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主动与明朝和谈,条件非常合适,为何崇祯却不同意呢?

嵇志浩


打仗还是议和,都是国与国之间相处的两种不同方式,前提是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政治大局。所以崇祯的明朝与皇太极的清国是战还是和,都取决于两国的政治形势。


明朝当时面临着非常凶险的政治困局,可谓天灾人祸、内忧外患。

人祸:高迎祥、李自成的农民军起义十余年,反复围剿而不能扑灭,反而人数越聚越多,从南向北,从西向东,纵横数千里。


天灾:中原大旱不断,瘟疫爆发,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


外患:北方的清国不断强大,皇太极又不断派兵骚扰入侵,明朝应接不暇,苦于两线作战。


内忧:每年的军费开支高达两千万两以上,但民生凋敝,百姓困苦,虽不断强征暴敛,国家财政仍然早已入不敷出。再加上各级官吏的贪腐无底线,军队缺饷缺粮的情况成为普遍现象,军队内部骚乱哗变时有发生。

在这样的国内政治形势下,与清军议和,暂时避免两线作战,得到两三年甚至五年的喘息之机,将有限的财力和军力,放在围剿和安抚农民起义军上。农民起义军的本质是没有活路的流民,所以围剿农民起义军的根本不在军事上,而在于安抚民众,给广大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只有民众有生路,起义军就会失去源头,就会失去发展壮大的土壤环境。


所以说,议和是当时大明朝廷面临的最大最紧迫的政治。只要不是致命的条件,都应该接受并积极促成。更何况,清军的条件还不算苛刻:明朝一次性支付给清国黄金10万两,白银100万两,缎匹100匹,布(毛青布)1000匹,作为和好之礼;之后每年,清国给明朝东珠10颗,貂皮1000张,人参1000斤,明朝给清国黄金l万两,白银10万两,缎匹10匹,布匹30万匹。


既然如此,崇祯的朝廷为什么不同意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崇祯没有担当和气魄

<strong>

崇祯最清楚内外交困的局面,最理解议和的必要性,松山、锦州失守,经略洪承畴降清,崇祯还有更好的选择吗?所以他的本意是想议和也是支持议和的。但,负责与清军议和的兵部尚书陈新甲,无意之中将议和之事泄漏出来,朝廷一片辱骂之声,一帮所谓的“忠臣”坚决反对、以死相谏。崇祯没有乾纲独断的气魄,没有我不背骂名谁背骂名的气概,瞻前顾后贪图虚名,一看民意汹汹,急忙撇清与议和的关系,将陈新甲处死,亲自关闭了与清兵议和的大门。

大臣只想做“忠臣”


朝廷中以东林党为首的清流,向来就是视个人名节如生命,重清名尽误国事。他们不是不懂政治,不是不清楚议和的利弊,而是都不愿背骂名,都只想享清高做忠臣。抱守“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的古训,打着南宋议和的反面旗帜,高举爱国忠诚的幌子,高喊谁主张议和,谁就是卖国贼、谁就是大逆不道、谁就该下地狱,误导了民意、误导了国策,也给崇祯和希望议和的大臣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怀疑清军的议和诚意


议和是清军主动提出的,提出议和时,清军正取得节节胜利,相继攻克了明军的松山、锦州等重要关口,主帅洪承畴兵败被俘降清。应该说这个时候,在军事上,清军牢牢控制了主动权。因此,明朝的大臣们怀疑清军的诚意也是有一定的理由的。但是,有这种怀疑的人,其实是不懂当时的局势。虽然清军在局部取得了军事胜利,但相对大明这头大象,清国仍然只不过是一蚂蚁。作为蚂蚁,不可能一口把大象吞下去。所以,皇太极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采取小刀割肉的方式,以战养战,不断渐进式地吞噬大明。所以,清军想议和,通过议和赔款发展壮大自己,绝对是真实的目标。至于后来明朝的快速灭亡,主因不是清军,是明朝自己和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清军只是渔翁得利而已。

