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總是停不下來的“逆行者”,永遠倒在了戰“疫”前線……

2月18日早上7點16分,浙江省杭州市江乾區信訪局副局長張靜接到老韋的電話,電話裡卻傳來了小韋的聲音:“張局,我爸爸沒了……”

老韋叫韋長春,是江乾區信訪局四級調研員。疫情發生後,他主動請纓,參與江乾區丁蘭街道建塘、趙家苑兩個社區防疫工作。

2月17日晚,多年積勞成疾的韋長春在家突發心梗,18日凌晨因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7歲。這位第一時間下沉街道、多日來牢牢紮根在基層的“逆行者”,倒在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前線。

如果老韋沒出事,現在他應該還在丁蘭街道疫情防控的一線上。

如果長春沒有走,疫情結束後,我還要和他去社區居民家裡走訪,繼續調解未完的老舊電梯改造……

可惜,沒有如果

韋長春的突然離去

讓人心痛,令人扼腕


痛惜!總是停不下來的“逆行者”,永遠倒在了戰“疫”前線……


痛惜!總是停不下來的“逆行者”,永遠倒在了戰“疫”前線……

一支筆,一個本

走樓入戶的背影在記憶中定格

十年前,韋長春開始從事信訪工作

到了快退休的年紀

大多數人的工作節奏都逐步慢下來

57歲的韋長春卻依然鬥志昂揚


2020年1月27日年初三,韋長春從老家趕回來,第二天就去了民情聯繫點。1月28日以來,丁蘭街道趙家苑社區的防疫日記裡,記錄著韋長春一次次參與一線巡查、走訪和蹲點防控的工作記錄。談到他,趙家苑社區黨總支委員胡志深印象裡就是一支筆、一個本,還有那個走樓入戶的熟悉背影。

除了認真協助社區做好居家觀察管控、崗亭巡查、證件檢查、體溫監測和心理疏導等工作之外,面對居民群眾對嚴管嚴控工作的不理解、不配合等“家門口”的矛盾糾紛,他立足本職、發揮專長,把糾紛調解、投訴回覆、來電處理等繁雜任務統統攬過來做。


痛惜!總是停不下來的“逆行者”,永遠倒在了戰“疫”前線……

韋長春的工作筆記


2月13日、14日,連續兩天,杭州新增新冠肺炎確診數中都有丁蘭的病例。一時間,“丁蘭成為疫區”的謠言四起。察覺到居民漸漸有些慌張的心情,韋長春立即利用他的專業優勢,耐心細緻地向居民講解防疫政策,為居民做心理疏導,叫大家不信謠、不傳謠。同時指導丁蘭街道第一時間公佈確診病例的情況,向社區提了不少治理方面的“金點子”。

一天接了20多通電話,樓道跑了兩個小時一刻未歇,聽到他沙啞的嗓音,別人勸他“別那麼拼,要注意休息”,他卻總是搖頭:“組織派我來,不是專門來聽好話的,是來答疑解惑的。”

疫情防控期間,丁蘭街道有580件關於新冠肺炎的信訪件,都是由韋長春牽頭進行解決和答覆的。“韋主任是做群眾工作的一把好手。”趙家苑社區書記周棟樑很感慨,“他這個‘專家門診’,老百姓很相信。”


痛惜!總是停不下來的“逆行者”,永遠倒在了戰“疫”前線……

微信步數3萬+

他一步一步走進百姓的心裡

韋長春不知疲倦地奔波著

汽車後備箱裡常年放著一隻拉桿箱

裡面裝的是出差用的衣服

似乎總是準備著“隨叫隨走”

自從下沉社區以來,他幾乎沒有一天完整的睡眠——群眾來電來信的大量信息,他一一親自處理,直至深夜;物資緊缺的關鍵時刻,他四處奔波、多方聯繫;在丁蘭街道疫情管控壓力最大的時候,他毅然挺身而出,主動報名,志願服務疫情防控工作……

他聯繫的趙家花苑小區是安置房小區,消防設施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已經癱瘓了三年。“在他的跑腿對接下,區裡面批下來40多萬元資金,社區的難題終於解決。”周棟樑說,因為老韋待人隨和,大傢伙都叫他“韋師傅”。


痛惜!總是停不下來的“逆行者”,永遠倒在了戰“疫”前線……

韋長春(右一)在抗疫一線

每次江乾區的“週三訪談夜”,韋長春都會早早來到社區。“小胡,今天我們去走個幾戶”“上次的老何家,我們等下再去下”……

攤開他的民情筆記,密密麻麻寫滿了走訪時居民提到的問題。打開他的微信記錄,步數3萬+是常有的事。總是在朋友圈裡默默佔據微信運動排行榜前列的韋長春,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進了百姓的心裡。2018年度,韋長春被評為江乾區新時代擔當作為幹部。

在江干,很多信訪人都喜歡找韋長春,因為他特別耐心,能打開老百姓的心結,然後解開矛盾。“我們做信訪工作,和醫生一樣,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韋長春說,在他眼裡,擔當有為是“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盡最大努力,幫老百姓排憂解難”。


痛惜!總是停不下來的“逆行者”,永遠倒在了戰“疫”前線……

軍人風骨挺立

他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我來”

韋長春在部隊經歷了28個春夏秋冬

軍人的風骨和品格

在他身上始終不曾改變

來到地方後,他始終以一名優秀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嚴格自律、低調務實、簡潔幹練是大家對他最直觀的印象。

區信訪局副局長張靜這樣評價他:“老韋這個人很實在,跟他交流起來很簡單,從來不跟組織談條件、講要求,聽到最多的就是‘是的’‘我來’‘拿下了’,就像我們的老大哥一樣。”

“老韋就是局裡的老黃牛,把最後一道關交給他守,我們都很放心。可惜……”江乾區信訪局局長陳天武的話裡,滿是惋惜。


痛惜!總是停不下來的“逆行者”,永遠倒在了戰“疫”前線……

痛惜!總是停不下來的“逆行者”,永遠倒在了戰“疫”前線……


韋長春走後,他的同事們在群裡紛紛緬懷

“若有戰,召必回。”他不止一次說過這句話,面對疫情他亦毫不猶豫地踐諾而行。而奮戰在“疫線”的也不止韋長春一人——


  • 他的愛人是丁蘭街道勤豐社區樓道長,也是一名志願者,疫情中一直在參與樓道志願服務,為居家醫學觀察點人員購物、買菜,碰到社區物資最緊缺的時候,還把家裡的額溫槍和口罩拿給社區門崗急用。

他的兒子韋瑋是江乾區採荷街道常青苑社區黨委委員、副主任,疫情爆發後,他二話不說告別家人,抗“疫”至今。

喧囂過後,留給家人的,是永恆的寂寞與心痛。

父親去世的那晚,韋瑋也一直堅守在社區防疫崗位上,從未想過再次見到父親,竟是從急診室裡推出來的冷冰冰的父親的臉。回憶起父親,韋瑋悲傷著、驕傲著,他說:“父親一直以軍人的作風教育我、感染我、引領我。”

老韋走了

但他引領的絕不僅僅是韋瑋一人

他把自己的足音留在了戰“疫”前線

那裡初心閃耀、腳步鏗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