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苏东坡是这样一个大吃货,这些年我们都被他骗了

说到苏东坡,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北宋著名的大IP,一位集诗、词、书、画于一身的大才子,在政治治理上也颇有建树,堪称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偶像。从小到大,我们都对苏东坡的诗文非常熟悉。以文观人,从《惠崇春江晚景》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我们看到一位浪漫自足,充满平凡生活趣味的普通人;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们则看到一位感情丰沛、在佳节思乡念亲的长者。

原来苏东坡是这样一个大吃货,这些年我们都被他骗了


可是,除此之外,你对苏东坡还了解多少呢?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他还是一位乐观阔达、爱吃而且会吃的大吃货。


东坡肉

说起苏东坡和美食之间的联系,最被大家所熟知的应当就是东坡肉了。

原来苏东坡是这样一个大吃货,这些年我们都被他骗了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时,西湖已经被各种杂草占领了大半,他发动民工去除杂草淤泥疏通湖道,还用挖出来的泥筑成堤,发展水利。百姓们听说苏东坡爱吃红烧肉,就纷纷在春节的时候送来猪肉感谢这位地方官,苏东坡想着这么多猪肉也吃不完,与民同乐岂不更好?

便让家人按照自己在《猪肉颂》里总结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的做法把收到的肉切成方块做成他爱吃的红烧肉,带上酒一起给参与了工程的民工们送去,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苏东坡的家人误以为苏东坡说要把肉与酒一起烧,结果烧出来的肉更加醇香美味。百姓们看到这地方官居然这么亲近人民,于是便将这红烧肉称为东坡肉。

苏东坡嗜肉,但除了猪肉,苏东坡还喜欢吃些什么呢?


东坡鱼

原来苏东坡是这样一个大吃货,这些年我们都被他骗了


据说苏东坡平生最爱吃鱼,只要是鱼类,他几乎来者不拒,吃过鲤鱼、鳊鱼、黑头鱼、墨鱼、鳜鱼、鲈鱼、鲍鱼等等,甚至连剧毒的河豚也敢吃。他吃鱼常常是自己动手烹制,在《鱼蛮子》一诗中记述了他做鲤鱼的方法:“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破釜不著盐,雪鳞笔青蔬。”

四川乐山一带的岷江中,出产一种黑头鱼。苏东坡和其弟苏辙曾用香油、豆瓣、葱、姜、蒜等调料,以炸、烹、收汁之法制作了“东坡墨鱼”,其味“芳香妙无匹”。苏东坡曾在《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中写道:“怪君便尔忘故乡,稻熟鱼肥信清美。”他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记述了将“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的鳜鱼烹煮以佐酒的故事。在《浣溪沙》中写了“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州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美好诗句。他在任登州太守时吃了鲍鱼,赞不绝口,说“膳夫善治荐华堂,坐令雕俎生辉光。“肉芝石耳不足数,醋笔鱼皮真倚墙。”


荔枝

原来苏东坡是这样一个大吃货,这些年我们都被他骗了


绍圣二年(1095年)的时候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到了荔枝,甘美甜蜜而多汁的荔枝便多次出现在了他的诗词作品中,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应该就是《惠州一绝》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了,虽然抒发的是对岭南风物的赞美和留恋,但这其中还是有满腹的苦水,不过荔枝的甘甜让苏轼的将这满腹的苦水化作了甜美的赞歌了吧。


羊蝎子

原来苏东坡是这样一个大吃货,这些年我们都被他骗了


同样在惠州期间,苏轼作为贬斥罪官,虽然想吃肉但却不敢与当地权贵争抢好的羊肉。于是他私下嘱咐杀羊的人,给他留下一般没人要的羊脊骨,因为在这些骨头之间也有一点羊肉。取回家后,苏轼先将羊脊骨彻底煮透,再用酒浇在骨头上,点盐少许,用火烘烤,等待骨肉微焦,便可食用。

他在给弟弟苏辙的去信中记叙了这件事: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渍酒中,点薄盐炙微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他终日在羊脊骨间摘剔碎肉,自称就像吃海鲜虾蟹的感觉和味道。苏轼大约三、五日吃一次羊脊骨,并在信中调侃苏辙,你生活优渥,多年公款吃喝,饱食好羊肉,把牙齿都陷进去了,也碰不到羊骨头,怎么能明白这种美味呢?


吴山酥油饼

原来苏东坡是这样一个大吃货,这些年我们都被他骗了


吴山酥油饼香甜酥脆还不碎,是杭州的一种点心,它的原型是安徽的“大救驾”。苏东坡在杭州当太守时,某天突然生出游览的兴致,去吴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吴山顶上偶然进了一家油饼店,买了几块油饼,找了个景观位坐下,一边赏景一边吃饼,苏东坡发现这油饼甚是美味,便问店家这香甜酥脆的油饼叫什么名字,店家说这本是山野小吃,木有大名。这时,苏东坡的文人天赋又跑出来加持了,他除了会作诗赞颂美食,还会给美食起名呢~他见这饼层层丝丝清晰可见,就为这酥饼起了个名字叫:蓑衣饼。据说在杭州话中,蓑衣与酥油谐音,慢慢地这蓑衣饼就传成了“吴山酥油饼”。


东坡肘子

原来苏东坡是这样一个大吃货,这些年我们都被他骗了


相传,东坡肘子其实并非苏东坡之功,而是其妻子王弗的妙作。一次,王弗在炖肘子时因一时疏忽,肘子焦黄粘锅,她连忙加上各种配料细细烹煮,以掩饰焦味。不料这么做出来的肘子味道却出乎意料的好,顿时乐坏了苏东坡。苏东坡素有美食家之名,不仅自己反复炮制,还向亲友大力推广,于是,这“王弗肘子”便以东坡肘子之名流传开了。


原来苏东坡是这样一个大吃货,这些年我们都被他骗了

东坡豆腐


在回望自己一生的时候,苏东坡写诗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吃货苏东坡的一生真是走到哪吃到哪的一生,也许正是他拥有真正吃货的那种豁达幽默、随遇而安、自给自足的心态,才让他把一波三折的不幸人生活成了精彩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每一种食物都值得用心对待,我是秋刀鱼,喜欢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忙点赞或者分享,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文章底部评论处发表您的观点,关注我了解更多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