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阵亡被俘7.7万,日军仅伤亡3千,蒋介石称为最耻辱一战

抗战中,国军的战绩就好像过山车,上上下下。1941年这场战役,被蒋介石骂为最耻辱一战。

国军阵亡被俘7.7万,日军仅伤亡3千,蒋介石称为最耻辱一战

1937年9月到11月,国军在北方进行了太原战役。这一战阎锡山晋军全部出动,卫立煌率领中央军第9、第14军及第85师、独立第5旅等部参战。日本占领太原后,阎锡山撤离太原到了临汾,中央军也撤到了山西南部。

1938年2月,日军集中约10万兵力,准备在晋南作战,消灭国军部队,一举占领山西。卫立煌、阎锡山及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协同作战,先阻击由北南下的日军,争取时间,让其他地方部队转入太行山脉、吕梁山脉、中条山脉和敌后。卫立煌率部守卫临汾北面的韩信岭,阻击作战多日后,向中条山转移。

日军没能从正面突破,又采取迂回战术,从侧面进攻。第二战区东路军正副指挥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和第十四军、第三军、第四十七军、第十七军、第四十四军等部利用山形地势,向着日本军队的后方空隙钻过去,并在晋东南扯敌人的后腿,破坏日军的围攻。

随后,卫立煌率部撤出包围圈,从日军后方进行骚扰作战,破坏了日军进攻。

国军阵亡被俘7.7万,日军仅伤亡3千,蒋介石称为最耻辱一战

1939年初,蒋介石制定新的抗战战略,指出:“国军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之游击队,加强敌后方之控制与袭扰,化敌后方为前方,迫敌局限于点线,阻止其全面统制与物资掠夺,粉碎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之企图,同时抽调部队轮流整训,准备总反攻。”

根据这一方针,民国军委会以蒋介石为委员长,何应钦为参谋总长,重新划分了战区。任命卫立煌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作战辖区为河南全部、安微西北部。战区下辖孙连仲第2集团军、庞炳勋第40军、孙桐萱第3集团军、李铁军第76军等部队。

第一战区驻地在洛阳,第一战区东部郑州、开封地区是黄泛区,日军无法占领,日军只能渡河南下。

中条山南面是黄河,地处山西河南交界处,山势狭长,东北端与河南王屋山相接。这座山是南下洛阳的门户,护卫着潼关和中原大地,同时拱卫着西安和大西北,瞰视着晋南和豫北,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国军阵亡被俘7.7万,日军仅伤亡3千,蒋介石称为最耻辱一战

1941年前,山西日军多次南下,在卫立煌指挥下,国军凭借山地运动作战,让日军每次无功而返。然后1940年后,国军情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蒋委员长以防赤化为名,将孙蔚如的第四集团军调到了河南。这支西北军作战勇猛,在这里防守时间最久,熟悉地形。

二、最多时中条山守军20万以上,孙蔚如第四集团军调离后,只剩下了曾万种的晋军第五集团军,刘茂恩的豫军第十四集团军,加上些滇军等部队。中条山的部队的组成繁杂、配合困难,兵力15万到18万,而且各自分散防御,粮弹储备状况也堪忧。

三、1941年3月,蒋介石撤换掉卫立煌,将他软禁在四川,任命何应钦接替。何应钦不会打仗,指挥系统混乱,甚至不清楚部队的具体布防位置。

四、大战前夕,何应钦出错误判断,情况上报蒋委员长,老蒋下令巩固黄河沿线,反倒抽调兵力到黄河南岸。

国军阵亡被俘7.7万,日军仅伤亡3千,蒋介石称为最耻辱一战

汲取以往作战教训,1941年后日军改变作战重点,重新制定了作战计划。这一次,日军从华中抽调两个师团配属华北方面军,又从关东军调集三个飞行战队参战。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指挥,总兵力超过10万人,还有伪军配合作战。

日军的情报系统提前准备,化妆成百姓对中条山进行侦查,摸清了实际地形。作战过程中,日军特务还混杂在逃难百姓里,随时报告情况。为了获得更好的进攻条件,日军在会战前进行了清障作战,三月份首先打击了十五军和二十七军,扫清了中条山的侧翼。

1941年5月7日,日军兵分多路同时进击,同时派出空降兵直接捣毁国军指挥部。日军采取穿插战术,突击到黄河沿岸,沿着黄河,占领了垣曲、济源、孟县、平陆县城及相关的关隘据点,封锁了黄河北岸各渡口,切断了国军退路。此后,日军对数路中国守军各阵地,反复扫荡。

国军阵亡被俘7.7万,日军仅伤亡3千,蒋介石称为最耻辱一战

在何应钦指挥下,国军单纯挖战壕,修筑防御工事进行死守。战役开始后不久,国军就被分割包围,没有补给,没有外援,一片混乱。

战役开始5天后,为了扭转局面,蒋介石放卫立煌回到洛阳前线,他下令各部突围,但为时已晚。国军各部分散突围,但是山区和黄河阻碍后撤困难,撤退中各自为战,损失严重。

经过二十天战斗,我军伤亡近半,约十万陆续突围。多名将领殉国:

唐淮源,第三军军长,1941年5月13日自杀殉国。

寸性奇,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1941年5月13日身中八弹,英勇牺牲。

王竣,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师长,1941年5月9日作战时牺牲。

梁希贤,第二十二师少将副师长,1941年5月9日投黄河殉国。

陈文杞,第二十四师少将副师长,1941年5月9日下午壮烈殉国。

国军阵亡被俘7.7万,日军仅伤亡3千,蒋介石称为最耻辱一战

战后统计,国军阵亡4.2万人,被俘3.5万人,而日军方面仅战死673人,受伤2292人。此战是继淞沪会战后敌我伤亡比例最大的一次战役,被蒋介石称为“抗战以来最大之耻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