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间儿歌赏析少③——顺采茶


科普成果|浙江民间儿歌赏析少③——顺采茶


每逢元宵,浙江民间便会自发地组织各种绚丽多彩的迎灯、游灯、灯会,以此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享誉“江南第一灯市”的海宁硖石灯会。硖石灯会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誉明清。宋高宗钦点硖石灯彩为精品,留下了“东华门外凤楼前,博得虚名非一年”的美谈;乾隆帝六下江南,为硖石灯会流连海宁。

在浙江民间年节灯会中,灯的品种繁多,争奇斗妍。玩灯、赏灯、耍灯时往往有音乐相伴。有的是载歌载舞,有的只有器乐伴奏而不歌,茶灯、花灯、马灯一类大都是有歌相伴的。灯调,也就应运而生。浙江的灯调没有地区范围内统一的曲调,而大都是各地有自己的地方土调。加之浙江风景秀丽、温暖湿润,怡人的气候环境使浙江盛产茶叶,广大民众在采茶及劳作之余,喜欢演唱采茶歌来抒发情感、解闷逗趣,后来,民众将这种旋律优美、感情淳朴的采茶歌同灯调、民间舞蹈相结合,就形成了茶灯调,音乐以茶歌,小调为主。在茶灯调基础上配合情节及表演,一般是模拟采茶劳动中的动作,表演内容多为种茶、制茶的劳动过程,集灯、歌、舞、戏于一体,就有了茶灯戏。据专家考证,茶灯戏是宋代延传下来的一种茶文化的表演形式,剧目多数是反映民众生活,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喜剧或闹剧,其中很少正剧和悲剧。

杭州建德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的上游,东面与浦江县相接,南面是兰溪市和龙游县,西北与淳安县相邻。《顺采茶》就是一首流行范围比较广的杭州建德民间茶灯调。采茶灯调中演唱的采茶歌一种为“顺采茶”,即从正月唱到十二月;另一种为“倒采茶”,即从十二月唱到正月。茶灯调是“茶”和“曲”的艺术结合,是中国“茶文化”的艺术化体现。因其贴近农村生活、拉近邻里间的距离而深受百姓喜爱,得以流传至今,具有很高的文化传承价值。

科普成果|浙江民间儿歌赏析少③——顺采茶

《顺采茶》是一首采用3/4拍、五声羽调式创作的四乐句一段体结构的茶灯调,四个乐句为a b a b结构,采用了××× ×·× ×∣的固定节奏型贯穿整曲。旋律优美抒情,整体起伏不大,速度适中且歌唱韵律节律感明显,尤其是以三拍为单位的小停顿,使得歌曲的语句感及叙述性浓厚,加之歌曲旋律中倚音、波音的使用,增加了整个歌曲活泼、灵动、俏皮的情绪与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充分体现出浙江地区的曲调风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歌词共分十二个月十二个段落,这是节选了其中三月的一个段落,“茶爆芽”、“转回家”等方言词汇的运用极具口语化特点,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