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 星巴克玩法升級,星星的用處更多了

最近幾個咖啡新勢力的日子,都不太好過,繼

瑞幸之後,賽道上的另一個玩家——連咖啡也身陷關店風波。現磨咖啡這門生意,看起來有情調、有故事、有成功案例,在資本的補貼下也有流量……有那麼多咖啡都想要超越星巴克,但是真的想要笑到最後,首先要想辦法活得長久。就算不說口味如何,單從店鋪的選址、內部的佈局,以及會員體系來說,新勢力們距離星巴克這個前輩還差很遠啊。

說起星巴克,就不得不說他家的星星。早在 2018 年底,星巴克的會員體系就做了一個「改革」——強化了星星的積分功能,按照

消費金額累計星星,攢夠 9 個好禮星星就可以兌換飲品和小食。與之前相比,少了很多技巧性的玩法,卻也更加簡單粗暴了,按照花多少錢來給相應的回饋。這一與國際接軌的做法,經過一年多的檢驗,效果還是不錯的。畢竟相較於此前的「升杯湊次數」「分單得優惠券」這些少數人的攻略,大多數人更認可(懶得操心)這種「星星當錢花」的東西。

估計星巴克也是嚐到了這種會員體系的甜頭,又進一步強化了好禮星星的「積分貨幣」屬性。從 6 月 9 號開始,大家不用再等 9 顆星星兌換一箇中杯飲品了,選擇更多了:

好消息 | 星巴克玩法升級,星星的用處更多了


簡單來看,分為幾個檔:


好消息 | 星巴克玩法升級,星星的用處更多了

好消息 | 星巴克玩法升級,星星的用處更多了

好消息 | 星巴克玩法升級,星星的用處更多了

總的看來,就是兌換的門檻更低了,以前總要等攢到 9 顆星星,才能兌換中杯飲品,而現在則是一顆星就可以換了,且無論是升杯,還是加一份 espresso,都是大家日常比較常用的權益,相信這以後,星星的利用率會更高吧。

另外一調整就是選擇更多,以大家熟悉的 9 顆星星來說,除了中杯手工調製飲品外,還增加了酸奶和水果沙拉這些。而再多一點,12顆星星,就能換到更多的蛋糕甜點、指定三明治或者各種卷,不管是節食期間的妹子,還是來點甜品獎勵自己,都是很貼心了。當然從價值來說,藍翼還是覺得兌換中杯的奶咖會划算些。同時向上還增加了 12、15 和 25 的檔次,像藍翼知道的狗熊這種星巴克達人(熊),App 裡有上百顆好禮星星,九個、九個換咖啡可能都喝不完,那就可以換蛋糕甜點、冰淇淋,以及輕食系列當午餐。


在星星的累積上,除了原來的使用星禮卡支付可以 40 元/星的快速累積外,還增加了啡快平臺的快速累積,通過啡快購買食品類商品,積星速度快 100%,購買非食品類商品,積星速度快 25%。估計星巴克打算用累計星星的活動作為槓桿,來推新的下單方式和商品品類,不排除未來還有新的快速積星的活動。


好消息 | 星巴克玩法升級,星星的用處更多了

在瑞幸、連咖啡新興品牌一門心思地琢磨怎麼通過資本補貼來打開現磨咖啡市場的時候,星巴克早已把打造「第三空間」當作核心競爭力了,從這次的會員體系調整中,也可以發現星巴克在有意無意地弱化咖啡產品的佔比,而是加大食品和其它飲料的比重。也許未來,人們提到星巴克不是去喝一杯咖啡,而是辦公、聚會、洽談或者下午茶的好去處。


結語


從星巴克這幾年的會員體系變化,可以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越來越簡單粗暴,回饋與消費金額直接掛鉤。這也不僅僅是星巴克一家的趨勢,觀察最近的航司酒店

的常客計劃,也會發現類似的端倪,比如藍翼之前介紹過的國航的里程當錢花。也許和信用卡行業類似,在回饋方面,品牌方開始越來越青睞低門檻、普惠型回饋方式,才是能夠讓廣大消費者和品牌方雙贏的、持久的計劃吧。

疫情過後,你的咖啡消費習慣有什麼變化嗎?還常去星巴克麼?主要都點些什麼呢?留言裡和藍翼說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