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借光:匡衡的励志前半生

【一】凿壁借光

西汉宣帝某年,匡衡出生在东海郡承县(今山东枣庄东南方向)。

匡衡的家境很贫寒,世代都是农民,父母并不能给他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但他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贫困并不能抵挡他求知的路。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西汉时期的书籍属于稀罕物,绝不是一名寒门子弟能够拥有的。当时的匡家连吃饭都成问题,他的父亲再疼他,也不会拿白花花的银子去买书。

凿壁借光:匡衡的励志前半生

西汉早期的书籍共有两类,其一是竹简或木牍穿制而成的书简,此类书籍十分沉重,而且体积庞大,很不方便阅读;其二是由丝绸编织的帛书,然而丝绸价格昂贵,很难推广,帛书几乎成了皇家贵族的专属品。直到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纸张的使用才逐步普及。

当时,县城里有一位很出名的富人,名叫文不识,据说家里拥有很多藏书。

匡衡听说了这件事,兴高采烈地找上门去。他连着求见了数次,文不识才决定见一见。等看到匡衡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不以为然地说:“你个小屁孩不在自己家里玩,跑到我家做什么?”

匡衡有模有样地拱了拱手,恭敬说:“拜见文公。我是个贫穷人家的孩子,听说您家里正在招收短工,还请您录用我。”

“做佣工?”文不识皱着眉头说:“你这个小不点,会干什么活?快回去吧,别让家里人担心。”

匡衡再次恳求道:“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田间劳作,这些粗活我都会做,还请您给我一个机会吧。”

文不识见他十分诚恳,就同意了。“好吧,你准备要多少报酬啊?”

匡衡说:“不敢要您的报酬。只求能看遍您所有的藏书。”

文不识惊讶地望着匡衡,他没有想到,这个小孩的真正来意竟然是借书。他被匡衡的聪慧天资和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答应了他的要求。

从此以后,匡衡就开始了他的借书生涯。

然而,他白天有着干不完的活,只能等到完工后,抱着借来的竹简一路小跑回家,抓紧时间看。可是,往往没等到他看尽兴,天色已经暗了。

匡衡的家里十分贫寒,买不起油灯,天一黑,他只能“望书兴叹”。

有一天晚上,匡衡像往常一样躺在床上,默默背诵着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他忽然看到墙壁上透出一道小指头宽的亮光。他立刻站了起来,循着光线走着,走近墙壁一看,原来墙壁坏了一个小洞,从中透出了邻居家的灯光!聪明的小匡衡立刻想到了办法:他找到一把小刀,一点一点地开凿着那个小洞,不一会儿就有拳头大了。这样,透过来的光越来越亮,他凑近过去,借着这些灯光,又能读书了。

【二】喜爱《诗经》的匡衡

不知不觉间,匡衡长成了一位长身玉立的少年。

此时,正如他幼时所言,已经将文不识家中的藏书全部读遍了,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天才。值得一提的是,他对《诗经》的研究,特别有成就,当时有人为他编了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的歌谣: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没有人会讲解《诗经》了,快去请匡衡来;匡衡讲解《诗经》,能够让听的人喜笑颜开。

有一天,县城里有人正在讲解《诗经》,匡衡也凑了过去,想要和他讨论其中的疑难问题。

那人盘膝坐在席子上,周围围了一大群人,仔细地聆听着。

凿壁借光:匡衡的励志前半生

讲的是《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他讲得有几分道理,匡衡听得连连点头。

一会儿,他就讲到了结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位士兵想念家里的小娘子了,他的心里十分悲伤,没人能够体会。这是一首十分美好的爱情诗。”

不对啊。匡衡立刻察觉到其中错误。他站了起来,高声说道:“您错了,这不是一首爱情诗。士兵感叹的是征战之苦,流露的是向往天下太平的心绪,这是一首非常严肃的爱国诗。”

“你是谁呀?”讲诗的人尊严受到了挑战,立刻不高兴起来,说:“快走,快走,什么都不懂,也敢瞎说。”

有人认出了匡衡,立刻说:“呀,他是匡衡!”

讲诗的人也听过匡衡的才名,知道他的厉害,感到羞愧难当。他爬了起来,由于太急促,连鞋子都穿错了。他顾不得这些,急急忙忙地跑了。周围的人哄堂大笑。匡衡追了上去,说:“先生快请留步,我们继续讨论刚才的问题啊。”那人头也不回,连说:“我讲不出来,我讲不出来。”

众人又请回了匡衡,请他继续讲《采薇》。

匡衡答应了,他叙述清楚,用词有趣,人群中不时传来“哈哈”的笑声。

如此,匡衡的名声一天比一天大。

【三】一直挂科的天才

不久,匡衡入了太学,并且拜经学大师后苍做老师。

匡衡的口才非常好,很快就跟同学们打成一片,尤其喜欢分享他对《诗经》的理解。他满腹经纶,当然想要学以致用,报效自己的国家。

于是,他参加了国家组织的考试。

匡衡以为自己参加考试必然能够高中头名。可惜的是,他虽有天才之名,满腹知识,却不能适应应试教育,连续考了八年,都没能考及格,一直挂科。直到第九年,在参加考试时,他的答题又没有严格按照当时的令条,有些离题了。幸运的是,这次考官综合考虑他的才学,最终确定给了他一个丙等的成绩。

凿壁借光:匡衡的励志前半生

汉代取士制度之一是为射策。由主试者在简策上写出试题,分甲乙科,应试者取策作答,主试者按成绩而定优劣。上者为甲,次者为乙。匡衡参加的便是射策科。正是因为连考九年,才让他的经义基础格外扎实,最终成为了著名的经学家。《史记》评曰:其经以不中科故明习。

此次的射策试借书之后,他被任命为“太常掌故”。不久,他又被选为“平原文学”,也就是平原郡的官学老师。无可奈何之下,匡衡只好万般不舍地离开了京城,离开他的老师和同学们,前往了平原郡。

在平原郡教学的时候,他没有因为心灰意冷就有所怠慢,反而兢兢业业,将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当地的学子。慢慢地,他的才名传播得更远了,备受当时的儒家学者推崇。于是,一些声名卓著的学者向宣帝上书进言:“尊敬的陛下,有一位叫做匡衡的年轻人,非常有学识,现在在平原郡做一名老师。但是,京城的末学后进们十分仰慕他的才学,想要向他学习。我们认为,像匡衡这样有学问的年轻人,实在不适宜在遥远的平原郡为官,恳请陛下将他调回京城。”

随后,匡衡被调回了京城。当时的太子太傅萧望之和少府梁丘贺听了这件事,立刻邀请匡衡做客。席间,两位大人询问了一些学识上的问题,匡衡对答如流,不仅用极美的语言讲解了几篇《诗经》,对经学大义的理解更是通透。萧望之非常欣赏匡衡的人才,立刻将他推荐给了宣帝。可惜的是,宣帝对于儒术十分不喜,不但没有重用匡衡,反而将他再次赶出了京城。

因为萧望之是皇太子的老师,在他的引荐下,匡衡认识了皇太子,两人一见如故。皇太子很喜欢他,认为他的学问非常正确,是未来的国之栋梁。正是这一次的引荐,为匡衡日后的政途打下了基础。

不久之后,宣帝驾崩了。

皇太子继位,是为元帝。元帝十分推崇儒术,很快便启用匡衡。自此,匡衡终于走上了他梦寐以求的政治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