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聰明人最該明白什麼道理?所謂成功人生,奧妙不外乎4點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說得非常有意思: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這不是老子故弄玄虛,而是標準的正言若反,是辯證(正反合)的方式。


1 老子的辯證法

老子首先說,彎曲才可保全,委屈才可伸展,低窪將可充滿,敝舊將可更新,少取反而獲得,多取反而迷惑。

怎麼理解?

柳樹的枝條會彎曲,所以颱風來了,得以保存;而松樹堅硬挺直,很容易被吹倒。

毛蟲一定要弓起身體,才能前進。

杯子裝滿水了,還能裝什麼呢?買一棟新房子還能怎麼更新呢?

所以舊和新、低和高、彎和直、少和多都是彼此相對,這也叫做正言若反,其中也有辯證的關係。

所以,聖人持守著“道”,作為天下事物的準則。

不侷限於所見,所以看得明白。

我要了解一個人,不能夠只顧及自己的看法,還要多瞭解別人怎麼看他;

同樣的,我們看自己也不能太主觀,要知道別人怎麼看自己。

不以自己為對,所以真相彰顯。如果以自己為對,只能看到自己所選擇的真相,這樣反倒會產生盲點。

不誇耀自己,所以才有功勞。即使有功勞,一旦誇耀之後,別人還需要稱讚你嗎?

不仗恃自己,所以才能領導。我們常常強調以服務代替領導,也是老子的想法。

項羽雖然比劉邦有能力,但是他仗恃己力;

反觀劉邦知人善任,延攬天下人才,最終項羽雙拳難敵四手,何況是萬箭齊發。

最後,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相爭。

這句話老子說過兩次,一次是這一章,另一次是第六十六章“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我有時候會開玩笑說,我下圍棋從來沒輸過,為什麼?

因為我從來不下圍棋。

這樣說你會不會覺得好笑,有點阿Q精神。

但在老子思想裡面,這樣講是沒有問題的。

我不爭,天下沒有人可以跟我爭,這不是很有趣嗎?

學會這一招,可以自我解嘲,不必事事都那麼緊張。


傅佩榮:聰明人最該明白什麼道理?所謂成功人生,奧妙不外乎4點


2 成功不是一門學問

人生的選擇始終困難,沒有一本經典可以讓人按表操課,保證成功。

坊間有很多書談到成功術,強調只要按照幾個步驟去做,一定可以成功。

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情況隨時在變,尤其是與你相對的人隨時在變。

就像我在很多地方講課,首先要了解聽課的對象。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不是大人,而是小朋友。

我曾應邀為五年級的小朋友講國學,跟他們講道理,他們立刻吵成一團,最後只好跟他們說故事。

成功無法成為一門學問,它是一個概念,如果真要了解,可以參考四點:

第一,目標明確。

活著要知道自己目標何在。無論什麼角色,如果沒有目標,生命就散開了,就像亂槍打鳥,浪費生命。

第二,全力以赴。

一個成功的人,知道目標何在,所以他願意去奮鬥。

第三,自得其樂。

成功的人一定快樂,如果一個成功的人,每天生活緊張,最後導致生病,那當然是失敗,所以快樂與成功不能分開。

為什麼人在奮鬥時還是快樂的呢?

其實是要自己想辦法調節的。

奮鬥本身很少有快樂的,但是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奮鬥,心態就不一樣了,有目標之後當然願意奮鬥,也才可能自得其樂。

第四,提升心靈。

做成這件事,心靈因而往上提升,做成下一件事,心靈又再提升。

人若想要成長,可以效法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在短暫的人生中,我們到底成就了什麼?

孔子之所以是孔子,因為他每隔十年就脫胎換骨變成更好的人,展現出更高的生命境界。

而我們只是一般人,是因為我們的心靈沒有提升,頂多外表變老了,偶爾聽到別人說自己看起來很年輕,就高興半天。

這其實是很幼稚的想法,難道需要靠別人稱讚才覺得自己年輕嗎?

年輕不年輕並不重要,如果可以活到八十歲,表示六十歲很年輕;如果只能活到六十歲,那五十歲就很老了。

所以,從整體來看,年紀根本不重要,我們要把握的是當下。

3 聰明人更要學老子

王弼二十三歲就註解《老子》,就是因為領悟這個道理。

自古以來,聰明的年輕人很多,以《世說新語》中的故事為例:

謝鯤家裡來了幾位客人,兒子謝尚才八歲,跟著大家一起閒談,才思敏捷,可以置身名流之中。

大家都讚歎:“這麼年幼的人才,真是座中的顏回啊!”

謝尚居然接著說:“在座的並沒有孔子,怎麼分辨出誰是顏回?”

像這樣的孩子,你就知道他長大之後不容易過日子了。

世間有聰明人,也有天才,但是天才特別要學道家的思想,才能懂得收斂,不到適當時機,不要過於表現。

否則,生在魏晉時代,只能用六個字來形容,“名士少有全者”,

有名的讀書人很少有能保全性命的。

為什麼老子特別強調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道理就在這裡。

可惜魏晉時人雖然喜談《老》《莊》《易》,但他們理解了多少?如果真的懂了,就會有不同的生活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