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罪却要谢不杀之恩?

皇上近日很是烦燥,原因倒不是因为蒙古边关近日总是频繁骚扰,而是朝中无合适的人挂帅出征,皇上虽有理想的人选,只是,兵部尚书王翦,当初打江山的时候,随自己出生入死,还曾救过自己的命,他如今已年过半百,该让他在府上颐养天年,听说他最近新添了孙儿。忽然,皇上想到了好点子。


次日,皇上召见王翦,像往常一样喝茶下棋,只是一场棋未完,皇上说:“虽不是什么大事,却也该让你看看。”王翦翻开一看,吓得跪在地上:“臣绝无二心,望皇上明察。”皇上便说:“这份举报写的太过详细了,看来是有人忌讳你在京城,出去避避也好。”后来,听说上朝时兵部尚书王翦自请去镇守边关,皇上一再挽留,也没能改变他的主意。王大人确实满门忠烈,在他死在任上的时候,还对妻儿说:“皇恩浩荡,要不是皇上念及旧情,我们早已被灭九族了。”

是不是觉得王大人太冤枉了,明明根本就没有罪,却还要感谢不杀之恩?《老子》说——“欲取之,先予之。”在这里用“欲予之,先取之。”更为恰当。

没罪却要谢不杀之恩?

你去看医生,医生说:这可能是个瘤。你慌忙去查资料,去各个检查过的医院取自己的X光片,在你折腾好久之后,再给他看时,医生却说,这只是钙老化而已。你是不是有”谢不杀之恩“的感觉。这也就是为什么聪明的妈妈会在孩子还有十分钟该回家的时候就呼唤孩子,在孩子一再央求下,答应再玩十分钟。聪明的老板不会先告诉职员今年发多少奖金,而说市场不景气,可能要裁员。最后在年末的时候告诉大家有奖金。

所以,聪明的人总是遵循”欲予之,先取之。”的理论,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奇妙!

喜欢的朋友转发关注懒得取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