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认识下兖矿这群为列车“穿针引线”的人

在铁运处的铁路运输板块中,有一群被称为“为列车穿针引线的人”。他们的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没有休息日,更没有节假日,只为将煤炭列车进行解体和编组,确保列车顺利出发。每天在列车上爬上爬下,繁忙的工作伴随着较高的危险系数,即便如此,他们仍然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就是“铁运处车务段调车人员”。

来,认识下兖矿这群为列车“穿针引线”的人

解读“神秘”工种

调车作业需要完成对开进车站的列车,进行坏车捣调、空车对位、重车等“分门别类”的调整及列车检查等工作。调车人员就是负责依据编组计划,将列车分解、摘挂或取送车辆,完成编组,确保列车顺利始发的人员。用个比喻来说,站场就好比是物流公司的包裹集散中心,调车人员就是快递小哥,把同一片区域的包裹分装开来,但不同的是,在这里分解或编组的不是零散的包裹,而是一节一节十几米的车厢,调车人员要将车厢按照编组计划重新“组装”在一起。

来,认识下兖矿这群为列车“穿针引线”的人

也许有人会说:这还不简单,不就是摘摘挂挂,将车辆排排队吗。调车作业可远不止这么简单。机车(也就是“火车头”)连挂车辆,由一股道到另一股道,并变更运转方向的调车作业,被称为“一钩”。就大东站来说,作为矿区铁路中最大、站线最长、工作最繁忙的集配站,在这里平均“一钩”作业要10分钟,运量高、车流量大时,每班这样的操作,平均就有50次左右,算下来约500多分钟的调车作业。


练就“飞檐走壁”“以观判速 ”真功夫

一趟列车的长度近一公里,调车人员在连续12小时的工作中,每趟车都来回走,需行走的路程和耗费的时间都将翻倍,作业中,他们借助车辆车梯进行移动。只见他们身挂方位灯、手持台、记录仪,“挂”在车辆车梯上,可谓是“飞檐走壁、来去自如”。连挂、试拉、连接风管、推进、牵引、拧闸,从地上到车厢,他们动作迅速,几乎是一气呵成。这就要求调车人员,无论刮风下雨、烈日酷暑、暴雪严寒,只要出务作业,一定要每时每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丝毫不能放松。

来,认识下兖矿这群为列车“穿针引线”的人

在调车作业中,机车司机都亲切地把调车人员称为“机车的眼睛”。那是因为,推进运行连挂车钩时,由于距离较远,机车司机无法看到车辆位置,这时就需要调车人员进行瞭望和确认进路。连挂车辆时,调车人员要准确判定车距,然后向司机显示距被挂车辆10车厢、5车厢、3车厢距离的联系信号,司机则根据调车人员的信号调整到相应的速度。重重操作,考验了调连员动、静状态下测速能力和与司机的配合。

来,认识下兖矿这群为列车“穿针引线”的人

这种种技能,绝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他们上班时间利用作业间隙,相互探讨交流工作技能,有的年轻的调车人员,下班后,主动自学。过硬的本领和扎实的技能都是常年累月的积累与磨练的“结晶”。


严寒酷暑下的坚守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对于调车人员而言,可以说没有一个“好日子”。“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风天一身灰、冬天一身霜。”这是调车人员最真实的写照。尤其是冬季和夏季,常年在室外作业,让他们练就了一身“铜皮铁骨”。

冬天出务时,尤其是夜间,毛衣、棉衣都裹在身上,依然浑身上下都打着哆嗦。“摘挂的车钩就像是一个个冰疙瘩,你一靠近就感觉它在冒着股股凉气,即便带着厚厚的手套,手上依然能感受到刺骨的冰冷。”53岁的邢学乾师傅说。下雪的时候,鞋底有水、车梯结冰,登车梯时格外地滑。他们冒着凛冽的寒风“挂”在车上,眼睛睁不开、嘴巴说不出话。寒风夹杂着雪花,直往衣袖、脖子里钻,吹得他们耳朵通红,嘴唇开裂。雪花就如同一把把利剑,打到脸上生疼生疼,常常下车时手套直接被冻在了车梯上。“有时接过班就出务,一干就是一天,下午三四点才能吃上一口热乎饭,手、脚和脸一暖和儿,奇痒无比。”

来,认识下兖矿这群为列车“穿针引线”的人

到了夏天,又是另一番景象。调车人员身穿深黄色防护服,头戴黄色工作帽,手上戴着厚厚的帆布手套,穿着这样的工作服,有如置身于一个巨大的高压锅中,记者好奇的问:“天气这么热,你们怎么还穿这么厚呢?”经过阳光的炙烤,车体的温度能达到60摄氏度,这时的车钩又从邢师傅刚才口中的“冰疙瘩”变成了“热铁球”。“车钩、车梯都烫手,如果不穿戴好这些防护用品作业的话,碰到哪儿,估计皮就要被烫掉了。”孟令龙师傅说:“夏天啊,这身上的衣服是干了湿,湿了干,一层层白色的汗碱。遇到下雨天更受罪,衣服和肉粘在一起,那个难受劲儿就别说了。”

来,认识下兖矿这群为列车“穿针引线”的人

“脏、累、苦、险”用在调车人员身上,哪个都不夸张。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调车的。”几个年轻的调车人员自己调侃道。当记者问到,面对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是什么让你们选择了坚守?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习惯了”,而这种“习惯”的背后却是一种对岗位的执着与担当、对企业的忠诚与奉献。“加快解编列车,加速车辆周转,确保线路畅通,是我们调车人员最大的心愿。”

来,认识下兖矿这群为列车“穿针引线”的人

十五三车是他们熟悉的歌,停车启动是他们难忘的曲。他们与车梯、车钩为伍,同严寒热浪搏斗。这些看似平凡的调车作业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与坚守,在平淡之中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瞬间,用坚强的脊梁扛起了铁运处安全运输的重担。(李亚辉 李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