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过的让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什么?

非人类的故事


是余华的《活着》,全书感人肺腑,以新民主主义时期和改革前期为背景,讲述了所有亲人都离世的福贵苦难的人生


墨竹书法


我看过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当然是《红楼梦》。

我是六一年生人,出生在湖北的一个偏僻小县的农村,小时候没什么书可读,我家倒有几本残缺的线装书,有的是戏文,有的连书名都没有,而我也如饥似渴地读着,我至今还记得,在一本书中看见过“良心被狗吃掉了”这句话,当时还小,觉得这句话非常新鲜另类,就用它来骂我的一些小伙伴。

我有个大哥,比我大二十一岁,上过学,有文化,据我家人讲,在我两三岁时,就大哥就教我识字,对于我五六岁的事,我至今还有印象,我大哥用粉笔在门上,柜子上,反正能写字儿的地方,都写满了字,教我认识,八九岁时,我就能通读文章了。我还有个二哥,大我六岁,眼晴看不见,但非常聪慧,上小学时,我就为他朗读过《水浒》,《隋唐演义》等等。

初看《红楼梦》,应该是十三四岁吧,具体是十三还是十四记不太清了。在七0年代《红楼梦》算是禁书了,好不容易在一个族叔那里借到了《红楼梦》,便一头扎进去了,被书中的一个个人物所吸引,所惊叹,可以说从那时起,《红楼梦》就在我的人生中埋下的伏笔。

说起来非常好笑,在我情窦初开时,第一次给女生写情书,就用了“你就是那倾城倾国的貌,我就是那多愁多病的身”,可惜的是,那个女生没看过《红楼梦》,根本不明所以,我那懵懂的初恋,也就无疾而终了。

可以说,《红楼梦》影响了我一生,在少年时期,《红楼梦》就在我心上种下了一颗种子,后来,我又多次阅读过《红楼梦》,书的结局也在我心中留下了阴影,这本书对我心性的养成,性格的塑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的感性,完全来源于这本书,我不争的性格,灰色的情绪都与这本书有关,在七七年高考时,因一次特别的意外,让我与大学失之交臂,那时我的悲观厌世,相信人生是命运的安排,都是与这本书有关联的。

我有一个当市文化局局长的舅舅,在看过我在九0年代写过的一部以自身为题材的小说手稿后,他认为我的一生,都是《红楼梦》所害。

至今,我的案头上,还摆着《红楼梦》,不管我的人生如何不堪,命运如何多舛,但我不会后悔在少年时看过《红搂梦》,正是因为《红楼梦》,我的生命才会有那么多的色彩。



独吟黄昏


在我读过的众多书籍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美)写的《老人与海》,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

《老人与海》讲述的是,古巴一位老渔夫,一连84天都没有捕到一条鱼,几乎快要饿死了,但他从不肯认输。终于在第85天,在离岸很远的大海上,钓获1条身长18英尺(折合5.49米),重达1500磅(折合680.39公斤),身长超过小木船的马林鱼(学名“青枪鱼”)。经过2天2夜的激烈搏斗,他终于孤身制服了大鱼。然后,又与前来猎食的鲨鱼群斗智斗勇。结果,老人虽然击退了鲨鱼群,突出重围。但是,战利品大马林鱼却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一副躯壳。最终,老人精疲力竭驾着残破不堪的小木船,拖着一副硕大的鱼骨架返回渔港的故事。

(马林鱼/青枪鱼)

阅读《老人与海》原著,书中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老渔夫心理活动独白,贯穿全书,老渔夫那种与大自然顽强搏斗,永不言败的硬汉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特别是在描写老渔夫与大马林鱼殊死搏斗的过程中,老渔夫的这句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心弦,引发了我心底的情感共鸣。老渔夫在与大自然中的大海、大马林鱼、鲨鱼群顽强搏击时,彰显出来的“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个人精神力量让我心灵激荡,肃然起敬,印象深刻,回味无穷,难以忘却。主要缘由以下三个方面:

一、老渔夫已经很久没有捕到一条鱼了,但他始终坚持出海,从未放弃过。

老渔夫一连84天,渔获颗粒无收。在渔港的渔夫们看来,一个渔夫捕不到鱼还能算是—个真正的渔夫吗?他是失败的。即使是到了几乎快要饿死了,但他不肯认输。老渔夫没有因为他人的嘲笑而气馁,在心中放弃对生活的向往与希望的追求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半途而废。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行动本身。老渔夫知难而上,越挫越勇,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始终坚持出海,从未放弃过。心若在,梦就在,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在第85天早上,迎着大海升起的第一缕灿烂阳光,老渔夫依然出海航行捕鱼。只要坚持就会取得胜利,是深入老渔夫骨子里的信念,这是老渔夫不肯服输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与大自然的对抗、较量中,既使在他近三个月渔获为零,穷困潦倒饥饿、甚至是接近饿死的生命边缘。但是,

他永不言败,依然保持着初心,对自己的理想有着执著的追求,继续出海捕鱼,取得渔获,来证明自己的捕鱼能力。老渔夫的这种精神,正契合当下我们倡导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思想理念。

二、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是老渔夫在大海上,与波涛汹涌的大海、大马林鱼、鲨鱼群勇敢、顽强、惊心动魄的搏斗过程中,

面对困境所具有的精神力量的核心所在。年近六旬的老人,就是依靠这样一股坚不可摧、永不屈服的精神意志与力量,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事实上,他的渔猎成果虽然最后只剩下一副大大的鱼的躯壳,捕鱼行动失败了。但是,老人的生命价值已在战胜大海恶劣环境、追捕、制服大马林鱼、征服鲨鱼群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老人在精神上保持了做人最基本的尊严。最终,老渔夫以胜利者的姿态和风度,精疲力竭驾着残破不堪的小木船,拖着一副硕大的鱼骨架,英雄般的凯旋回归渔港。老人的捕鱼能力受到人们的认可,令曾经嘲笑过他的渔夫们刮目相看。这是老人战胜大自然的顽强生命力与精神力量写照,这是书中的一波高潮呈现,着墨最亮丽,使我深感震撼的精彩场景描述。我是一个钓鱼爱好者,从小就喜欢跟随父亲外出,到大自然中的江河湖海去钓鱼。感同身受过,在家乡水库中钓到大鱼(最大为几十斤重),与大鱼斗智斗勇的场景。《老人与海》中老人与5米多长,680多公斤重的大马林鱼激烈殊死搏斗的情景,那是一个怎么的激烈与精彩的画面?故事情节的描写,让我读得如痴如醉,击节叫绝!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精彩纷呈的钓鱼故事!!在我人生的旅途上,这些战胜困难的故事情节、老人心灵独白的话语,始终深深的激励着我,让我敢于去面对困境、劣势,奋勇前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去战胜一切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工作成果。

三、什么都不是,是我出海太远了。

书中最让我醍醐灌顶的一句话是:船驶进小港时,人们看见船旁硕大无朋的白色鱼脊骨。望着那副骨架,老人自问是什么打败了他,结论是:“什么都不是,是我出海太远了。”

《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作家海明威将富有生命的形象同朦胧的寓意融合在一起,将现实生活的诗情画意同深刻的哲理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体现着人类尊严和命运,在重压下仍持有的优雅风度和硬汉形象。面对硕大的鱼骨架,总结失败的原因时,老人没有去向渔港的人们诉说大海环境是如何的恶劣,强调自己的捕鱼工具是如何的简陋不堪,表白自己在大海上付出的种种艰辛。只是淡淡的一句:“什么都不是,是我出海太远了。”一个老人所具有的风度、内心世界就被这样轻描淡写简笔画式的勾勒展示了出来,使老人的个人形象顿时高大起来,秒杀哪些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失败,不是去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去外界找理由,推卸责任的人。书中大海象征着世界与人生。大马林鱼象征着人想要达到的理想、目标。老人对大马林鱼的追捕象征着老人用坚强的意志去追求理想事物的实现。鲨鱼群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邪恶势力。非洲海岸傲视大海的雄狮,则是老人心目中,自己的外在威武、高大形象,内心强大心灵世界的寓意或化身。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有自我激励的能力。

作品中,狮子这一意象着墨并不多,仅有5处。但是,每次梦见狮子,都是老人给自己的一个激励。这个狮子就是推动老人前进,永不言弃的强大内心世界。故事最后,老人睡着了,他又梦见非洲的狮子。

(老人梦中非洲海岸傲视大海的雄狮)

人在旅程,有梦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