担心议和赔偿加重财政负担


议和的主要条件是,明朝给清国黄金l0万两和白银100万两,相当于崇祯时期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担心明朝的财政负担不起。明朝的财政非常困难,这是事实,但这个赔款可以争取分期支付,清国也基本同意。如此以来,明朝财政咬咬牙,还是可以想办法挺过去的。有人也许又会说,每年的赔款不是壮大敌人,削弱自己吗?殊不知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利益。当什么时候,农民起义军剿抚好了,平熄下去,有能力对付清军了,再找个借口废除这个和谈条约就是了。


总之,明朝不与清军皇太极议和,失去了一只绝好的苟延残喘的机会。如果议和成功,再采取得当的政策方略,明朝也许真还可以再延续十年二十年,也未可知。


晨风晓月趣历史


皇太极长年跟明朝打仗,尽管经常打的崇祯鼻青脸肿,但自己也是伤筋动骨,毕竟“杀人一万,自损三千。”于是,他就有和明朝修好的想法,让八旗子弟休养生息、让新占土地好好消化……

皇太极开出的和谈条件也很务实,明朝在内有农民军、外有八旗兵的情形下,这样的条件散发着浓浓善意。这个条件是:明朝给清朝每年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清朝给明朝每年人参千斤、貂皮千张;双方确定边界,明朝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界,清朝以塔山为界。

崇祯皇帝获知皇太极的想法,脸上风平浪静,内心狂喜万分。既然你情我愿,为什么崇祯最后拒绝和谈呢?

这里要插几句话,皇太极要议和非一时激动,而是早有此念。不过,崇祯皇帝秉持明成祖朱棣以来的“天子守国门”信念,认为议和有辱东亚霸主的威严,屡次拒绝。

1640年(崇祯十年),洪承畴的兵马被清军围困在松山,而天降大雪让野外积雪甚厚,更是断绝清军的粮草补给。清军想解围归家,又怕明军尾随追杀,皇太极通过蒙古人向明朝发出求和意向。

辽东宁前道副使石凤台,验证消息的真实性之后,派人火急火燎送信入北京。崇祯大怒,老子要灭寇雪耻,你却与敌人勾搭。石凤台被逮入刑部监狱,这一年的年底,松山、锦州一线战局吃紧。崇祯一筹莫展之下,开始正视和谈的想法,下一步该怎么破冰呢?

石凤台的报告,明朝阁老们也知晓,或许和谈不失为良策。于是,他们决定由兵部尚书陈新甲出面,旁敲侧击地向崇祯提议此事。

“攘外必先安内”,这条中国古代的治国名言,让很多君主奉之为圭臬。国困民乏的大明朝,大量的钱粮、人力消耗在战场,真心是无力两线作战。崇祯在无奈之下,心中已然决定要和皇太极议和,集中力量镇压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

“城围且半载,一耗不达,何间之乘?可款此款,不妨便宜行事。”崇祯听到陈新甲的奏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就这样,议和之事就被确定下来,派出兵部赞画主事马绍愉为谈判使者。

大清国皇帝致书明国皇帝,向来构兵,盖因尔国无故害我二祖,乃尔国反肆凭陵,夺我土地。我皇考太祖皇帝(指努尔哈赤)于是昭告天地,亲征尔国。其后每欲致书修好,而尔国不从,事遂滋蔓,以至于今。予嗣位以来,蒙天眷佑,自东北海滨迄西北海滨……在在臣服,蒙古及朝鲜悉入版图。乃昭告天地,受号尊称,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我军每入尔境,辄克城陷阵,然予仍愿和好者,特为亿兆生灵计耳。若两国诚心和好,自兹以后宿怨尽释,尊卑之别何必较哉!古云:情通则明,情蔽则暗。若尔国使来,予令见面,予国使往,尔亦令见面,则情不至壅蔽,而和事可久,至吉凶大事,当遣使交相庆吊。每岁贵国馈黄金万两,白金百万两,我国馈人参千斤、貂皮千张;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贵国界,以塔山为我国界,连山适中之地两国于此互市。倘愿成和好,速遣使赉和书及誓书来,予亦赉书以往,否则再勿遣使致书也。”

这段话是皇太极交给崇祯的国书,字数有些多,关键是那句划重点的加黑句。很快,陈新甲就将谈判结果告诉崇祯。崇祯龇开牙,露出难得的笑脸,挥挥手招来阁老们。可惜,阁老们很不给力,没有公开表明态度。

