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康有為,1858年生,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

1888年10月,鑑於民族危機,第一次上書清帝,提出了改良主張。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1890年至1893年間,在廣州聚徒講學,培養維新力量。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時,他在北京聯合參加會試的舉人1300多人上書清帝。

要求拒籤和約,遷都抗戰,變法圖強。

1898年,與梁啟超、譚嗣同等首倡維新,向光緒帝提出改革建議。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推行新政,不幸失敗,遭清廷通緝,遂流亡海外16年,後組織保皇派,於1913年回國。

1913年12月,康有為結束了海外流亡生涯,迴歸廣東南海,安葬了母親和胞弟康廣仁的遺骸。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翌年6月,乘長江輪,徐徐駛向上海。

面對奔騰的激流,康有為回顧自己當年的歲月。

深感老之將至,不禁泛起回天乏術,息影林泉的念頭。

這位維新領袖人物的最後15年,就在構築別墅、盡情納妾、遊山玩水的寓公生活中度過。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康有為一到上海,就看中了大實業家盛宣懷在新閘路16號的辛家花園。

以每月120元的代價租賃下來。

辛家花園佔地10畝,圍以紅牆,曲徑通幽,有移步換景之妙。


院內林木森然,奇花如海,一派田園風光。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康有為將園內兩座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宮殿式二層樓房,命名為“遊存樓”和“補讀樓”。

在園內搭起涼棚,種植瓜果葡萄,養了大龜、海豹、澳洲袋鼠等動物。

於是,康有為率家眷和門客,過起了悠閒的“歸隱”生活。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畢竟康有為久租盛家住宅不甚方便。

1921年,他在愚園路購地10畝,仿辛家花園建造了一座豪華的園林式住宅“遊存廬”。

門牌為192和194號(今愚園新村)。

“遊存廬”臨街築有兩幢西式樓房。院中為一座五開間中西合璧的二層樓房,名“延香堂”。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左邊是一個寬敞的大客廳,可以舉行相當規模的舞會。

這些是康有為及其家屬居住活動的地方。

康有為在院內挖了大池塘,內可划船,又築橋建亭,遍種花樹1200餘株。

院中除了原來的動物外,又增添了兩隻孔雀、一隻麋鹿、一隻金絲猴、一頭野驢和500尾金魚。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在這湖光山色的“世外桃源”,康有為四季如一。

駕扁舟一葉於鹿鳴猿啼之中,盪漾池塘,詠誦華章。

1920年,康有為在杭州西子湖畔的丁家山建築了佔地30畝的“一天園”。

丁家山突出湖面,好像一隻蒼鷹振翅欲飛,山不甚高,卻能鳥瞰全湖。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康有為每至春秋花季,便去“一天園”小住,今尚留下《一天園記》、《一天園詩十章》等佳作。

1921年,康有為在上海楊樹浦,臨吳淞江處修建了“瑩園”。


該園完全按江南農村格局構思,簡單中顯現水鄉農人躬耕田野,安居樂業的意境。

他經常坐著馬車,悠然地去那兒小住,以體驗農村生活。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1923年,康有為遊青島,青島市長趙琪招待他住入福山路6號的“提督樓”(今福山支路5號)。

當康有為得知此樓乃1898年德國在青島設治時造的提督署。

一次大戰結束後,我國收回膠州灣,該樓成為官產時。

他猛地想起了德國、日本侵佔這片美麗領土的恥辱,遂將其租下。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次年乾脆買下院落,取名“天遊園”。

自此,康有為每年率太太、子女來青島避暑,直至在“天遊園”逝世。

康有為晚年身體尚佳,足跡遍佈大江南北黃河兩岸,遊覽了幾十座名山。

其間最能反映他政治上失意心態的乃是匡廬、終南山之旅。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1918年,康有為放舟九江,登上了雲霧繚繞的廬山。

他手拄龍頭杖,蹣跚於牯嶺街、錦繡谷、仙人洞、龍首崖、五老峰。

一日,康有為興致盎然地去含鄱口看日出。

當朝陽噴薄欲出之時,紫霞盪漾,滿山金光,鄱陽湖上平靜如鏡,漁帆點點。

突然,峽谷間雲海浩瀚,九奇峰如大海上的浮島,徐徐向他飄來。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康有為觸景生情,感嘆世事變幻,回憶起他青年時代來廬山。

激揚文字,意氣風發,力圖挽狂瀾於既倒的沸騰歲月,不禁熱淚滾滾。

數日後,康有為又來到海會寺,踏訪當年青春的腳步,詢問故人的下落。

康有為正滿懷傷感環視殿堂,方丈慕西和尚,捧著一隻百果樹盒,緩緩而入。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他揭蓋讓康有為看當年的方丈至善和尚之徒普超,劃破手指。

歷時15年,用鮮血書成的一部共80卷的《華嚴經》,暗示人應該看破紅塵,獻身佛教。


康有為悵然若失地賦詩一首,表現出了一個時代落伍者的心態。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1923年4月,康有為從上海抵洛陽,參加了北洋軍閥吳佩孚的50壽辰後,遊興勃發,遍訪中原古蹟。

10月再赴洛陽,不日在一批地方官員的陪同下,向西安郊外的終南山進發。

終南山包括翠華山、南五臺、圭峰山、馬麗山等峭壁秀麗的山峰,如一幅絢爛的畫卷。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是日上午,秋陽朗照,紅楓盡染蒼山,康有為一行乘車至終南山麓,隨後坐滑竿上山。

66歲高齡的康有為在嚮導鄭子屏的挽扶下,引經據典,吟詩作賦。

次日晨,他們循山路緩緩前進,至五佛殿休息。

康有為見殿前有兩株古槐,直聳雲霄,馬上問道:

“此槐偉岸挺拔,乃平生罕見,是何時所植?”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鄭子屏急忙回答:“這是漢槐,據鄉人所傳,天下每遇事變,此槐便連發嘯鳴,奇靈異常。”

康有為感到奇怪,忽見一股清泉從山峰飛流直下,經殿前時泉擊山石,宛若珠玉。

他若有所思,口唸七絕一首:竹林寺上古槐樹,樹身兩抱上參天。飛燕玉環舊摩撫,美人黃土幾千年。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他由趙飛燕、楊貴妃等絕代佳人,聯想到人的生命竟不如參天大樹,不禁發出一番宿命的感慨。

接著,他們登上了名揚中外的南五臺。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康有為佇立山巔,南望終南群峰,如翠屏環列,芙蓉插雲。

鳥瞰蒼松蔭鬱的廟宇,頓生滄桑之感,一陣山風吹來,但聞松濤澎湃。

他自言自語道:“哪怕風雲激盪,尤應排除雜念為上”。

康有為為何七十大壽死於飯桌?他的晚年生活如此讓人不屑

在這險峻的高山上,以老子“清靜、無為”自詡,在心裡逃避著現世的矛盾。

1927年3月8日,康有為在上海做畢70大壽,於21日抵青島。

30日晚,一位廣東同鄉請他吃飯,未終席而腹痛,翌日身死異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