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機器人“爆單”背後是一片產業新藍海

來源:文匯報

服務機器人“爆單”背後是一片產業新藍海

送餐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爆單”背後是一片產業新藍海

移動“三合一”消毒機器人。(均上海颯智供圖)

早上7點半,醫院物流機器人“諾亞”已經等候在門診標本接收處,工勤阿姨把分撿好的標本按類別裝進它的“肚子”。“諾亞”隨即啟程,依次經過生化免疫室、PCR(聚合酶鏈式反應)實驗室、手工免疫室和微生物室。各科室工作人員聽到語音提醒便知“諾亞”來了,他們會刷卡“開肚”,依次取出各自需要處理的標本。運送完畢後,“諾亞”又會回到“發貨點”進行自我消毒,一個循環大約用時15到20分鐘。

無接觸、高效率、抗感染,機器人的優勢在疫情中凸顯出來。今年一季度,滬上不少機器人企業都出現了“爆單”。比如,“諾亞”機器人已在瑞金醫院、公衛中心、同仁醫院等上海十多家醫院“上崗”。由疫情催生出的機器人應用新場景不斷湧現,專家表示,這不僅將帶動一波機器人的市場熱銷,其中還蘊藏著一片關乎千家萬戶的產業新藍海。

服務機器人火爆

訂單量同比增加10倍

“第一次見面,兩小時暢談,十分鐘看產品,馬上籤合同,全款提貨。”這是上海颯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建政最近發在朋友圈中的一條信息,公司“三合一”消毒機器人的市場熱度可見一斑——原來半年銷量幾十臺,現在一個月的訂單就有上百臺。

從2月底全面復工至今,上海鈦米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已恢復到春節前的產能,訂單量同比增加了10倍。兩個月來,在全國200餘家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鈦米生產的數百臺消毒、隔離病房服務和醫療物資管理機器人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為應對激增的市場需求,這家成立僅5年的企業正謀劃擴大機器人生產基地。

最近,位於上海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簡稱21所)機器人團隊也陸續接待一批新客戶,他們來自醫院、教育機構、商務寫字樓等不同領域。21所工程師王衛軍說,從目前接單情況看,預計半年就能完成去年全年的訂單量。

按照應用場景分類,機器人可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因疫情而銷量大漲的物流機器人、消毒機器人都屬於服務機器人範疇。為何先火起來的是它們?

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鄭軍奇說,與技術驅動的工業機器人不同,服務機器人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驅動的——誰能給出固定的應用場景、獲得大規模的市場檢驗機會,誰就能獲得快速發展的機會。

應用場景越明確

機器人“新物種”登場越快

消毒機器人原本不是機器人家族的固有品種,而是被“消毒”這一戰“疫”應用場景催生出來的。“它的兩大核心技術——移動和消毒都已相當成熟,二者組合在一起,就成了消毒機器人,而決定技術模塊怎樣整合、如何集成的,就是應用場景。”鄭軍奇說。

新需求越多,需求場景越固定,就越有可能誕生機器人“新物種”。對於機器人企業來說,此次疫情就提供了這樣的契機。六年前,上海智蕙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從一款醫院物流配送機器人起步,不斷深耕醫院服務場景。如今,他們研發的“諾亞”機器人實現了自動上下電梯、開門、避障等功能,能夠滿足醫院90%場景的運輸需求。為抗擊疫情,醫院又對“諾亞”提出了新要求:能在穿越汙染區後徹底自我消毒。很快,公司就成功解鎖了這一功能,“諾亞”也再次升級,並收穫了多家醫院的採購訂單。

在市場需求和應用場景的“倒逼”之下,構成機器人的各類技術模塊會自動整合,快速形成產品。上海颯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三合一”消毒機器人,就是由原先分別生產淨化設備、消毒機器人、消毒水的三家企業進行技術整合,針對客戶的具體需求而推出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而整合了這些技術的機器人,距離走進千家萬戶的家庭服務機器人,或許只差一身裝扮。

應用場景最豐富

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潛力大

來自全球機器人產業聯盟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但在每萬名工人所擁有的機器人數量上,我國與世界平均水平(55臺)仍有較大差距。

不少業內專家認為,三類機器人中,服務機器人是最有可能走進千家萬戶的那一個。“中國機器人的爆發機會在服務機器人市場。”鄭軍奇之所以這樣判斷,一是因為我國在這個領域起步並不晚,和國外差距較小;二是因為服務機器人的需求由市場催生,而中國是機器人應用場景最豐富的國家。

“那些原本猶豫要不要用機器人的企業也開始‘入場’了。”21所所長施進浩也明顯感受到了機器人市場的“爆發”。最近,除了忙著“接單”,21所還在為即將推出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做技術儲備;申通地鐵正委託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研發清潔機器人,該款機器人需掌握車內外消毒、清洗等多種技能;而未來,醫院的物流配送、清潔也有望被機器人“承包”。(記者 沈湫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