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人是不是人才的三种境界

晚明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吕坤曾述过三种资质的人才,分别是:三等资质聪明善辩、二等资质磊落豪雄,一等资质深沉厚重;这段对人才的分类和分级受到了后世很多人的认可,并成为了一种识别人才的经典标准。正所谓:“聪明善辩出麒麟,磊落豪雄安天下,深沉厚重定乾坤”。

看一个人是不是人才的三种境界

曹操这类枭雄,算是磊落豪雄的代表;有魄力、能谋善断,能笼络一干人才为他办事,成得了大事;司马懿这种人则属于深沉厚重的那一类,心思和谋虑都藏的很深,就像一个幽暗的深渊,布局深远,老到成熟,把天下都做成了自己的局;诸葛亮这类则属于聪明善辩加上深层厚重的类型,聪明善辩是浮在表面的冰山一角,深沉厚重则是藏在内在深处的富矿。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聪明善辩,磊落豪雄或深沉厚重这三种人才之中的一种,但是却不知道要成这类人才需要具备什么能力、需要打破什么障碍呢?

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下,一个人在通往出类拔萃的接触人才的路上需要打破的三道障碍

语言的障碍:

看一个人是不是人才的三种境界

舌战群儒

一般人都无法突破自身的三大障碍:语言障碍、思考障碍和执行障碍,也可以理解为:说的障碍、想的障碍和做的障碍。

语言的障碍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有一部分人既不会说也不会写,因为你让他们根据一个主题写个千八百字的文章都完全是在为难他们,因为他们苦思冥想硬是凑不足那几百个字,尽管他们脑袋里面可能有很多想表达的东西,但是就是挤不出来,也说不出来;有的人能说不会写,能说一个小时不停歇,但是要落到纸上,顿时就会出现一个鸿沟;有的人能写不会说,写出来可以洋洋洒洒几千言,但是要让他们当众讲演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知道,语言是人与人连接的重要工具,是组织别人和借用社会资源的关键要素,一个人如果表达能力不行,那么他要成事,就会存在比较大的阻碍。

思考的障碍:

看一个人是不是人才的三种境界

如果讲语言的障碍影响了不少人,那么思维的障碍更是将人群完全的分成了两类。很多人在思考力方面的确是存在障碍的,这导致了他们看问题往往肤浅的停留在现象层,其实思考力存在障碍的人主要是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不够独立,表现为总会依赖别人帮自己想问题,喜欢依附那些权威或者专家的观点;

2、不喜欢思考,这就导致思虑比较简单,一个人如果喜欢思考,凡事都喜欢问为什么,那么他看问题就会深入很多;

3、不会使用思维工具,两千多年前荀子就讲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所谓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就是那些聪明厉害的人并不是他们真的是天生异骨,而是因为他们善于使用工具而已。同样的思考力很强的人也无非是因为他们比较善于总结和使用那些思维工具而已。什么是思维工具呢?比如说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就经常使用“分析、综合、演绎、归纳”这四种神奇的的思考工具,当然还有诸如“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辩证逻辑、系统逻辑”等等逻辑工具也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本质而言掌握世界的人仅仅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工具,如此而已。

一个人如果有了足够的思考力,就会慢慢变得有了思想,思想会让一个人变得深沉厚重起来,如果再有磨砺和锻炼,就会成为一个不错的人才。

执行的障碍:

看一个人是不是人才的三种境界

执行这件事,并不是说你自己一个人去干就行了,对于一个杰出人才的要求往往是你能够协同和组织其一个团队,在知人善用的基础上,排除各种困难、阻碍和分歧,成功的完成一个既定目标。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是一个有足够意志力的人,你有足够的执行的魄力和凝聚力,而这些往往这就是一个磊落豪雄的人所擅长的。一个人磊落豪雄之人往往具有一种天然的领袖魅力,会有很多人很放心的追随他,和他一起做事。曹操这样的人身上比较明显,哪怕是古代的身材矮小的拿破仑,又或是当今的一些商界领袖如孙正义或者马云这样的,他们身上都具有磊落豪雄的气质。这就是为什么日本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见了马云之后对马云说“怪不得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这样大的事业,你确实有这样的气概,有这样的霸气在里面,”。成一人之事,专心即可,成万人之事,那就得有一种足够的意志力和气魄方能够达成。

人才的轻与重:大器晚成

看一个人是不是人才的三种境界

如果一个人能言善辩,那么一般人人都会比较认可他的,都会觉得,一个人能说会道、聪明善辩,算是一个不错的人才了。但是仅仅是能说会道的人往往是飘的,很那沉稳下来并且去有效的执行。多数人的聪明善辩只表现为能逞口舌之力,实际上思想水平和认知深度往往都不够,这样的结果就是尽管去实际的执行了也很容易出乱子。

一个突破了语言障碍的人会表现出聪明善辩的特点;一个突破了执行的障碍的人会表现出磊落豪雄的特征;一个突破了思考的障碍的人,在他经历了足够多的人事磨砺,如孟子所讲“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样通过思想、行为和心智上面的多重打磨,这样的人才会显得深沉厚重,才可堪当大任。

看一个人是不是人才的三种境界

昆仑厚重

有的人少年得志反受到其殃,有的人大器晚成终显其能,中国历史上这样的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实在太多了。很多没有经过多少挫折就顺利成功的人,最后结局往往比较尴尬,他们驾驭不住自己的成功,因为因为心性、品格修炼不够导致德不压功,于是就飘起来了,行事乖张、判断失准、行为荒诞,最后众叛亲离而导致失败。所以古代很多智慧的领导如果看中了一个人才,准备委以重任之前都会给他一些历练和打磨,甚至是打压。很多贤才、很多很多商人、很多文艺工作者。甚至是很多演艺明星都是因为出名太早,最后压不住,毁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