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忍耐,等待,哪一個才是解鎖幸福的密碼

爭取,忍耐,等待,哪一個才是解鎖幸福的密碼

閱讀之前請單擊關注哦。呦雅誠品,陪伴您一起成長~

(一)

《知否知否》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小說。最近幾天閒來無事,又把整本小說從頭到尾又看了一遍。有人說它是“小《紅樓夢》”,裡面描寫的家族勢力、兒女聯姻、日常鐘鳴鼎食生活等,跟《紅樓夢》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也有人說,論思想性、藝術性、文學性等,這部書遠遠不能與《紅樓夢》比。

我同意後者的說法,這本小說,確實比《紅》淺顯太多——裡面並沒有太多的隱喻與鋪墊,沒有經典的詩詞名句,也沒有太嚴肅高深的立意。《紅樓夢》裡可以批判腐朽的封建制度,歌頌自由而純潔的愛情,可是《知否》又批判了什麼,歌頌了什麼呢?

我沒有看出來。它只是寫了一個普通官宦之家的普通女孩,憑藉自己的通透、機敏、豁達、善良與忍耐,如何從一個小女孩安穩幸福的過渡到小婦人的日子而已。

整部小說沒有太多大場面,唯一的幾場廝殺打鬥還都是以女主明蘭的家事為主線,乃至朝堂上的波詭雲譎、江湖上的人心險惡、戰場上的血腥廝殺,都只在男女主的家常聊天中輕描淡寫帶過。整部書所寫的,不過是家事:盛家,顧家,齊家,餘家,袁家……

可是,即便只是家事,我卻是看的津津有味。誰說通俗淺顯就一定成不了好文章?生活本來就是細水長流,日光底下並無新事。把瑣碎日常寫的跌宕起伏,正如用蘿蔔白菜把生活過的有滋有味一樣,這才是高手。而關於生活,這部小說所揭示的最深刻的問題就是:女子婚姻的幸福,是要考爭,還是靠忍,還是靠等?


爭取,忍耐,等待,哪一個才是解鎖幸福的密碼

(二)

自古以來,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有政治的地方就有爭鬥。在人口眾多、多個小家庭依託於一個大家族群居的封建時代,更是如此。小時候爭果子、衣服、首飾,爭爹孃的寵愛、家人的重視,大了爭男人、銀錢、產業、權勢、爭管家的體面,姐妹之爭、姑嫂之爭、妯娌之爭、婆媳之爭、主僕之爭……女子之間的戰爭,永遠不會比男人在外面幹事創業少。

可是,戰鬥力爆棚的女子,就一定能幸福善終嗎?

小說中給出了幾個反面典型。

第一個好爭者,就是明蘭的庶出姐姐墨蘭,她模樣出挑,心思敏捷,又因為生母最得父親歡心,在一眾姐妹裡也是最為受寵。未出嫁前,她依仗自己的小聰明與姐妹們鬥法,挑選夫婿時又自作主張爭了一個高攀的婚事,出嫁後在丈夫、婆婆面前依然各種心機不斷。

可是結果怎樣?小說裡,她婚後過的並不好——夫妻感情平常,婆媳關係一般,丈夫事業發展平平,在孃家姐妹面前,她沒有半分驕傲的資本。更何況,在那個母以子貴的時代,她沒有生出兒子。

除此之外,本是江湖女子出身、非要爭得侯門主母地位的曼娘,貪婪自私、見不得親戚過得好的康姨媽,還有自命不凡、心比天高的侯門貴女顧廷燦,都屬於本身極有性格、絕不肯屈居人下的人才——曼娘慣會唱唸做打,康姨媽整人手法陰毒,廷燦精通詩詞歌賦,若是放在現代,這些女子哪一個出去都能自立山頭的吧。

可惜他們生活在高度重視集體主義、抹殺個人特質的封建時代。女子太有性格,也就意味著太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在丈夫面前俯就,不會在公婆面前孝順,不願在其他人情世故前忍耐周全。這樣的女子,她的才情便是毒藥,心氣就是一種折磨,所謂個性更是個笑話,又怎麼可能在大家族中過得很好?