阁老们心中支持和谈,为什么不吭声呢?老实说,他们有些自私,没有挺身为国事畅言。显然阁老们考虑到割地赔款绝非小事,很容易被骂为卖国贼,而且一旦和谈不成还有性命之忧。严重的后果也因此隐伏下来,因为朝廷没有形成公论,本可以正大光明的和谈,演变成偷偷摸摸的苟且之事……

隐秘的和谈终于被暴露在阳光之下……一日,陈新甲得到马绍愉的书信,读完后就随手放在书桌上,仆人以为是普通塘报,不经意间就交给塘报官。你懂的,这份和谈机密信就流传出去,搞得人人皆知。

朝廷上下顿时沸沸扬扬,大家不知道是皇帝的意思,以为是陈新甲要卖国求荣,谏官们是撸起袖子写弹劾。舆论压力实在太大,传统的《春秋》大义之下,那帮老奸巨猾的阁老们赶忙退避三舍,逼得崇祯不得不改变初衷。

皇帝的被逼,完全是由于好面子的性格缺陷,如果你一定要和谈,臣民们也会接受权宜之计,朝廷明事理的人更会大力支持。结果和谈不成,陈新甲被杀,崇祯也不敢再和清朝尝试和谈,内忧外患之中已无牌可打。


子屠龙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后金初期和皇太极时期的形势图:


第一张: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这时候的后金才占领了辽宁和吉林南部地区,面积还很小,人口也不多。


第二张: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位,这时候的后金已经占领了东北广大地区,面积和明朝差不多了,实力大增。两年后的1628年,崇祯皇帝登基。



第三张: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为大清,这时候的清朝已经占领了东北和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面积比明朝大多了,人口也超过了百万。明朝已经被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军折腾的够呛。


第四张:1643年,明朝灭亡的前一年,清朝的疆域与之前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明朝已经被农民起义军耗尽了长江以北最后一支机动部队-孙传庭的秦军。这一年,皇太极去世。


看完这几张图,大家觉得皇太极会真心和明朝议和吗?

自从北宋以来,北方游牧民族何尝不想灭亡中原政权,一统江山?契丹人努力了,但是没有做到,女真完颜部努力了,但是势力只到了淮河以北,没能实现消灭南宋的目标。蒙古人终于做到了,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明朝建立后,游牧民族一直郁郁不得志,适逢明末乱世,内忧不止,民穷财尽,女真人又看到了机会,一统天下的机会再次来临。早在1629年,皇太极第一次带领清军杀到了北京城下,当时手下建议攻破北京城。皇太极说:不是我们攻不破,只是时机不成熟,会有机会的。

对于明朝的土地,清朝人早已垂涎三尺,只是因为人口实在太少,兵员不足,即使攻下来,也无法一个一个长期占领,必须等时机。

皇太极会真心和明朝议和吗?做梦吧,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边是蒸蒸日上,一边是腐败至极。就算议和,皇太极最多就是缓兵之计,等待时机。崇祯皇帝虽然情商一般,但绝不是傻子,这就是他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议和的原因。崇祯皇帝之所以想议和,也是缓兵之计,但是他深知满清不靠谱,如果议和,白白给了满清钱粮,养肥了他们,到头来还是要进攻明朝,所以崇祯帝没有下决心议和。因为和满清议和就算成功,也是暂时的,终究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一点,崇祯帝还是知道的!


坐看东南了


皇太极曾经与明朝崇祯皇帝和谈,为什么条件明明是崇祯可以接受的,但最后却失败了呢?我们先看一下和谈的主要内容:

1:明朝每年送给清朝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

2:清朝送给明朝貂皮千张、人参千斤

3:两国以宁远与塔山之间划定国界;在连山开辟互市。

这样的条件对于明朝是很诱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造成和谈。

1642年,在刚刚失利的松锦之战,明军损失惨重,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祖大寿举城投降,致使明朝当时的关宁锦防线只剩宁远一座孤城,彻底的摧毁了明朝的防线,但是就在这时清朝却要跟崇祯谈判,其实很明显,清军虽然胜利,但是也有很大的损失,需要休整,而最好的休整就是与明朝互不侵犯。

