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縱容他!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縱容他!

【1】

前兩天,一個網上視頻讓網友們心痛不已。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縱容他!

視頻中一對母子正在一輛三輪車上拉扯。孩子緊緊地用力揪著媽媽的頭髮,一臉的氣急敗壞,嘴裡還在嘟嘟囔囔,似乎在咒罵著自己的媽媽。

後來,周圍的人實在看不下去,一起合力把兩人分開。就在眾人掰開男孩的手,男孩仍在緊緊拽著媽媽的頭髮不肯鬆手。

直到男孩被人抱下三輪車,才聽清楚原來男孩一直在對自己的母親叫囂:打死你。

這麼惡毒的語言,像極了窮兇極惡的殺人犯,而且他要殺的是自己的母親。

無獨有偶,在上海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

2019年七月,南京市公安局接到報警電話稱,三十多歲的兒子要拿刀砍自己的父親。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縱容他!

父親王先生稱,兒子從英國留學回來之後,一直不找工作,在家啃老,一氣之下把買給兒子的車賣掉,想以此教訓一下兒子。

兒子知道後,二話不說砸了王先生的車。

王先生暴怒之下砸了兒子的家。兒子不肯罷休,要砸了父親的家,還揚言要“砍死父親”。

這麼瘋狂的舉動,誰想到會發生在親生父子之間。

所有的父母都懂得愛孩子,但不是所有父母都懂得愛孩子的正確方式。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愛撫,這不是遷就調皮的孩子,不是不加思考地滿足閒得發慌的孩子的稀奇古怪的要求。

縱容、姑息孩子的頑皮淘氣和刁鑽古怪的要求會把孩子引入歧途,使孩子的心變得粗魯、冷酷無情。

生活中,不少父母以愛的名義,不僅對孩子的不良習慣很少進行批評教育,甚至一味縱容包庇。

每個孩子都有任性的時候,因為年齡小,他們分不清是非對錯。所以為人父母者,心中一定要有一杆秤,什麼事情可以允許做,什麼事情不可以縱容。

過分縱容孩子,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2】

前段時間,郭晶晶和霍啟剛又火了,。

不久前,霍啟剛在微博曬出一組照片,是他和郭晶晶帶著兒子霍中曦到田間插秧的情景。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縱容他!

照片中他們一家三口,頭帶遮陽帽,卷著褲腿,頂著烈日,在稻田裡插秧。

滿腿的淤泥,再配上一家人的笑臉,誰能想到照片中的夫妻倆,一個是身家百億的豪門貴公子,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跳水皇后。

一番勞作之後,一頓簡單的粗茶淡飯也能讓他們心滿意足,幸福滿滿。

有網友說,正能量爆棚,真正的言傳身教,相信孩子一定收穫滿滿。

還有網友表示,沒想到真正的豪門生活竟如此不同,他們豪的不是生活,而是教育。

應採兒在娛樂圈中以“虎媽”著稱。應採兒雖然是大大咧咧的個性,

但是對兒子卻是事事親力親為,煞費苦心,在教育上,也有一套自己的方式方法。

對於兒子的教育,應採兒說:“我是一個嚴厲的媽媽,所會定下一些規矩。

比如,兒子哭的時候,我會等他停了才抱他。”

為了兒子眼睛的健康,應採兒拒絕讓他玩手機和平板電腦,為了做好榜樣,應採兒還和陳小春一起戒掉吃飯時玩手機的壞習慣。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縱容他!

應採兒曾在微博曬出多張兒子讀書拼圖,感慨說:“現階段不給他玩iPad還是有點用的,做個讀書人,陳家靠你了。”照片中Jasper看書的畫面,認真可愛。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了。

是啊,生活上不一味地溺愛孩子,不讓孩子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在安全的範圍內讓孩子儘量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做了錯事,也不以“孩子還小”作藉口來縱容包庇孩子。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3】

上週末,同事張姐帶著她的小兒子君君來家裡做客。

一進門,君君就看上了我兒子手上的變形金剛,然後二話不說就上手搶。

看到這一幕,站在旁邊的張姐若無其事地對我兒子說,弟弟比你小,你讓弟弟玩會行不?兒子委屈地看著我,似乎在向我求救。

我尷尬地笑了笑,為了面子,最後還是示意兒子把玩具讓給君君。

吃飯的時候,張姐直接把飯桌上的一盤雞翅端到了小兒子的面前,笑呵呵地說,我兒子最喜歡吃雞翅了,放這裡你們不介意吧。

我沒好意思說什麼,嘴上客氣道,沒事沒事,大家一起吃。說著,我正準備往我媽和我兒子的碗裡各夾一塊的時候,這個小兒子突然猛的往盤裡吐了口口水,還滿臉得意的說到,這些雞翅有我的口水了,都是我的了,你們誰也不許動!

當時我都呆住了,尷尬地收回了舉在半空中的筷子。其實雞翅是做足分量的,即使每人分幾個,剩下的也還有不少。

張姐倒是很淡定,笑著對我們說,這孩子在家從來都是這樣的,被寵壞了,孩子嘛,不懂事,你們別跟他一般見識啊。

臨走前,我委婉地向張姐說出君君的問題,希望張姐重視君君的教育問題,不要縱容溺愛孩子。張姐卻不以為意,連連擺手說到,他還是個孩子,以後長大就好了。

我是深深地為孩子的未來擔憂,父母現在不以為然和疏於管教,就等於為孩子的未來埋下一顆定時炸彈呀!

盧梭曾說,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能使你的孩子成為一個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因為世界不會對他百依百順。你捨不得教育孩子,社會遲早會幫你教育。錯誤的愛,就像父母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還把孩子向前奔跑的道路給堵死。

【4】

我們中國人常說“天下無不是之父母”,但是如果養而不教,教而不嚴,誰又敢說父母真的沒有絲毫不是?

薩提亞心理學上有一句名言:孩子沒有錯,如果錯了,一定是父母的錯。與其將來痛心疾首,不如現在開始管教。

①先做好自己,再來影響孩子。

李玫瑾教授曾說,所有孩子的問題,都是家庭教育的問題。

身教勝於言傳,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孩子。

陶虹在談到自己的對女兒徐小寶的養育時說:“我自己在育兒方面探索了十年,看遍了所有的育兒書籍,就是為了學習,怎麼樣做父母。”

父母自主探索學習,接受教育,才能做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

②儘早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維亞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

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父母終究不能護孩子一輩子周全,孩子終將與父母道別,獨自踏上人生之路。

儘可能放手讓孩子做能力範圍內的事情,你就會發現懂得放手,是最好父母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