所以,《紅樓夢》中曹公借寶釵之行說過啊,越是大戶人家,越是複雜的環境,越要藏愚守拙,而不要輕易的去爭。一爭,不但露了自己的家底,更容易被人拿捏住自己的野心。


爭取,忍耐,等待,哪一個才是解鎖幸福的密碼

(三)

可是,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慾望,誰都不願被別人隨意擺佈。不爭,又怎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知否》中給出的女子掌控幸福的第二種做法,就是忍耐,以退為進。

笑到最後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一定是最能忍的。盛家姐妹中,大姐華蘭便是最好例證。

她嫁入袁家後,起初日子並不好過。婆婆百般挑剔,丈夫也只是一味勸她忍讓。但不管婆婆讓她在懷著孕時站規矩,還是無恥得要求她拿嫁妝貼補家用,華蘭通通沒有抱怨。而在丈夫面前的哭訴,也只是擔心婆婆如此行事,傳出去有損夫家臉面,決口不提自己的委屈。

示弱忍耐的結果,不僅成功扭轉了丈夫的愚孝,更是激起了男人的保護慾望——妻子如此全心待我還要受盡委屈,若不能護她一世周全,我簡直枉為男人啊。

所以,幡然醒悟後袁文紹,不僅為妻子又掙回了數倍的家產,還接二連三又生了幾個兒子。眼下有丈夫的寵愛,日後有兒子的依仗,無論何時都有足夠的銀錢,華蘭女士這一生,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那是不是任何時候都需要忍?當然不是。縱觀全書,明蘭婚後當家,繼婆婆秦氏幾次出手陷害,除卻必要時候,明蘭一概接招,該懟就懟,絕不含糊忍耐。

所以,到底什麼是必要時候?不過三點:天時、地利、人和。具體來說便是:敵強我弱時要忍,時機未到時要忍,非我主場時要忍。若三者俱全,那就手起刀落,殺對方個片甲不留!

其一,敵強我弱之時。

明蘭年幼時,在家中常挨兩個姐姐欺負,好吃的好穿的都輪不到她,輕鬆活兒、便宜事兒輪不到她,賞賜體面什麼的她總是排最後一個。平日裡,更是沒少受姐妹的閒氣。

是明蘭無人可以依仗麼?並不是。撫養明蘭的盛老太太,是整個盛家地位最高的人,沒人敢不把她的話放在眼裡。可是,三天兩頭的為明蘭出氣合適嗎?雖然明蘭跟她最親,可是其他其他女孩兒就不是她的孫女嗎?

所以明蘭年幼時便知,受了委屈請別人來主持公道是行不通的。其一,自己並不是府裡最貴重的人;其二,祖母不是她一個人的祖母;其三,也並不都是什麼大事。怎麼辦?唯有忍耐。當實力不足以保護自己時,忍耐,才能避免招致更大的禍患。

寫到這裡,不禁又想到一點:所謂三歲看到老,這話真是有道理的。忍耐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頭腦簡單、性情耿直的人,會自動認為“忍耐”等同於“窩囊”,例如盛家的如蘭。所以,讓這種性格的人忍耐是行不通的,只能等她撞到了南牆,疼了自然會回頭。

但是對於本性寬厚仁慈的孩子呢,忍耐反而是她無師自通的本事,你若強推她出去與人爭吵,反而會讓她倍感壓力。所以說吃虧是福,這個福並不在於“吃虧”本身,而在於吃得了虧這種行為背後所代表的心態——不計較的人,必然是內心寬厚仁慈的人,這才是福報的根源。

其二,時機未到之時。

小說中有一段明蘭管家時的描寫。未出閣的小姐管家,本身又是庶出,背後又無得力兄弟支撐,唯一的靠山又是個不願多事的老祖母,一眾下人自然都起了小瞧之心,辦事懈怠,不聽約束,鬧的是無法無天。

明蘭管了嗎?沒有。書中寫到,她安安靜靜的看書,平平常常的吃飯,只叫幾個心腹把她所住的屋子守好,其他的,都得過且過。甚至有人批評她的丫鬟,她還幫著打掩護。

她為什麼不管?是真不在意嗎?還是膽小怕事?都不是。只是時機未到而已。

什麼是時機?其實就是“勢”。大風起兮雲飛揚,風起,這就是大勢。所以薛寶釵唱,“好風憑助力,送我上青雲”,沒有這陣東風,她要怎樣才能翻身枝頭?在《紅樓夢》中表現得再好又怎樣,最終不過是在瀕臨破產的賈府做個少奶奶而已。

所以,聰明的人,從不與大勢較勁。而明蘭最擅長的,就是蟄伏與忍耐。你以為她面容寡淡無慾無求,其實人家是在黑夜中目光炯炯,警覺的嗅著空氣中若有若無的信息,靜等風來。只要風起,她什麼都不用做,只要把自己悄無痕跡的融進去,自然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所以,明蘭管家的結果,是她沒有出言訓斥任何奴僕、惹人生厭,沒有損傷任何主人的臉面情分,她什麼都沒有做,但是所有她想處罰的人,全都求錘得錘,嚐到了惡果。不戰而屈人之兵啊,經此一役,誰還敢小瞧她?

