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县首批8个扶贫项目经营主体申请了商标,扶贫产品“名利双收”

兴业县首批8个扶贫项目经营主体申请了商标,扶贫产品“名利双收”

市场监管部门深入企业指导商标注册申请工作

引导扶贫项目产品注册商标,既提升了产品形象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多家企业从中受益……这是时下兴业县积极扶持扶贫产业项目走品牌化道路、做大做强企业的一项举措,如今,商标注册正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老字号”注册商标

产品“名利双收”

4月15日,在广西兴业蒲塘寮峰食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忙着往货车上装货,车上堆满了一箱箱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米粉。当日,将有3000箱蒲塘米粉运往广西柳州。

“‘寮峰’商标一打出去,效益就显现了,广东、广西的市场都来下订单了。”说起产品注册商标后市场反应,公司总经理李宗盛高兴地说。

据了解,兴业蒲塘寮峰食品有限公司作为扶贫企业,每年能为贫困户分红近187万元。

“蒲塘米粉是老字号了,其制作工艺可追溯至清朝中期,至今已有300年历史。”李宗盛介绍,蒲塘米粉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选用优质的大米研制,加上蒲塘特有的山泉水浸泡,经过石磨细磨、压榨、去胶等多道工序制成。自然阳光晒干透,无任何添加剂,米粉脆、嫩,口感自然。玉林市面上有很多蒲塘寮峰的米粉,甚至最近很火爆的网红袋装螺蛳粉也有部分使用的是蒲塘寮峰的米粉,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没有注册商标,寮峰米粉与其他厂的米粉混着卖,既影响了寮峰米粉的口碑,导致卖不出好价钱,销量也受到了影响。

2018年3月,兴业县市场监管部门引导寮峰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树立“商标先行”的品牌意识,于是“寮峰”商标成为了公司的品牌。与此同时,兴业县扶贫部门也引导企业通过广西淘农村线上销售,形成线上线下互动销售的模式。

有了商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市场拓宽了,每箱寮峰米粉价格达到了35元。去年,寮峰公司产值达200万元,为贫困户提供了60多个岗位,销量也比以前翻了一番。

兴业8个扶贫项目

经营主体申请了商标

据了解,在兴业县,还有不少像寮峰这样的产品,如“葵山夏果”坚果、“福禄园”水果蔬菜、“玉绿”有机肥、“连娇山茶”等,企业通过政府扶贫政策扶持、提供市场信息和产品营销策略,推动扶贫产业实现品牌化、高端化发展。

“一旦有了品牌,不仅证明产品具有一定的品质和安全性,还提升了利润空间,让扶贫项目发挥最大效益。”兴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吕斌表示,目前,兴业县首批8个扶贫项目经营主体已经申请了商标。

(记者 温驷昌 通讯员 蒋洁)

原标题:兴业县向品牌要效益,首批8个扶贫项目经营主体申请了商标 有了商标 扶贫产品“名利双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