并且皇太极曾经也说过:作为少数民族想要统治中原是很困难的;他也害怕自己的民族会向元朝或者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那样,政权统治时间短,最终被赶回原来的生存之地,所以保持自己的统治是目前最要紧的。

而这时,明朝也因为当时在辽东战事每年需要消耗近千万两白银,而和谈仅需百万两,对于当时国库亏空的明朝来说是好事,而且开市贸易,内陆之物是生活在东北女真所没有的,很有可能会赚回来的;之后与清朝修好,专心治理国内的农民起义,可能会使得明朝不至于两面受敌,所以对于崇祯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皇太极的想法正好迎合了正在苦恼的崇祯皇帝,面对诱人的条件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接受和谈,其原因不得不让人无奈,我们来一一道来?

第一点:祖宗的束缚

在明朝来讲,就没有与外族谈判之说,明朝与元朝相争,最终没有接受元朝任何和谈之事,把元朝赶出中原,朱元璋教育子孙,不能像赵宋那样懦弱,所以当时的燕王朱棣还为此长期清理蒙古外族工作;到了“土木堡之变”时,哪怕瓦刺押着明英宗劝降,明朝也是只接受打架不接受和谈,所以崇祯帝要是和清朝和谈,先要过了心理这一关,要对得起祖宗啊!

第二点:崇祯帝性格导致没有谈判大臣

崇祯帝反复无常和生性多疑的性格,多次让大臣们无法接受,甚至处理犯罪之臣,动不动就满门抄斩、诛杀九族之类的,所以使得很多大臣不敢为其死心塌地卖命;内阁大臣杨嗣昌去清朝时竟然不敢去,大街上找来一个算命先生去拜见皇太极,结果笑话不断。

而这次负责谈判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是害怕不敢去,因为怕被大臣们说自己叛国还有怕自己办事不利被崇祯处理了,于是就派了兵部七品主事去,后来怕官职不够,临时升了个五品兵部郎中,让他穿着二品的朝服去了,最终也是笑话不断,但是清朝真心实意和谈,最终也不在乎这个不懂礼节的“二品官员”,开出自己的条件让他复命,最终也是因为没有专业人士去谈判,并没有取得很好的进展。

第三点:事情暴露,被迫中止

即使问题不断,但是清朝的真心实意和谈,也推动着事情的缓慢发展,但是最蠢的事情发生了,因为碍于大臣们的反对,这次谈判是秘密进行的,总负责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却在看完“二品官员”带回来的清朝密信后,居然顺手放在桌子上,第二天起早上朝当成一般的奏折递上去,被抄在塘报(就相当于现在的报纸)中,直接公众。

消息一出,满朝哗然,很多大臣纷纷弹劾陈新甲,说其“投敌卖国”,最后即使之情的崇祯皇帝也无奈了,只能杀了陈新甲,来昭告天下啊!

可以说,谈判的使团还没有回到北京,谈判的结果就已经胎死腹中了,可以说崇祯帝最后的“续命药”被无能之人给扼杀了,明朝失去了缓解两线作战的机会,也是的两年之后李自成帅军攻进北京之时,明朝的精锐部队还在守卫山海关前线,最终导致明朝正式走向灭亡,清军的被迫出关,统治中原。


中华文武君


【新锐历史】为你深入解读:

崇祯不是不同意,他本来想同意,却因为群臣的反对,加上自己性格的优柔寡断,最后拒绝了皇太极的和谈!

一、和谈的背景。

从1640年开始,皇太极对明朝发动松锦之战。双方投入十几万大军,历经两年。1642年,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

松锦之战以明军惨败而告终。在东北的明军只剩三万残兵败将,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不久,清军攻下明朝在关外的其他城池。

此时,明朝内地农民起义迅猛发展,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不断攻城克地,明政府军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就在明朝崇祯帝焦头烂额之际,皇太极向明朝抛出橄榄枝,要与明朝和平谈判。



二、双方开始谈判。

明朝崇祯帝当然十分乐意,派出代表团到盛京谈判。代表团受到皇太极超规格的隆重接待,他亲自率领大臣出城20里迎接。

在谈判中,皇太极开出的价码不算太高: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宁远、塔山一线为边境,保证互不相侵;

