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虽便宜,买了没地放

近期,石油价格跌跌不休,期货多次刷新历史价格底线,甚至出现了“活久见”的负数现象。现货方面,同样惨淡,美国WTI原油一度跌破15美元,成了名副其实的“自来水”价格。

石油虽便宜,买了没地放

按道理来说,这样价格,对于石油经销商来说是个囤货的好时机,但很多亚洲国家的油企却不敢再进口。

因为啥?没地方放。

全球最大的能源资讯网站OilPrice.com整理了亚洲国家现有的石油储存空间,发现印度、日本、新加坡和韩国都已经接近完全饱和状态。

能源公司Nyara和Reliance是印度两家最主要的石油经销商之一,它们最近面临非常严重的问题。Nyara的发言人表示在第二季度该公司很有可能面临着300-500万桶石油找不到储存仓库,Reliance的公告中写明存储罐的缺口大约为200万桶左右。

日本和新加坡大多数的石油经销商都在寻找海外存放点,但根据能源市场数据分析公司Kayrros得到的消息,亚洲地区已经腾不出可租借的石油仓库(中国储存情况未知,所以Kayrros并未将中国列入分析范围)。如果将多余的原油存放在亚洲之外,成本很高,运输和安全成本都很高,甚至高于目前石油本身价值。

石油虽便宜,买了没地放

韩国的情况稍微好些,这主要是因为韩国国家石油公司(KNOC)拥有高达1.4亿桶的超级石油储存基地,目前还剩下3000万桶的陆上储罐空间,加上其持股的Oilosb那剩余的820万桶储存空间,KNOC成为了韩国各大石油经销商名副其实的“地主”。当然,KNOC空置储存空间中,有大概50%是要预留出来作为国家燃料战略储备的,也即是说其剩下的大概还有不到2000万桶的储罐空间,以韩国过去两周新增800万桶多余原油的速度来看,这个空间也就能撑一个多月。

特殊时期,物以稀为贵,KNOC目前给出的储存空间出租政策很苛刻,只接受短租和联合租赁,而且是之前有合作的韩国客户优先。

有人问,为什么会没地放?是因为贪便宜,买太多了吗?

非也,实际上,这几个国家的石油经销商在近期都没怎么出手。

一般来说,石油经销商都会根据本国的石油需求历史数据和增长量去提前做准备,在自己国家石油生产不能够满足的情况下,跟国外的石油生产商签署固定供应合同,往往这类合同并非短期。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了石油消费量的急速下降,但合同的供给依然不变,于是多余的石油越积越多,便出现了一仓难求的现状。

石油虽便宜,买了没地放

鉴于目前困境,日本、新加坡和韩国不少的石油经销商都采取了海上储存的方式,通过租赁船舶,将这些石油放在附近的海域中,等到存货消耗完了再逐渐运回原有的路上仓储。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