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著名方剂笔记(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著名方剂笔记(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

书中有许多方剂临床中常用,选其中代表性方剂总结如下:

一.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白扁豆、陈皮、山药、炙甘草、莲子肉、砂仁、薏苡仁、桔梗组成,服用时以大枣煎汤送下。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二.逍遥散

【组成】柴胡 15克;当归 15克;白芍 15克;白术 15克;茯苓 15克;生姜 15克;薄荷 6克;炙甘草6克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三.二陈汤

【组成】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四.至宝丹

【组成】生乌犀屑(水牛角代) 朱砂研飞 雄黄研飞 生玳瑁屑研 琥珀研,各一两(各30g) 麝香研龙脑研,各一分(各3g) 金箔半人药,半为衣银箔研,各五十片(各50片)牛黄研,半两(15g) 安息香一两半(45g),为末,以无灰酒搅澄飞过,滤去沙土,约得净数一两(30g),慢火熬成膏

【功用】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主治】温病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不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红苔黄垢腻,脉滑数,以及中风、中暑、小儿惊厥属痰热内闭者。

五.甘露饮

组成

】熟地黄、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枇杷叶、黄芩、石斛、枳壳、甘草、茵陈。

功用】滋阴清热,行气利湿。

主治】心胃之热上冲,牙宣口气,牙龈肿烂,时出脓血;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湿热黄疸,阴虚盗汗,胃脘疼痛。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牙龈脓肿、口腔溃疡、慢性咽炎、麦粒肿等五官诸疾;又用于治疗糖尿病,咯血、吐血、衄血等内科病症。

六.妙香散

【组成】麝香,木香、山药、茯神、茯苓、黄芪、远志、人参、桔梗、甘草、辰砂

【功用】补益气血,安神镇心

【主治】心气不足之惊悸,失眠,盗汗,血汗,舌衄,黄疽,遗精,溺血,淋浊;妇女带下,产后谵狂,恶露不尽等。

七.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去芦) 甘草(炙) 茯苓(去皮) 白术各等分

【功用】益气补中,温养脾胃。

【主治】营卫气虚,脏腑怯弱,面色咣白,四肢无力,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现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属脾胃虚弱者。

八.四物汤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功用】补血和血,调经化瘀

【主治】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脐腹亏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腹痛血下;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跌打损伤,腹内积有瘀血。

九.苏合香丸

【组成】苏合香50g 安息香100g 冰片50g 水牛角浓缩粉200g 麝香75g 檀香100g 沉香100g 丁香100g 香附100g 木香100g 乳香(制)100g 荜茇100g 白术100g 诃子肉100g 朱砂100g

【功用】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主治】用于中风,中暑,痰厥昏迷,心胃气痛。

十.紫雪丹

【组成】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犀角、羚羊角、木香、沉香、元参、升麻、甘草、丁香、朴硝、硝石、麝香、朱砂

【功用】清热解毒,镇痉熄风,开窍定惊

【主治】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抽风痉厥、口渴唇焦,尿赤便闭,及小儿热盛惊厥。

十一.牛黄清心丸

【组成】牛黄、当归、川芎、甘草、山药、黄芩、炒苦杏仁、大豆黄卷、大枣、炒白术、茯苓、桔梗、防风、柴胡、阿胶、干姜、白芍、人参、六神曲(炒)、肉桂、麦冬、白蔹、蒲黄(炒)、麝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朱砂、雄黄。

【功用】清心化痰、镇惊祛风。

【主治】用于风痰阻窍所致的头晕目眩、痰涎壅盛、神智混乱、言语不清及惊风抽搐、癫痫。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