第二,明朝人口逃进清朝境内,清朝会遣返回明朝;

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万两白银和1万两黄金,换取清朝的1000斤人参、1000张貂皮;

第四,明朝崇祯皇帝本人或者明朝内阁高官,前来辽东与皇太极会盟,双方宣誓为兄弟之国。

这些条件,参与谈判的明朝官员没有异议:

第一条对于明朝来说,只是承认、接受既成事实罢了;第二条当然是清朝对明朝的示好;第三条在正常情况下,明政府是愿意支付的,因为比军费少很多;第四条是皇太极希望条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并给予足够级别的保证。




三、节外生枝,拒绝和谈。

毫无意外,这次和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可是,明朝末年朝廷管理混乱,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暴露无遗。

明朝谈判官员把皇太极的要求写成了书面材料,汇报给了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把材料整理成公文,准备第二天秘密上报给崇祯皇帝。


但兵部尚书太过粗心,竟然被秘书给害惨了。秘书不了解情况,糊里糊涂地把极度机密的文件当成了公开文本传上了朝廷。

第二天,明朝高层官员们都知道了这件事。朝廷之上哗然大乱,“义愤填膺”的明朝官员们纷纷弹劾陈新甲。

这些大臣多数是文官,能说会道,都能切中崇祯帝的要害所在。


有的大臣说:明朝先帝历来坚守“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些原则体现的是大明皇家的铮铮傲骨,怎么能轻易在这时候变节?

有的大臣说:满清总共30多万军队,满洲八旗只有6万多,很多都是其他民族,汉军八旗26万多,蒙古八旗2万多;汉人占了总兵力人口的80%以上。长期坚持下去,满清能斗得过大明吗?

有的大臣说:清人经济落后,很多物资都依靠汉人。汉人是不支持皇太极的。清朝统很多物资都依靠汉人。汉人是不支持皇太极的。清朝统治汉人非常艰难,不然,皇太极凭什么主动和谈?

有的大臣说:松锦之战刚刚结束,虽然满清获胜,可也是损兵折将、大伤元气的。清朝还有能力继续向关内进攻吗?

有的大臣说:满族人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对南方气候、水土都会不服。清朝愿意到关内来吗?

有的大臣说:就是不和谈,满族人一定也会满足于现状,不会继续进犯的。如果和谈,真是辱没大明祖宗了。


有的大臣说:1000斤人参、1000张貂皮,能值100万两白银和1万两黄金吗?朝廷经济已经很困难了,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当时崇祯帝确确实实为钱急得焦头烂额,把自己的私房钱10万两白银都拿出来充当军费;提到要钱,朝中大臣大多数只是应付皇帝。

面对大臣的责问,崇祯皇帝优柔寡断、失去理智、没有主见。听听大臣们说的都有道理,崇祯帝把刚刚发芽的和谈之苗立即掐断,并且还感到自己很失颜面。

崇祯帝决定不与皇太极和谈。



结语

正确的事情不英明,但是做起错事来,崇祯帝十分武断。

崇祯帝不但不敢承担责任,而且为了推卸责任、遮掩自己的窘境,还把责任全部推给兵部尚书陈新甲,最终将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判了死刑。

崇祯帝放弃和谈之后,明朝受到内外夹击。一代大明王朝,因为崇祯皇帝优柔寡断、不敢担当,于1644年寿终正寝。

-END-

点击上方关注【新锐历史】,多平台认证优质作者,专注于历史领域,有趣有料有深度!


