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比做更重要

当细碎的石子有了梦想,它便日积月累的铸成了一座巍峨的大山;当青翠的小草有了梦想,它便蔓延成了一片广阔的草原。但如果只是抓住梦想的背囊,而坐等其成,不跋山涉水,那又何来的扩大辽远呢?可见,只有把想和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造成那令人叹为观止的美妙。

想和做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想,为我们指明方向。做,领导我们走向终点。光想不做只落空,只做不想终败事。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将“想和做”这对血脉相承的亲兄弟硬生生的分离。在卢瑟福从阿尔法粒子散射的实验中发现了原子数不符,于是他坚持试验,终于证实了中子的存在,从而推动了原子物理学的发展。

想因做变得真实。我们反思自己推敲他人,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中深入探索,就可以得到真理。亚里士多德认为,推一个物体,当不再推它时,物体会归于静止。一千年以后,伽利略对这个似是而非的论断提出质疑,并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终于,他用实验推翻了这个结论,奠定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可见,想的不一定就是对的,做会给想以论证,到底对不对做了才会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我们的想去试验论证以确保真实。

我们要在做中去想,去探索。哥白尼说过:“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在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善想,勤想,敢想,要带着想上路让想和做同行不断上下求索,去获取知识,获得真理。

同时,想也比做更重要,想并不是简单地去想,也要灵活地想,不能僵硬地思考问题,要灵活运用理论,并在理论的指导下解决具体的问题。

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交战,汉军大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馀轻敌之心,摆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阵。赵军想回营稍作歇息之余见本营插满汉军旗帜,以为大势已去。于是落荒潜逃一哄而散。事后,有人问韩信:“按照兵法,应该背山面水布阵,您反其道而行之,却取得了胜利,这是为什么?”韩信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法的一个原则。我所率的兵,大多没经过严格的训练,只有将他们放在死地,他们才能人自为战,拼死挣杀。”

只有在“想”的指引下,“做”才能不盲目,才能更容易地走向成功。十九世纪下半页,德国奥托发明煤气点火式内燃机,法国狄赛尔发明柴油压燃式内燃机,都直接以法国科学家卡诺,英国科学家凯尔文建树的“热力学理论”为指导,开创了科学性技术发明的先河。他们虽然也都历经坎坷,但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毕竟寻得许多捷径,减少了许多周折与时间。

不管做什么事,怎么做,什么事做,都需要规划好,思考好,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做”的成功率。中国新闻记者邹韬奋说:“理论是实践的眼睛。”足以证明想比做更重要得多。“想”是明灯,照亮夜晚的道路,使“做”不再盲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