求WZ-111重型坦克在性能上要優於蘇聯的T―10M重型坦克、IS-2重型坦克和美國M60坦克。

經過全體工作人員的攻關奮戰,1965年試製出1輛WZ-111重型坦克試驗樣車。該車的設計水平較高,總體佈置與眾不同,各大裝置有其獨特的性能。樣車完成後,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和試車工作,進一步驗證樣車的結構和性能,並解決了一些理論分析不能徹底解決的問題。

總體佈局

WZ-111重型坦克有4名乘員,駕駛室位於車體前部中央,這和IS-2重型坦克一樣,明顯區別於中國坦克駕駛室設在左前方的佈置方式。WZ-111重型坦克駕駛員兩側的空間放置電池和炮彈。車體中前部為戰鬥室,頂部安裝炮塔,車體後部是動力——傳動室。

該坦克一個重要特點是發動機縱置,而中國和蘇聯的多數型號坦克的發動機都是橫置的。發動機橫置可使坦克總體佈置更緊湊,但對於一些大功率坦克發動機來講,如果發動機長度超過坦克寬度,則只能縱置,別無選擇。WZ-111重型坦克戰鬥室的底部增設了車底燃油箱,可增大坦克的最大行程400km。

武器系統

WZ-111重型坦克的火炮是當時新型的122mm線膛坦克炮,口徑大,威力強,性能超過IS-2重型坦克的同口徑火炮;與中國當時生產的最新的59式坦克的100mm坦克炮,以及美國當時最新的M60坦克的早期型105mm坦克炮相比,WZ-111重型坦克的122mm線膛坦克炮射程和穿甲威力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即使今天,WZ-111重型坦克122mm坦克炮仍可輕易擊穿M60A3坦克的防護裝甲。

(第010期)火力強大,解密新中國第一款重型坦克

WZ-111重型坦克的122mm線膛坦克炮改裝潛力也大。如果它像今天的許多舊坦克那樣更換高強度炮管,發射新型穿甲彈,那麼WZ-111重型坦克的122mm火炮應可以擊穿配備貧鈾裝甲的M1A1坦克。所以111重型坦克坦克炮的火力性能在今天雖然已毫無優勢可言,但仍有戰鬥力。

該炮採用了液壓高低機、鏈式輸彈機、單向穩定器、主動紅外式夜視瞄準鏡、紅外觀察儀、測距儀等當時最先進的部件。其中帶電子光學變換器的測距儀能對1000m外的目標進行精確測距,保證坦克在交戰中能有很高的命中率。該炮配32發炮彈,炮彈雖然不多,可比IS-2和IS-3重型坦克28發炮彈稍多一點。輔助武器為1挺7.62mm並列機槍和1挺12.7mm高射機槍,彈藥基數分別為3500發(7.62mm)和500發(12.7mm)。

推進系統

WZ-111重型坦克採用了在B-54發動機基礎上研製而成的551kW機械增壓柴油機,發動機功率超過IS-2重型坦克,也超過了美國當時最新的的M60坦克。發動機採用閉式冷卻系統和廢氣引射冷卻裝置(就是用發動機的廢氣衝出排氣管的殘餘能量帶動空氣流動,給發動機冷卻),可減少冷卻所消耗的功率,提高了效率,同時省去了風扇,簡化了傳動裝置。廢氣引射冷卻裝置佈置在發動機左右兩側的上方,引射器氣量調節柄可由駕駛員操縱。

(第010期)火力強大,解密新中國第一款重型坦克

WZ-111重型坦克傳動裝置採用了帶“3K”轉向機構的綜合行星變速箱,具有8個前進擋和2個倒擋。帶“3K”機構的行星變速箱,轉向性能良好,直線行駛性能優越,可以減少變速和轉向時的功率消耗與速度損失。WZ-111重型坦克操縱部分採用了當時先進的液壓操縱系統,坦克誘導輪在前,主動輪在後,車體每側裝有7個直徑為550mm的小直徑負重輪和3個託帶輪。懸掛裝置為獨立扭杆彈簧懸掛裝置,由束狀扭杆彈簧、平衡肘、平衡肘限制器以及擺杆式減振器組成。

WZ-111重型坦克的負重輪數量比IS-2重型坦克還要多,大概是中國負重輪最多的坦克。WZ-111重型坦克的最大速度是50km/h,和59式中型坦克一樣,比IS-2和IS-3重型坦克快得多,也超過了美國當時最新的M60坦克。另一方面,WZ-111重型坦克最大行程幾乎比IS-2重型坦克和IS-3重型坦克的大一倍。

總之,當時WZ-111重型坦克的機動性居世界前列。不過WZ-111重型坦克車體寬度為3300mm,與59式坦克相近,但長度(炮向前)為10625mm,比59式坦克長得多,因此坦克轉向時可能要費一點力。

與美國的M1系列坦克相比,WZ-111重型坦克最大速度較低,但它平均地面壓力小,在鬆軟地面上的通過能力應超過美國M1系列坦克。

防護系統

WZ-111重型坦克重型坦克採用鑄造炮塔,其炮塔比IS-2重型坦克的炮塔小,具有良好的流線型,傾角也大得多,有利於跳彈,提高了防護能力。

坦克車體採用鋼鑄造裝甲與裝甲板焊接相結合的裝甲結構,特點是:傾角大,利於跳彈,提高了防護能力。和IS-2重型坦克等當時的多數重型坦克一樣,WZ-111重型坦克車首是鑄造的,首上甲板水平傾角為25°,首下甲板傾角為36°,傾角都非常大;車體兩側上部甲板傾角40°,為世上少見,在少增加車體質量的情況下,擴大了車內空間。

這種結構也帶來技術上的複雜性,設計和工藝要求比59式中型坦克高得多。車體頂甲板由5塊裝甲板組成。為便於安裝部件和保養與維修,車頂開有若干窗口。

1WZ-111重型坦克戰鬥全重在45t以上,比中國當時生產的59式坦克重得多,也超過IS-2重型坦克、早期型M60坦克;車高(至炮塔頂)為2497mm,低於IS-2重型坦克和M60坦克,只比中國59式中型坦克高97mm,寬度小於IS-2重型坦克和M60坦克。

因此,WZ-111重型坦克裝甲更厚,正面投影面積更小。坦克上裝有自動滅火裝置,防護能力和生存能力比IS-2重型坦克、59式坦克和M60坦克好得多。即使在今天的戰場環境下,WZ-111重型坦克的裝甲防護仍有一定的生存力。

WZ-111重型坦克密封性能良好,裝有放射性物質探測指示器,具有原子、化學防護性能。該坦克還裝有地雷探測儀表。

在WZ-111重型坦克試驗樣車研製成功並進行試車以後,正待進行下一階段工作之際,由於WZ-111仍未能得到更大功率的發動機、標準人機工程學炮塔和強度相當的裝甲車體,加上在60年代中期,國際潮流已經變化,重型坦克已經被淘汰,主戰坦克的思想勢不可擋,WZ-111重型坦克的計劃最終在1966年被撤銷。但是WZ-111作為中國唯一自主研製的重型坦克,見證了那個時代先輩為了國防建設而做出的努力——儘管WZ-111重型坦克沒有定型和裝備部隊,但這一階段的工作,為今後新型坦克的研製取得了第一手材料,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培養和鍛鍊了一批技術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