新锐历史


与后金和谈,是大明不能揭的疤。

“不和亲,不割地,天子守国门“是大明的一贯方针。

早在1636年,极具远见的杨嗣昌就提出过一个战略计划:外和后金,内剿流寇。并定下了十面张网的战略方针。

可是这个战略建议遭到了东林党人的群起攻之。 东林党人找不出这个战略的问题,他们也没那个水平,只能对杨嗣昌人身攻击,说他丁忧期间夺情起复,不符合纲常孝道。

崇祯虽然有心议和,但迫于舆论压力,也不敢批准这个战略建议。 明朝和后金多年交战,大明固然吃不消,后金的压力也很大,议和也是皇太极希望看到的。

袁崇焕时代,皇太极就向袁崇焕表示过这个意思。袁崇焕做不了主,他知道崇祯也不好答应,就采取拖的办法,和皇太极打起了真太极。 拖来拖去,把皇太极惹毛了。

1629年,皇太极冒险经蒙古直逼北京。这么做的后果就是议和没议成,袁督师还被世人认为是汉奸、带路党丢了性命。

有袁督师的千刀万剐做前车之鉴,大明朝再没人敢提与和谈一词。 所以杨嗣昌的战略是注定实现不了的。

东林党那班键盘侠,向来认为夷夏有大防,议和你崇祯就是宋高宗,谁说议和谁就是秦桧。

别看崇祯杀起人来面不改色,可对着这一大帮清流,他根本没有办法。

1638年,皇太极再次经长城入关,崇祯急令孙传庭、洪承畴回师拱卫京畿,对李自成的围剿功败垂成,大明最好的翻盘机会一去不复返。

1642年,松锦之战后,崇祯密令陈新甲(时任兵部尚书)与后金议和。满清虽然取得军事的胜利,但满清一直对大明有着一种一口吃不掉的庞大感,议和、通商、稳定、蚕食仍是皇太极的第一选择。

皇太极剧照:

在大明使节到达盛京之际,皇太极给予了他们极高规格的接待,后金的和谈条件是:

明朝每年送给清朝黄金万两、白银百万两,清朝送给明朝貂皮千张、人参千斤;两国以宁远与塔山之间划定国界;在连山开辟互市。

欢迎崇祯或者明朝高官前来与皇太极会盟,双方宣誓为兄弟之国。

在松锦之战后,还能得到这样的条件,大明是烧了高香了。可是一个小小的意外,断送了大明的希望:

陈新甲看完记载议和条件的情报,没有妥善保管,被他的家人书童当作官方邸报予以公开。


顿时群情哗然,东林党人声讨之声不绝,口水险些将崇祯淹死,什么难听的国骂都骂向崇祯。

恼羞成怒的崇祯立斩陈新甲,以此洗刷自己想议和的嫌疑。

自此之后,大明永远关闭了与满清的和谈之门。 站在煤山上的崇祯,也许后悔自己没有坚持正确的战略方针,使得大明两线做战,错失中兴大明的良机。

这个责任谁来负?崇祯写下“满朝文臣皆可杀”,也许就是一种发泄吧。他自己难道不该负责吗?他是最高领导,只要他肯背锅,力排众议,哪有他做不成的?

崇祯:


除了崇祯,那批东林党人也要负很大的责任。他们治国无方,治军无能,满口仁义道德,师古不化,其实是极端自私的一群键盘侠。

他们要的是名声,是言官无罪的大明体制,是所谓的华夷之防,根本不顾实际情况,纸上谈兵,这些正人君子们,不该负一点责任吗?

难怪《剑桥明代史》中称东林党人"从不曾提出过救治国家的政纲", "他们与齐、楚、浙三党、阉党、的区别之处,在于东林误国,而东林的对立面则害国"。

和谈,成为一泡美梦,后人惋惜的叹气声。


刚日读史


崇祯临终之前,说自己本不是亡国之君,而底下的大臣皆为亡国之臣。其实从1642年那次皇太极和明朝的那次和谈到最终破裂,就可以看出崇祯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崇祯最大的问题是在事关国运的决策上“没担当”!

崇祯不可谓没有权谋手段,嘉靖一脉的所有后嗣都是权谋高手,崇祯其实也不例外。他剪除魏忠贤的手段,堪称教科书,每一步危险与机遇,其实都算得明明白白,直到将魏忠贤解决。

崇祯也不可谓不勤政,崇祯的勤政堪比朱元璋,他曾经学习朱元璋,在8天之内看了1660件公文,平均每天就是200多件。即便当年朱元璋也未曾达到这个水准。崇祯一年四季除了按例休息那么几天,每天三更起批改奏折,除了批改奏折,还特别喜欢和官员面谈,也就是召对,经常当面批评员工,你们效率太低,跟不上我的思路,你们看我都忙成这样了,你们就不懂得我这个做老大的迫切心情么?

