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真的很拼!

有鉴于此,省总工会选取了即将在今年“五一”期间受到表彰的部分职工的事迹在这里进行展示,以激励全省广大职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进一步唱响“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主旋律,用一流的工作业绩,谱写更加辉煌的劳动者之歌。

这些人,真的很拼!


迢迢千里医者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刘学勇


这些人,真的很拼!

这些人,真的很拼!


刘学勇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主动请缨奔赴湖北抗疫一线。2月12日深夜,刘学勇带领第一批医疗队员抵达襄阳,连夜布置相关工作。刘学勇第一时间深入病区,立即制定流程再造方案,建立健全了整栋楼的医疗流程。在负责襄阳两家最大医院医疗对接和支援工作的基础上,他主动承担起枣阳市中医院的医疗对接和支援工作。还主动承担辽宁援襄医疗队三批次所有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培训及考核,累计培训318人,累计培训时长3000小时。

这些人,真的很拼!


不断探索的创新达人

——本钢板材冷轧厂首席工程师崔勇


这些人,真的很拼!

这些人,真的很拼!


崔勇多年来一直从事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负责本钢冷轧工艺技术、质量管理和汽车板研制及开发工作,为生产出合格的高档汽车板和家电板,在科学管理、技术创新的领域里不断探索,为本钢的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生产成本的降低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主持并参与成功开发新品种百余个,多次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优秀新产品奖。其中的“双相钢汽车板冷轧工艺自主研发及创新”项目,年创效益5000万元。

这些人,真的很拼!


高炉“守护神”

——凌钢集团第二炼铁厂高炉作业长戴田军


这些人,真的很拼!


这些人,真的很拼!

戴田军20年始终奋战在炼铁高炉一线,从高炉瓦斯工、高炉工长、高炉炉长,一步步成长为驾驭凌钢最大炼铁高炉的作业长。他每天早上6时40分前准时到岗并养成了习惯,以至于连续几天昼夜盯在现场也习以为常。在高炉的每个角落都有他的身影。他改进的操作制度,使高炉实现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生铁产量稳步攀升。他负责的高炉2019年完成生铁产量207.78万吨,超产8.78万吨,连续创造大高炉投产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这些人,真的很拼!


巧手焊钢“天衣无缝”

——辽河油田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部焊工韩冰


这些人,真的很拼!


这些人,真的很拼!

从最初的普通焊工到闻名行业的技术带头人,多年来,韩冰一直坚持奋战在管道施工一线,先后参建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川气东送、陕京二线、三线、四线和中俄原油管道二期等十多项国家重大油气管道项目施工,用一双巧手将数万吨钢铁焊接得“天衣无缝”。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参建中俄东线管道工程的焊工快速掌握了焊接技巧,迅速提高了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韩冰表示,他的中国梦是在焊接行业里当第一,期盼所在焊工班能成为技术顶级的队伍。

这些人,真的很拼!


迅速凝聚战“疫”合力

——省公安厅信息管理处处长韩大器


这些人,真的很拼!


这些人,真的很拼!


参加工作35年来,韩大器始终秉承忠诚、勤奋、务实、奉献的人生准则,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奋战在公安科技信息化战线上。他带领科技信息化总队高站位、勇担当,充分发挥大数据服务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联合作战的优势,为全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高效服务。韩大器带领总队警员积极创新工作手段,充分挖掘数据效能,积极提供实战新支撑。他开发了刑事案件立案等数据统计报表系统,为食药侦总队进行疫情防控的打处情况统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这些人,真的很拼!


19年生产一线创新不断

——大唐国际沈东热电公司技术副总监刘鹏


这些人,真的很拼!


这些人,真的很拼!

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刘鹏一直扎根在发电厂生产第一线。他全程参加了抚顺发电公司新建机组的试运和大型技术改造,与电科院专家一同解决且根治了多项发电领域技术难题。他的技术设计使沈东热电项目投产后,累计获得辅助服务市场收益1.2亿元,通过这种省间互济调峰交易机制,东北电网风电每年受益多发电超过100亿千瓦时,该模式已被国家能源局认可且在华北、西北、西南等区域推广。


这些人,真的很拼!


自主创新领跑前沿科技

——中车大连技术开发部电气一室主任魏宏


这些人,真的很拼!


这些人,真的很拼!

在负责我国首台套交流传动高原型内燃机车功率自动修正、冷却控制等核心难点攻关和试验任务中,魏宏不负组织重托,勇于担当,圆满完成项目工作。该产品有效改善了高原铁路运输紧张局面,填补了国内适应高原环境的高端机车产品空白,实现了替代进口青藏铁路机车装备,促进了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边防安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在攻克国内内燃机车微机网络核心关键技术过程中,魏宏和团队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全面自主化的跨越。

这些人,真的很拼!


依靠职工振兴企业

——阜新鲁花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伟


这些人,真的很拼!


这些人,真的很拼!

作为企业管理者,杨国伟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用爱心打造有凝聚力、战斗力的优秀团队。他到任后首先着力提高员工待遇,在为员工缴纳五险等基础福利的基础上,保证员工工资稳步提升,为员工提供生活、工龄、通信及探亲等系列补贴。他坚持全面质量管理,推进设备改造及工艺更新,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带领企业先后推出餐饮食用油、浓香大豆油等油品,更好地迎合了销售网络覆盖区域内的消费观念,增加了销量。

这些人,真的很拼!


月平均工作超800工时

——沈鼓集团定子车间镗铣工朱俊


这些人,真的很拼!


这些人,真的很拼!

朱俊带领的镗床团队,技能过硬,紧抓细节,有力降低了端盖质量事故,为公司产品质量快速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某重要产品攻坚中,他大胆提出创新设计理念,曾连续24小时没离开过设备,将工期缩短一半,同时节约了磨修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证了设计要求、产品质量和生产加工进度。朱俊常年在生产一线加班加点工作,月平均工作总量达到800工时以上,平均效能达到350%。


这些人,真的很拼!


7天研制出负压救护车

——华晨专用车公司研发技术中心主任左云宝


这些人,真的很拼!


这些人,真的很拼!


左云宝在今年华晨疫情防控工作中主要负责负压救护车研制工作,他带领研发技术团队每天工作超16小时。正常情况下,新负压设备开发需要1个月,可他只用了7天时间就完成了。为了不断提高单班产量,他带领研发技术团队不断优化产品工艺,在3天内使负压救护车产品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单班产量由原来的每天3台车提高到现在的每天9台车,最大限度地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他曾荣获2016年沈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来源:辽宁日报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