其三,非我主場之時。

什麼是主場?就是你對當前的場面有絕對的控制感,你要確信在場的這些人裡至少有半數以上會為你說話,剩下的人裡無論誰說什麼做什麼都翻不起風浪,簡言之,還未開賽,你心中已然知曉輸贏,絕不會只憑一時義憤就出兵。《孫子兵法》裡提到,知勝有五,其中一條,便是“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在小說中,明蘭便是謹守“主場原則”:姐妹們一同挨罰,當她發現自己人微言輕、不足以扭轉局面時,她寧肯受罰也不會做無畏的爭執,忍耐些反而更顯自己乖巧懂事;

婚後與族人同坐敘事,面對滿屋子的長輩,無論婆母、嬸嬸說的話如何過分,她依然客客氣氣、恭恭敬敬。明蘭深知,婆婆想管教媳婦,哪裡挑不著錯呢;但媳婦只要態度有一點不好,那就是鐵板釘釘的錯。所以,她絕對不吃這虧。

能爭之人必不善於忍,能忍之人卻未必不善於爭。關鍵在於,這個“忍”是糊糊塗塗、渾渾噩噩地忍,還是內心清明、意志堅定地忍。忍不是懦弱,忍更不是退縮。蘇軾曾言,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能忍得了日常閒氣、忍得了無謂紛爭、忍得下飛來橫禍的人,才真正是內心目標堅定且始終如一的人。這樣的人,必然擁有更強的掌控幸福的能力。

但是忍耐,是不是就是最高級的幸福之道?不是的,其實還有第三種方法:等待。


爭取,忍耐,等待,哪一個才是解鎖幸福的密碼

(四)

故事裡,明蘭是老莊的高足。對於生活,對於婚姻,對於幸福,她總是抱著一種淡然的態度,未來到底怎樣,她並沒有太熱切的掌控感。

她不像大姐華蘭,知道自己是家中嫡長女,身份貴重,是以事事都嚴格要求自己,要為妹妹們做好榜樣;她也不像四姐墨蘭,仗著親孃受寵,自己有才有貌,便總心比天高,一定要奔個好前程;她也不像五姐如蘭,雖然沒什麼大志向,但是敢愛敢恨,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喜好,絕不會委屈自己的心意。

她對於生活的追求,也不過是四個字:好好生活。家人讓讀書就好好讀書,沒事了自己釣魚、繡花、研究美食、睡懶覺、跟祖母聊天……把自己調理的舒舒服服、清清爽爽。

這算是一種自我放棄嗎?不是的,其實明蘭對自己,是有著非常清晰的認知的:

論身份,我只是一個庶女,父親也只是個四品小官;論實力,跟姐妹們相比,我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才藝;論環境,封建時代的女子本不應該出頭冒尖,就應該靜等著家人安排;且更重要的是,父母祖母都是明理的人,也不會為子女瞎安排。

所以,還有什麼可爭的呢?等待吧,命運自有安排。而後,兜兜轉轉中,她等來了顧廷燁,一個真正愛惜她、敬重她的男子,兩個人攜手共進,幸福的過一生。

這份幸福,是她爭來的,還是她忍來的?都不是,而是她等來的。她沒有目標,沒有期望,即便她關注外在的環境,也並不是要在適當的時候搏上一搏,只不過是想著調整心態,時時事事讓自己過的更舒服而已。

她看透了那個時代女子生存的枷鎖和危險,看透了大家族權力運行的規則,也看明白了那個時代對女子的最高期望與最大惡意,所以,在時代的洪流下,她一個小小女子,又能改變什麼呢?再怎麼爭,再怎麼臥薪嚐膽的忍,該來的,終究會來。

所以讀來讀去,覺得這本書好啊。它沒有煽動情緒,沒有深刻的說教,卻用這許多小兒女的生活瑣事,讓你看到了生而為人的不易。個體在龐大的社會系統下,只不過是一粒小小的沙,即便再怎麼打磨的光彩亮麗、貴氣逼人,一粒沙也只能發揮一粒沙的用途,絕對成不了其他。

所以,什麼樣的人才能過的幸福?答曰,心思通透的人。

你看明白人類生存的侷限,就不會總妄想著要掙脫一切枷鎖、飛向那遼闊的天空,須知,這一切的枷鎖本來就是生活的真實面目,而人類,本來就是要站在地面,而不是要在天空飛翔的;

你瞭解內在自我的遼闊,就明白,哪怕是一粒沙裡也終有一個天堂,在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的範圍內,我們依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讓自己更加充實更加圓滿,而這,才是生活的本質工作。

所以,你的幸福,是要靠爭,還是要忍,還是要等?


爭取,忍耐,等待,哪一個才是解鎖幸福的密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