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六出祁山都失敗了,竟然是敗給了他們

在封建社會,皇帝就是上天之子,代表著至高的權力和身份尊貴,他們可以凌駕於眾人之上,掌握著眾生的生殺大權。儘管你才華橫溢,但依舊不敵為人臣子。

一、建興五年冬(公元227年)孔明受先帝之遺命「北定中原」,此時先帝所封[五虎上將]僅有常山趙子龍一人獨在。諸葛亮率趙雲、魏延、王平、馬謖、姜維等開始了他的北伐大業。

馬謖,字幼常,湖北襄陽人,軍事才智過人,從荊州一直到巴蜀跟隨諸葛亮任參軍(軍事參謀)之職,諸葛亮為之器重的人才之一。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魏文帝曹丕病逝兩年後,諸葛亮命令將領突然襲擊了魏軍駐守的祁山,因魏軍毫無防備,所以紛紛敗逃。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六出祁山都失敗了,竟然是敗給了他們

諸葛亮石像雕塑

諸葛亮到了祁山後就決定派兵駐守重要軍事據點「街亭」,但是派誰去呢?其實諸葛亮心裡早就有了人選,那就是馬謖。諸葛亮身邊雖然有很多身經百戰的將軍,但基本都屬於老將。趙雲,之前諸葛亮命令其出兵斜谷道作為疑兵,魏延在隴西為主力攻克魏軍,鄧芝為文官兼外交官,王平雖有勇有謀,但實在缺乏作戰經驗(諸葛亮的內心想法),其他幾人皆為泛泛之輩,目前,在諸葛亮心中能委以重任的只有馬謖,並且主動請纓,立軍令狀,諸葛亮當即派馬謖做為先鋒,王平為副將,鎮守街亭,思覺一會,又派高翔帶兵駐守在街亭的東北處,一旦街亭出現危機,高翔便可帶兵接應,隨即出發,馬謖和王平帶兵來到了街亭。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六出祁山都失敗了,竟然是敗給了他們

諸葛亮銅像雕塑

馬謖和王平看了看四周,王平說到:「在這五處總道口安營紮寨,敵兵無法偷過去增援」。馬謖卻說到:「這街亭有座大山,我們上山駐守,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可謂是天險」。王平立即說到:「如果放棄此地去山上紮寨,若敵軍切斷我軍水源,不出幾日,我軍必會亂作一團」。馬謖大笑王平不懂兵法,並謂之為「置之死地而後生」,王平聽後嘆出一口長氣,連連搖頭。

司馬懿看出蜀軍的佈防後,大笑到:「平日裡孔明自稱自己用兵如神,如今也不過如此」。便交代手下切斷山上蜀軍水源,讓魏軍士兵只管搖旗吶喊即可,不出五日,蜀軍不攻自破。果真蜀軍在沒水源情況下,被張郃帶兵發起了進攻,蜀軍潰敗而逃。諸葛亮隨後依照馬謖所立軍令狀執行軍法,含淚斬了馬謖!街亭失後,諸葛亮帶兵退回了蜀中,並請罰自降三級,第一次的出祁山北伐,以馬謖的自恃才大,失街亭而告終。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六出祁山都失敗了,竟然是敗給了他們

諸葛亮座四輪車

第二次的北伐是同年的冬天,乘陸遜擊敗曹休之際,舉兵出關,包圍陳倉,攻打數十天未破,糧草不足且魏軍增援到達,不得不再次退回蜀中。次年初諸葛亮再次率兵欲北伐,魏軍先行攻入漢中,諸葛亮調兵遣將,增調援軍,加上數月大雨導致魏軍糧道不通,遂撤軍。諸葛亮興兵養將兩年後,第四次是欲北伐,但劉禪聽信小人讒言,阻止了諸葛亮的北伐。而後的北伐皆為外部因素,如糧草不能及時補給,小人謬言等;在最後一次北伐裡含恨而終。

綜合以上的幾次北伐而論,最終諸葛亮是輸在了自己,自己用人不當、未處理好與其他同僚關係。由此可知諸葛亮含恨而終,他是在恨他自己。

小夥伴們,你們覺得諸葛亮到底輸給了誰了?歡迎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