关键崇祯还非常节俭,甚至符合后来清朝对皇帝的一贯要求。崇祯吧内帑的银子拿出来做军费,自己平时吃饭三素一荤,穿带有补丁的衣服,把后宫的宫女都给辞退了很多。但是上朝的时候,需要符合皇帝礼仪的面子还是要的,为了藏起一个补丁,不让大臣看到,有损皇家威严,能坐在那半天不动,让大臣们走完他再走;宫女不够甚至跟自己老丈人家借婢女来充门面。

也正是因为崇祯做到了这些文官们对皇帝的要求,所以最终崇祯才会有那些怨念,自己非亡国之君,责任都是底下这帮大臣的。

然而1642年松锦大战刚结束,对于明朝而言,辽东实在是让人太糟心了,明朝就剩一个宁远和山海关一线几个孤城了,事实上失去了对整个辽东的控制权了,宁远和山海关也无非就是牵制一下皇太极入关叩京而已。

但是就在这时皇太极非常诚恳地投来了橄榄枝,因为皇太极说白了只打算做一个地方政权的国君,他知道自己和大明国力的差距,所以他的想法也很简单,自己经过松锦大战,也已经国力见底了,需要休养生息,所以干脆学习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大明开通互市,交点岁币,一年也就100万两银子,加1万两黄金。当然大明的银子不白给,可以从辽东换回1000斤人参、1000张貂皮的回礼。彼此以宁远、塔山一线为边境,互不侵扰。

这个方案可以话说皇太极是非常诚恳的,里子面子其实都是照顾到了的,也是符合双方利益的。这点岁币对于明朝而言,比起每年辽东根本无法见底的军费,那必须是划算的。

其实谈到这个份上,大明派出去的谈判人员非常心动的。按道理来讲,崇祯如果直接拍板了这个方案,哪怕是给大明争取十几年的北境安定,腾出手来解决内部问题,大明也不至于亡国。

但是兵部尚书陈新甲家的一个仆人就把这种默契给打破了。和皇太极谈出的结果,整理汇编好按程序递到了兵部尚书陈新甲的手里。理论上陈新甲就应该直接面呈崇祯,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节外生枝的事情了。

但是陈新甲看天色已晚,就决定第二天再面呈崇祯。结果等到第二天打算面呈的时候,才发现他家的仆人过于热心,把这份密件和其他普通公文一起送到了内阁。结果一下子整个朝野舆论哗然,大明朝怎么能向鞑虏屈服呢?于是东林党控制的舆论,提出了两个要求:弹劾陈新甲;请求崇祯拒绝这次“丧权辱国”的和谈。

面对大明的生死抉择和东林党人的舆论压力,崇祯最终屈服了东林党的压力,不但杀了陈新甲,还拒绝了这次和谈,既然拒绝了和谈,辽东的军费还得继续增加,辽饷、剿饷加练饷不断地吞噬着大明,大明也没有机会腾出手来拯救自己。

实际上后来崇祯的决策始终被舆论所左右,而无法站到真理的一方,这恰恰就是崇祯的悲剧所在。





炒米视角


正所谓“天一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相对于中国历史上其他的汉族政权来说,是最有骨气的一个朝代。

汉初,与匈奴和亲,委曲求全,单单公主就有好几位送到了北方大漠,再加上大批的财宝,最著名的就数“昭君出塞”了。所以那个时候与匈奴和亲就是一种政治手段,还不能当场与匈奴人撕破脸,只好用这种手段了。



宋朝,与辽、金、西夏、蒙古之间皆是割地、赔款,甚至两位帝王做了阶下囚客死异乡。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这边是明朝统治者的骨气所在,你满清政权几百年前的祖先就曾垂涎中原已久,现如今卷土重来,不可能在重蹈覆辙。

而且崇祯皇帝的祖上朱元璋灭掉的就是少数民族政权,那个时候汉人处于社会最底层,倍受压榨。现如今你皇太极提出的条件是挺优厚,但谁能保证你入关了不翻脸?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就算说出花来也是不可能答应的。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曾为满清入关立下汗马功劳的两个汉人吴三桂、洪成畴不就成了刀下之鬼吗?

