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過一篇文章名為人到中年的財務危機,他是一個窮學生,但是畢業後順風順水進入了一家公司,每月扣除稅後能2萬拿到手,自此以為走上了人生巔峰,所以在朋友的慫恿下,在深圳某高檔小區按揭了一套房,可是沒想到公司面臨裁員,他不幸成為了其中的犧牲品,後來去求職屢屢受挫。這就跟電視劇《都挺好》大哥蘇明哲的遭遇一模一樣,可是不幸的是他沒有一個能幹的妹妹,所以沒辦法,他虧本也把那個房子賣掉了。
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沒傘的孩子,都得在風雨中奔跑,不然就會在風雨中淋成落湯雞甚至更慘。那一無所有的我們,該如何在這場角逐中好好的活下去呢?畢竟我們年齡都不小了,承擔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責任,還有就是一些房貸,甚至車貸。所以我們的壓力可想而知有多大,我們怎樣才能化壓力為動力。
首先第一點就是我們要多賺點錢,曾經我爸爸教我們會花錢的人才會賺錢。那時我信以為真,每個月拿到手就把它花的精光,盲目的透支自己的存款,所以一年下來,無用的東西多了不少,存款一分都沒有。所以我明白了,會花錢的人才會賺錢這個理論是錯誤的,我們不僅要學會多賺錢,還要多攢錢。因為有了錢,我們才能更有底氣的活下去,面臨一切經濟危機。
不要給自己加大風險槓桿,能承受多大的風險就花多少錢。就像文中的中年人一樣,在自己經歷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別去買昂貴的房子,從而讓自己背上負債的揹包,壓得喘不過氣。不過房子是可以買的,但是要預算自己能承擔自己的風險,就好比炒股一樣,明明自己只能拿一萬來投資,結果自己把房賣了,全部身家壓股市,一朝崩盤讓自己來住所都沒有,你又如何不絕望啊。
最後時刻保持危機意識。現在新型社會,沒有什麼一勞永逸,安安穩穩的工作。曾經我們豔羨的車站售票員,高速公路收費員,但隨著高鐵的快速發展,高速公路收費站的取消,他們也面臨著失業。很多人都找政府哭訴,她們把青春都奉獻給了自己的工作,沒想40歲左右還會面臨失業,他們已經和社會脫節了,怎麼能做好其他的工作呢。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在該學習的時候努力學習,充實自己的技能,讓自己無路可走時,還有一座獨木橋可過。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