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囊妙計的原理與侷限性分析

錦囊妙計,讀音jǐn náng miào jì,錦囊是舊時封藏機密文件或詩稿的織錦口袋。舊小說裡描寫足智多謀的人把對付敵方的計策寫在紙條上,放在錦囊裡,以便當事人在緊急時拆閱。錦囊妙計比喻有準備的巧妙應對辦法。

錦囊妙計的典故

出處: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入吳,當領此三個錦囊,變中有三條妙計,依次而行。”

錦囊妙計的原理與侷限性分析

錦囊妙計

劉備得諸葛亮出山相助,如虎添翼,後佔據荊州,擴充兵馬,聲勢日盛。這使得東吳孫權深感不安。長坂坡一戰甘夫人香消玉損,劉備一直未再娶。當時周瑜和孫權用計,欲騙劉備來江東入贅,迎娶孫權之妹孫尚香為妻,實則是為了扣押軟禁劉備,用劉備來換取荊襄九郡。但是被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看破了周瑜和孫權的計謀。諸葛亮決定將計就計,勸劉備前往成親,不必擔心危險。接著安排趙雲保護劉備前往江東,並交給了趙雲三個錦囊。趙雲保護劉備到了吳都,發生的一切果然都在諸葛亮意料之中。趙雲按諸葛亮交待,每到緊急關頭,打開一隻錦囊,按計行事。三條妙計用後,劉備娶回了孫權的妹妹全身而退,安全返回荊州,還痛擊了周瑜派出的追兵。孫權方面損失慘重,“賠了夫人又折兵”。

錦囊妙計的原理

一、神秘色彩,天機不可洩露。道家術語認為世事皆由上天安排,事先不能洩漏,否則容易後患無窮。也指涉及機密的事,不到時候不能預先透露。錦囊妙計不允許立刻打開觀看,而是要在特定的時間或遇到特定的事件後才能打開觀看,而且只要打開這些錦囊妙計,大多數都能逢凶化吉,脫險制勝。

錦囊妙計的原理與侷限性分析

諸葛亮

二、權威性的心理暗示。錦囊是舊時封藏機密文件等的織錦口袋。華麗的包裝和貴重的感覺,使得其中的妙計自帶權威性的光環。一般錦囊妙計都由一些德高望重者或者智者提供,這又進一步強化了其權威性。

三、錦囊妙計是基於對事物發展的合理判斷與推測,做出有針對性的決策。錦囊妙計實質是古代的一種推測學。諸葛亮看破了周瑜和孫權的心機,才推測出周瑜和孫權當以何種計謀來對付劉備。因此他才做出了合理的判斷與推測,交由趙雲去執行。

錦囊妙計的原理與侷限性分析

緊急關頭打開錦囊

從軍事學角度上講,所謂錦囊妙計其實就是各種作戰預案。隨著參謀體系的越發健全,作戰預案的應用也就越來越多了。

錦囊妙計侷限性分析

一、迷信思想的附著,造成對妙計過分依賴或盲從。

受歷史侷限性影響,古時候的人大多是非常封建迷信的,對於這種錦囊妙計都是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把它奉為上天的幫助,這樣就容易過分誇大錦囊妙計的作用,甚至在不合時宜的情況下仍然依賴錦囊,最終做出錯誤的決策。

二、信息獲取能力的不足限制了“錦囊妙計”的有效性。

指揮作戰要儘可能及時、充分、精準地掌握前線信息,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古代戰場獲取情報的手段非常少,除了緩慢的信息逐級上報外,其餘全部依靠斥候(偵察兵)。偵察兵的速度十分有限,一旦戰場距離拉的比較開,偵察兵就無法第一時間送回情報。

公元538年東魏西魏河橋之戰,西魏丞相宇文泰率主力與東魏主力決戰,雙方戰陣沿邙山和黃河一線擺開,東西相距大概有一二十里。西魏諸陣之間斥候來往不便,信息報送出現了嚴重的延時。西魏軍左、中、右三軍無法掌握友軍的戰況,以至於當戰鬥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刻,左軍主將竟誤以為中軍已敗而撤退,由此引發西魏全軍總崩潰。主帥親自置身一線,尚且不能確保準確掌握情況,更不要說主帥遠離前線時了。

錦囊妙計的原理與侷限性分析

古代戰場

三、錦囊計只可能出現在戰略戰役層面,無法精確控制每一步作戰行動。

錦囊的作用取決於戰略戰役層面的正確預判。在古代條件下,這種預判都是粗略的、方向性的、戰役層面的,並不涉及具體作戰行動的安排。事物會時常變化,要注意觀察其變化,將事物的變化加以充分考慮,以應對千變萬化的事態發展。至於事無鉅細全部指揮的“錦囊計”其實已經超越了當時技術能力,是很難真正做到的。如果敵我雙方在戰役層面勝負之數已定,戰術層面再多的奇思妙想,也不足以變不利為有利。

南朝宋文帝劉義隆身為皇帝卻指揮打仗,動輒預製方略遙控指揮,命令諸將嚴格依計行事。有些命令甚至具體到每一處城池如何進攻。將帥們對文帝的“錦囊妙計”都頭痛不已,但又不敢不依令行事。宋軍與魏軍作戰屢屢失敗,文帝的瞎指揮難辭其咎。所以,明智的統帥或將軍,一般不對一線作戰做太多幹擾,而是制定大方向後,授權前線將領臨機指揮,“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正是這一經驗的體現。

錦囊妙計是古人對邏輯推理理論的運用實踐,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和對知識與智慧的推崇。他也有一定的歷史侷限性,迷信思想加持造成對妙計過分依賴或盲從,信息獲取能力的不足限制了錦囊的有效性,無法做到對所有細節的精確控制。那麼,你對錦囊妙計又有何見解呢,但講無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