考虑到这一点,应该也是崇祯拒绝的原因

另外,北方长城延绵万里,大明随国力衰败,但对付一个蛮夷,应该绰绰有余了吧。

所以崇祯的自大侥幸心理也说服自己不必投降

几十万的精锐之师足够保卫国家,所以崇祯咬紧牙关,打算打腿这帮蛮夷。



可惜的是他赌输了,吴三桂竟打开了城门将清军放了进来,丢失国土的一代帝王自觉无脸见百姓父老,于煤山自缢。


土豆夜谈


崇祯末年,大明的江山已千疮百孔,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他们势力一天天壮大。

外有满清政府步步紧逼,清朝军队几次击败明朝,丢了大片土地。明朝已然内忧外患,处于风雨飘摇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主动向崇祯表达了求和之意,而且他开出的条件,对于当时的明朝,可以说是非常的优厚了。按常理来说,崇祯应该迫不及待地答应才对,可是他却断然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有书君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其实当时崇祯也派人进行了议和,双方即将达成协议之时,崇祯却突然翻脸不认账了,直接导致了和谈的失败,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书君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崇祯优柔寡断、好面子的性格不足以让他公开承认自己想要和谈。

这次谈判崇祯害怕言官反对,秘密授权兵部尚书陈新甲进行的。陈新甲又悄悄派遣了马绍愉等人前往皇太极处进行谈判。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涉,马绍愉以密信的形式将和谈报告发给了陈新甲。这位尚书大人准备把材料整理成公文,第二天秘密上报给崇祯皇帝,他看完顺手就放在了办公桌上。

陈新甲的仆人不了解情况,把这封密信当成一般的奏章塞在了塘报里,直接公开给了朝廷大臣。结果满朝震撼,舆论哗然。一心想做“圣君”的崇祯皇帝一看这形势,怕给后世留下骂名,他便采用一贯爱推卸责任的伎俩,称自己不知情,把所有问题推给了这个“罪大恶极”的陈新甲,并把他斩首,陈新甲一死,和谈道路也被堵死了。

二,最根本的原因是明朝长久以来对于少数民族不纳贡不和亲的主流价值观根深蒂固不支持崇祯皇帝去和谈。

明朝是消灭了蒙元建国的,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立下了规矩,对于关外的少数民族,只能打不能和谈,除非他们投降。

历代明朝皇帝忠实的遵守着这一教诲,十几代的明朝皇帝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少数民族讲和的。明英宗被俘虏了都没有同意他们和谈。

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是不允许和谈的,所以崇祯要与满清讲和,心理压力和舆论压力是很大的。面对群臣的一片反对声,崇祯也只能随波逐流。

和谈最后失败了,北京城破了,崇祯皇帝选择自缢。谁都无法保证签了这份合约历史就会被改写,我们也只能唏嘘一番。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明朝面临满清的威胁,当时可是节节败退。皇太极在某个时刻想和明朝进行和谈,后世的人们认为,如果明朝能够和皇太极进行和谈,然后双方和解,明朝静下心来处理好自己内部的问题,说不定明朝就能度过那个难关,不会最终灭亡。

不过道理似乎是这个道理,但是当时的明朝朝廷根本不屑于和皇太极进行和谈。因为明朝是在赶走元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他们对南宋当时灭亡的那段时期,可谓是相当的痛心疾首。南宋将领岳飞也是在明朝期间才得以发扬光大,而南宋奸相秦桧,则被视为史上第一奸臣,可谓是声誉尽毁。

基本上在明朝200多年的历史上,和周边的国家是从来不进行任何和谈的。因为谁敢进行和谈,那就是当代的秦桧,谁也当不起这个责任。当时的崇祯皇帝就是面临着这种困境,所以明知道何谈可能对明朝当前的局势有利,但是就是不敢提出来。当时的做法,他命令兵部尚书陈新甲去私下里和皇太极他们进行和谈。

可是在陈新甲和皇太极进行和谈的过程中,这个消息走露了出来,当时朝廷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出来批判陈新甲,因为有消息说是崇祯皇帝的主意,大家自然也就矛头对着皇帝。崇祯皇帝面对这种情况之后,赶快甩锅说,这都是陈新甲自己一个人的主意,我一点也不知情,最后就把陈新甲给杀了。

所以在明朝当时那种气氛下,根本无法和皇太极进行和谈,即使和谈的条件还比较有利。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