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幸福,叫子欲養親尚在

父母,自古以來就是最偉大的“職業”......父愛如山,能給我們最堅強的依靠;母愛如一縷春風,能撫平我們內心的傷痛。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我的父母,也只是眾多普通老百姓中的一份子,但在我的心裡,他們是多麼的偉大。

父親是全家的頂樑柱,是家裡的一片天,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巍峨的大山!他是一名木工,相貌平平,也沒有讀過多少書。太陽常年的“洗禮”,使他留下了一身古銅色的健康膚色。歲月,給父親的臉上留下了一道道細紋,也讓父親的頭髮染上了斑白……

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很少有假期,最長的假期就是春節的二十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四十多天父親是在崗位上堅持奮鬥的。炎熱的夏天,我在宿舍裡吹著空調,玩著手機,而父親卻在悶熱的工廠裡帶著口罩、扛著木頭;寒冷的冬天,我還窩在被窩裡,父親就已經穿著破舊的棉襖去上班,寒風吹僵了他的手腳,卻為了維持生活而堅持著。或許有過委屈,或許有過無奈,但他對我們的愛使他堅持下來了,似乎千難萬苦都壓不垮他那瘦矮的身軀。

我的母親是個單純的人,在母親小的時候,就因為家境貧寒而早早輟學,外出賺錢補貼家用,也因此,母親大字都不識幾個。在現代,誰的手中沒拿著一部手機?母親平時跟朋友間的交流也是通過手機,相熟的朋友間建了一個群聊,通過相互發送語音來聊天。有時候也會遇到給她發送文字消息的人,她就被難倒了,只能問我和妹妹,爸爸這個時候就在旁邊說她怎麼這麼笨。後來為了出行方便,母親就考了駕照,在考駕照的時候學會了許多字,父親還像誇小孩那樣誇她,讓她得意了許久。

母親平時也很辛苦,在家裡要做飯,承包大大小小的家務;在外因為沒有文化,也都是找一些髒活累活。在我記憶裡,母親換過很多工作,原先在工廠裡,長期的久坐和搬運重物讓她的腰部受了傷,一變天就疼;後來也做過洗車工人、裝修工人和餐廳服務員……母親現在的狀態就是裝修工人,偶爾有些餐廳中午或者傍晚人手不夠時,她也會去。我週末回家時,見到她的機會很少,早上八點就出門工作,如果去了餐廳幫忙,中午和傍晚吃飯時也見不到她,一直到晚上十點左右,才能看到她疲憊的身影。

父母為這個家,為我們的做的,是我們一生也無以回報的,無法償還。而在我想回報他們的時候,他們都還康健,這是多麼的幸福。

看著父母漸漸老去,我想做的,就是在接下來的所有日子裡孝順他們,盡我所能給他們減輕壓力,盡我所能去愛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