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国人的很多常识性认知错误感到深深的忧虑

【原创】

经济高速发展了几十年,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很多的新问题出现,因而产生了很多大V来引导大家的思维,统一大家的认知。然而我发现有很多引导都是错误的!今天因为篇幅有限,我只能拿一个点来说,就是关于营养的问题。

1 物质方面的营养

以前有一句谚语:若要小儿安,需带三分饥和寒。他的道理就是在饥饿中成长的小孩,意志力更强,一直穿的不太暖和的小孩,免疫力更强。延伸出来的意义就是在以前各种保障缺乏的情况下,意志力更强和免疫力更强的儿童,生存率更高,也就是小儿安。

那么现在各种物质丰富了,各种保障相对完善了,我们该怎么对待我们的孩子?

日本小孩在冬天穿短裙短裤,尽管室内很暖和,但总有不在室内的时候吧,那么他们是不是有意在制造一种相对短暂的寒冷环境,让孩子们熟悉这个感受,以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免疫力?若以日本的物质条件,若不是为民族素质远图,他们完全可以不让孩子有这个感受。

我对国人的很多常识性认知错误感到深深的忧虑

至于吃的,有一句话很流行,就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对于山区极度贫困地区,这个提法是有意义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城市居民而言,家长们的理解就是完完全全给予了孩子富营养化,以致我国儿童肥胖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对国人的很多常识性认知错误感到深深的忧虑

科普一下,人从出生到中年属于正氮平衡时期,也就是体内蛋白质不断增加的过程,若在食物中提供足量的蛋白质,多余的就会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如果提供不足量的营养成分,他的消化吸收能力就会变得更强大,把能吸收到的营养尽量多地转变为蛋白质。以前遇到了饥荒年,老百姓就吃野菜和某些树皮树叶草根也可以挺过去,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可以挺过去,除了求生欲望和意志力以外,消化吸收能力变得更强大也是重要原因。

人从中年以后慢慢进入负氮平衡时期,就是蛋白质逐渐流失的过程,所以老年人更多的补充蛋白质是应该的,当然今天是谈孩子的问题,这个是题外话。

俗话说: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吃惯了好东西的人,你再叫他吃简朴的东西,那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他宁可不吃也不会吃他认为不精致的东西。所以对于孩子,真的不能像某些公知教你们的那样去喂养。

2 精神层面的营养

世界并不太平,在西方国家的认知体系中,国家之间的竞争符合丛林法则,称王的国可以奴役和盘剥全世界,任何对其王权产生威胁国家的必将受到全力打击,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处境。

而在我的认知中,中国如果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国,必不会像美国这样提出中国优先的概念,更大的概率是我们会帮助弱小国家,适度打击地方称霸势力,维持世界平衡和谐,这是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决定的,然而西方国家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们。

正因为如此,我成为了坚决的反美派。我相信中国将来有一天一定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从而使世界文明前进一大步。而在成为第一大国之前,我们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路要走!我认为国人对于走这段异常艰难的路还完全没有做好准备,因为在未来与美国的斗争中,我们还远远没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所以我要提一下下面的几个事件,我们一起设身处地去思考,我们能不能扛下来:

志愿军有战斗力,除了保家卫国的信念深入骨髓以外,7天的炒面就是热量来源,谈什么肉类和蔬菜,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是否还能保持旺盛的斗志?

如果你处于莫斯科保卫战的城内,四周被德军团团包围,吃不饱,还能有战斗力面对希特勒的疯狂进攻吗?

江南游击队被包围几个月,盐都没有,吃的就是草根树皮,这时候你是当叛徒还是继续挺下去?

红军飞夺泸定桥,1天跑了多少路?他们吃了些什么?如果是你,你能坚持吗?如果是娇生惯养的孩子,跑得下吗?

我对国人的很多常识性认知错误感到深深的忧虑

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一定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而斗争更需要的是人的韧性,所以毛主席写《论持久战》,他认识到那个时候的国人很有韧性,能吃苦,如果不能吃苦的话一切都是白搭。当汉奸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不能吃苦的,这么描述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孩子的韧性的培养,就是要给他苦吃;给他苦吃,为的是将来他能更好的活着。

还有一点,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营养,现在孩子中自杀的不少,就是吃苦太少了,物质上富营养化,精神上贫瘠化,娇生惯养的结果。不是因为生活不好,没有活路,而是精神层面太缺失。人有韧性就不会去自杀,就能吃得下苦。现在大家的认知主要都集中在物质层面,物质上面给的营养越多,精神上面给的营养就越少,这就是一个跷跷板。

我们看到现在很多成名的人,小时候都是在大山深处吃苦出来的,他们特别有韧性,而很多在城市里面成长的一些人,在韧性方面就比不上农村的,所以很多老板招人,他宁可招农村的出身的人,因为这些人能吃苦,这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炫富的人,都是一些精神残疾。

3 结语

认真地写这篇文章,原因是昨天发了一个微头条,被骂得体无完肤。昨天的微头条,我是看了张文宏教授让孩子早餐吃充足的牛奶鸡蛋三明治,不许吃粥,一时冲动,于是写了一篇微头条骂了他,用词也很粗鲁(粗鲁的用词是不应该的),结果被网友围攻。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阐述一下我为什么会骂张文宏,我认为骂我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常识性认知错误,当然这都是被以前很多营养专家忽悠的,比如说油条是垃圾食品,因为会致癌,事实是,致癌也是需要量的积累的,腊肉也是,腌菜也是,豆腐乳也是,这些美味偶尔吃点不会导致癌症的。如果这些都不吃,那中华美食还有这么丰富吗?

当然我也知道,尽管我写了这么多,还是有可能被骂得狗血淋头,但是对不起,我不能隐匿我的观点。


此文为蔡明晋原创,欢迎关注,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