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医院院长们最困难的时刻来了!既不能有院感事件,也不能眼里只有院感没有患者

最近,打开医院官方微信和网站,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被盗号了。


一夜之间,各地各家医院发布了几乎同样的内容:为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切实保障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将加强门诊和住院管理。


门诊方面:提倡分时段预约诊疗,全程佩戴口罩,保持距离,测量体温,一诊室一患者。


病房方面:24小时封闭式管理,全面禁止住院探视,不允许串访其他病房住院患者。一患一陪护,陪护人员随患者一同进入病房,接受封闭式管理。


眼下,医院院长们最困难的时刻来了!既不能有院感事件,也不能眼里只有院感没有患者


很多规定都似曾相识,其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医疗机构就采取应对举措。不过有些措施没有真正落地,因为执行起来难度太大,尤其是住院病区真正封闭式管理。


在哈尔滨,由于某医院病房封闭式管理,产妇坐月子吃泡面被指责不够人性。受到严格管控的住院患者和陪护家属在网上吐槽:现在住院就是“坐牢”。


眼下,医院院长们最困难的时刻来了!既不能有院感事件,也不能眼里只有院感没有患者


如今医院为何要认真执行?那是因为有前车之鉴、警钟长鸣。哈尔滨出事了,中央发话了。


由于发生院感事件,哈尔滨市卫健委主任被约谈记过,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党委委员、院长直接撤职,多名相关责任人受到惩处。此外,在青岛,两名副院长也因为院感被免职。中央要求,各地要重视医院交叉感染。


眼下,医院院长们最困难的时刻来了!既不能有院感事件,也不能眼里只有院感没有患者


整个新冠肺炎期间,院长们很忙,前一阶段支援湖北的同时,还要谨防“后院起火”,医疗服务不能停,院内感染不能有。


整体来看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中央指导组撤离湖北,北京今日宣布调整一级响应为二级响应。


然而在医疗机构内,院长们正如临大敌、严阵以待。


眼下,医院院长们最困难的时刻来了!既不能有院感事件,也不能眼里只有院感没有患者


三个考题都是难题


1、持续性经营压力。“医学界”发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疫情影响患者减少,50%医护只拿基本工资,医务人员收入锐减。医院诊疗量的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医院经营压力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眼下,医院院长们最困难的时刻来了!既不能有院感事件,也不能眼里只有院感没有患者


2、院感压力。保障医疗服务与严防死守院感是矛盾体,医院不能出现院感事件,诊疗服务还要常态化开展。


3、医患矛盾。严格门诊、住院管理之下,埋下医患矛盾的种子。核酸检测等费用,封闭式住院管理期间患者生活保障都是矛盾点。


三个考题都是难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下,院感是医院的灭顶之灾,也是院长的噩梦。在院感面前,学科建设、论文数量都显得无足轻重,发生院感一票否决。


防控院感最关键的就是落地执行,院感工作的主动权并非全部在医院手里,患者的配合、参与极其重要。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院内感染初步查明的三个因素中,第一个就是确诊患者(当时未确诊)的陪护经常在走廊休闲区扎堆聊天,此休闲区离护士站很近。


在防控院感工作中,医院要制定规定,对患者进行宣教,更要监督患者及陪护家属落实规定内容。监督患者执行,这是不小的工作量,也是不容易的工作。


一方面是院感“零容忍”这条红线不能触碰,另一方面是患者及家属在强管制下可能出现的厌烦情绪甚至是过激行为。封闭式管理下的住院部,如何将硬性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如何真正获得患者的支持配合,考验院长的智慧。


面对医疗机构的难题和困境,应该多些理解和支持,少些粗暴式问责和指责。政府部门应该对拒不执行防控院感政策,威胁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行为严厉打击。另一方面,医院在进行院感防控中,在科学的前提下,应照顾到患者的需求,不能盲目“一刀切”,眼里只有院感没有患者。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院长就成了高危职业。一觉醒来,可能第二天就不是院长了。


最后一张图送给院长们,加油、挺住!


眼下,医院院长们最困难的时刻来了!既不能有院感事件,也不能眼里只有院感没有患者

来源:“医学界”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朝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