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魏蜀吳,你更願意哪個政權統一中國?

郭靖看黃蓉


我更願意由魏國來統一中國,首先,我是一個北方人,北方的魏國政權統一中國更易為北方人心理上所接受。其次,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具備統一國家的基礎和條件,因為南方的吳蜀兩國日漸衰弱,而北方的魏國則越來越強大,統一的歷史重任按照常理也只有魏國才能擔當起來。主要原因如下:

一,魏國的經濟達到了長足發展,國家進一步富強

東漢末年,連年戰爭造成"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大片的田地荒蕪。為了恢復和發展北方的經濟,曹操推行了屯田制,保護了社會生產力。據《晉書》記載,"郡國例置田官,數年之中,所在積粟,倉廩皆滿",呈現出一派繁榮富庶景象。魏國的田租戶調製乃繼承兩漢的賦稅制度而有所改革,從田租上看,魏國改為畝收四升的定額田租制。按定額田租向農民徵稅,就是增產也不能多收稅,故更能刺激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另一方面,大修水利,其工程規模和數量在三國中首屈一指。在關中一帶修建水庫,一舉改造三千多畝鹽鹼地,使國庫大為充實。設置大型官營手工業作坊,發展手工業生產。鄴城,洛陽等貿易城市,商業經濟發過,與海外有貿易往來,此外,造船業,陶瓷業,紡織業也十分發達。戶籍人口443萬,成為三國中人口和麵積最大的國家。

二,開創了一套完備的文官制度和選人用人機制

在官員的選拔任用上,從曹操開始,實行了"唯才是舉"的原則,曾經三次發佈命令,無論是誰,不論門第出身,都可以出來做官。為了招攬更多的人才,魏文帝曹丕建立了"九品中正制",其做法是:郡設小中正,州設大中正,小中正釆集輿論,按人才優劣定品第高下,上報大中正;大中正核實後上報司徒,司徒再加審核,然後交尚書選用。這種制度"論人才優劣非謂世族高卑",比起東漢末年外戚或宦官操縱仕途與封建道德標準的"舉孝廉″,無疑是前進了一大步。魏文帝在224年設立太學,設立了春秋穀梁博士,提高了官員隊伍的素質保證。

三,開疆拓土,疆域面積進一步擴大。

在軍事上,曹丕於221年,派遣軍隊在河西一帶大敗姜胡聯軍,魏國的勢力得以進入河西走廊,接著又遣使復通西域,恢復了中原王朝對西域的控制權。此外,魏國還多次擊敗鮮卑,鞏固了北部邊疆。曹丕在位期間,國庫充盈,版圖進一步擴大,魏國勢力進一步增強。在曹芳執政時期,對外軍事進攻,更是一路凱歌,前後兩次大敗高句麗,朝鮮半島的半數以上土地都併入了魏國。

綜上所述,我更願意由魏國來統一中國。





張小廣


鼎足三分魏蜀吳,不僅本人更願意更希望更喜歡其中的蜀漢統一中國,我也相信大多數國人亦“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將心比心”吧?《三國演義》《三國志》以及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電視劇,更加強化了人們的情感偏向、心理認同和審美取捨。在這樣一個純屬個人主觀意願與喜好的問題上,歷史的真實與否反而不重要了。

“桃園結義”,“三顧茅廬”,“隆中對”,趙雲義薄雲天救阿斗,赤壁之戰,七擒孟獲,出師表,六出祁山,空城計,木牛流馬,孔明燈……等等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膾炙人口的精神文化食糧,不論過去現在將來都將繼續“滋養”“陶冶”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劉備,別名漢昭烈帝,漢先主,劉玄德,劉皇叔。他是東漢未年幽洲涿郡涿縣人(今河北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室宗親後裔。因而無論是在正統與否還是情感上,蜀漢是東漢國祚的延續,更有利於百姓的認同。等同於白手起家的劉備品德高尚,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一方霸業。然而,劉備重情義的優點也成為他最致命的弱點,為報“手足”關羽遇害之“私仇”,不聽諸葛亮之勸諫,置“復興漢室,還於舊都”的國家最高目標於不顧,傾蜀國之兵力討伐東吳,最後兵敗夷陵,於公元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作為蜀國最重要支柱的宰相諸葛亮,雖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祟高精神,但不懂得分權授權,不僅大小政事“事必躬親”,軍事上又要通盤籌劃,前後六伐中原,多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糧草盡導致功虧一簣;諸葛亮因之積勞成疾,於234年病逝於今陝西寶雞岐山五丈原,享年54歲。這就使得原本就相對國小力薄的蜀漢更加喪失了開創“以小博大”“以弱勝強”中興漢室的可能。

與此同時,北方的中國,漢室劫難,群雄並起。曹操憑藉善於權謀機變之雄才,“殺開一條腥風血雨之路”,“挾天子以令諸侯”卻建立曹傢俬家之魏國,徹底撕下了忠義的歷史遮羞布!天道好輪迴,曹魏最終也自食了偽忠義的苦果——被同樣‘忠義’的司馬懿家族給篡奪了。偏安江東的孫吳政權,朝庭內部黨派鬥爭,上下又不能同心同德,終難成大器。在魏蜀吳三國關係上,東吳有點類似“小三”的存在。


東東79588


肯定蜀國啊。

夷陵之戰,黃權被東吳堵住退路,不願意投降東吳,不得已投降曹魏。

曹丕問:劉備會不會加害你的家人?

黃權肯定的說:不會。也有謠言說劉備已經殺了黃權家人,但黃權根本不信。

蜀漢有人想劉備建議:黃權投降,得嚴懲他的家人。

劉備自責的說:這是我的過錯,怎麼怨黃權呢?於是仍向以前一樣善待黃氏。

黃權的兒子(忘了名字了)隨諸葛瞻戰死於綿竹(不知是不是記錯了)。

劉備早年被呂布攆出徐州,不僅軍隊損失慘重,連妻女都丟了。糜竺不僅將妹妹嫁給劉備,變賣家產資助劉備,更是拖家帶口的追隨劉備。

糜氏是徐州大族,無論誰佔領徐州,都需要糜氏的支持。只能說明劉備的個人魅力,以及糜竺的魄力。

你要說糜竺學呂不韋,想玩個奇貨可居,那時候劉備就一個破落戶,毫無前途可談。

諸葛亮專權而不弄權,仍尊劉禪為皇帝。再看看曹魏、孫吳,無不是亂臣賊子頻出,獨獨“最弱”的蜀漢,蜀漢四相、姜維都不曾有過非分之想。

諸葛瞻更是戰死綿竹。以諸葛瞻的身份,只要投降,性命、富貴都少不了,但他偏偏選擇了死。

總不能說這是益州地勢造成的吧?

霍弋聽說劉禪沒了性命之憂的時候,才投降司馬昭。

蜀漢已經投降,姜維仍念念反攻復國,這是怎麼一種執念?

蜀漢被羅貫中“誇大”,因為他們確實有誇大的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