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身上5個壞習慣,家庭幸福指數不高對孩子傷害也大,趁早改掉


疫情解禁後,來家裡的人逐漸多了起來,5歲的兒子經常在夜裡乾咳。


原來老公一直剋制著的抽菸,在節後徹底放開了,親戚來了點一根,朋友來了一起抽。儘管每次我都帶兒子走到裡屋關上門,但是依舊擋不住二手菸落地後產生的有害物質。


每次聽到孩子的乾咳,我就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和自責。

爸爸身上5個壞習慣,家庭幸福指數不高對孩子傷害也大,趁早改掉


那些抽菸的男人們都已為人父,為什麼不能多為孩子想想呢?


網上有個熱評說要做到真正的好爸爸很簡單:好好愛妻子,好好陪孩子。


一句很簡潔的概括,但真正能達到這個標準的爸爸卻並不多。


爸爸們在孩子的成長中是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可是還是有很多爸爸做出各種傷害孩子的行為。


01 第一類:過於關注親子關係的爸爸

我們常在生活中看到孩子奴爸爸,不管孩子多大,爸爸什麼事都管,什麼事都操心,願為孩子傾盡所有。


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曾經說過,“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這個家庭的多是悲劇。”

這樣的爸爸等到老了以後,多數會認為自己全心全意養大的孩子也必定要全心全意的回報自己,而且他們很容易就會摻和到子女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去。

另外,當一個家庭的親子關係大於夫妻關係的時候,這個家庭就會向畸形發展,絕大多數巨嬰孩子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爸爸身上5個壞習慣,家庭幸福指數不高對孩子傷害也大,趁早改掉

前兩天看過一檔情感調節類節目,男生小陳對女生小於展開猛烈攻勢後追求到了對方。結果小於到了男方家裡傻眼了。

男孩的爸爸不停地盤問女方的家境,期間男孩不敢說一句話。沒過一會,小陳感覺氣氛不對,趕緊推小於去廚房打掃衛生,小於氣不過:“憑什麼要第一次來家裡的客人打掃衛生?”

後來,小陳的爸爸要求小陳和一個女同事的孩子去旅遊,小陳也去了。理由是爸爸不怎麼和媽媽交流,就天天看著我,我都習慣了,如果不去,我心裡不安。


婚姻首先是夫妻之間的契約關係,夫妻關係好,家庭才會更牢固,孩子才能更幸福。


02 第二類:不能說到做到的爸爸


央視紀錄片《鏡子》中有一個孩子發出了這樣的怒吼:


“他總是說不行,總是說下次下次。”

“明明說好的,就是不願意實現自己的承諾。”

“他從來沒有聽過我的想法,讓我實現自己的願望。”


原來,孩子的父親平時總是過於擔心孩子,所以當孩子提出要求時都假意答應,到了時間又用其他的理由推託。


孩子說要當一個揹包客去旅行,父親承諾他有時間一起去走走,結果又說有事不行。就連答應讓孩子騎自行車出去轉一圈,都反悔讓他不能騎出門口的街道。


結果孩子再也不相信父親了,他覺得父親根本就不能理解自己。


我們總以為對孩子隨口一說的話無需太當真,殊不知對孩子屢屢失信,不僅讓家長威嚴掃地,更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損害,破壞親子關係。


爸爸身上5個壞習慣,家庭幸福指數不高對孩子傷害也大,趁早改掉


由北京師範大學等機構發佈的《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孩子眼中,家長最常出現的不良行為,便是不講誠信。

結果表明,報告家長曾經“答應過孩子的事情做不到”的小學生和中學生人數比例分別高達42.2%和63.7%。


人數之多令人咂舌,這些孩子如果不得到正確的引導,會逐步進入到安全感缺失和情感的封閉的空間中。爸爸不能說到做到對孩子的傷害遠遠比我們想象得要嚴重。


03 第三類:沒有儀式感的爸爸

朋友小梅和我閒聊說她兒子上週過生日想邀請同學參加聚會,結果小梅老公聽見了直接對孩子說了句“幹嘛要搞這麼沒用的活動,有那時間不如你把落下的功課再看看。”


結果小梅的兒子不僅過生日不開心,那一週都沒精打采的。


剝奪孩子儀式感的父親,會嚴重打擊孩子對生活的積極性。只有被“儀式感”認真愛過的孩子,才明白如何去愛。


那些用“儀式感”澆過水的孩子,才能在以後瑣碎的生活中開出花來,對生活有小確幸,對未來有大期待。


爸爸身上5個壞習慣,家庭幸福指數不高對孩子傷害也大,趁早改掉

《超級演說家》季軍餘崇正有一句刷爆朋友圈的吶喊:“創造儀式感,是好爸爸的標配。”


每天早上六點半,他都會準時等著兒子和女兒下樓,和他們一起共進早餐。這樣的早餐時光,他堅持了十二年,從不間斷。


你以為餘崇正不忙嗎?他是語言表達培訓師、故事之道主理人、有機樂活城的ceo還有等等一系列的頭銜和工作。


他曾說:“我可以陪客戶到兩三點鐘,當然也可以起早陪孩子。何況孩子遠比客戶重要。”


他的兩個孩子在學校比很多同學都更有自信,更有目標感。


一位心理學家說:如果家裡的爸爸注重儀式感,那麼親子關係會更幸福,孩子的歸屬感/安全感都很高,甚至身體更健康、學習成績更優秀。


對兩個孩子來說,早餐是他們養成早睡早起習慣的契機,也是他們和爸爸交流感情的一種儀式,這一刻他們與眾不同,這一刻他們會被重視。唯有儀式感能賦予生活更多的意義。


04 第四類:不愛做家務的爸爸


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家庭幸福的秘訣是家人之間一起做家務。


家務家務,一個人做不叫家務,一家人一起做才叫家務。


兒子的責任感往往來源於爸爸,如果爸爸連家務的責任都不能承擔,那麼將來兒子就很難成為一個好丈夫,好爸爸。


《心理科學》的一項研究也表明:如果父親不愛做家務,就會加深女兒的性別偏見。影響女兒的婚姻觀和事業觀。


所以不論男孩女孩,爸爸不做家務都會對孩子產生一輩子的負面影響。爸爸愛做家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才能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爸爸身上5個壞習慣,家庭幸福指數不高對孩子傷害也大,趁早改掉



05 第五類:不陪孩子的爸爸


《第一閱讀》講過一個小故事,一位媽媽去幼兒園接孩子,發現一群媽媽裡有一個外國爸爸也在等著接孩子。這位爸爸其實也很忙,不停地打電話並且打開電腦看,但是當接到孩子後,他就完全專注於陪伴孩子。


他問旁邊的中國媽媽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的爸爸不來接孩子呢?”


是啊,爸爸們都去哪了呢?


閨蜜昨天跑來跟我吐槽:


“每次跟老公提到陪孩子一會,他就事特別多,一會兒頭疼,一會腿疼,一會說加班太累需要睡一會。”

“老公的伴侶不是我,而是他的寶貝手機,只要回到家就開始在床上不動如山地看手機。”

“別人過節加班都不開心,我發現他竟然偷著樂。”


調查顯示,高達77%的父親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在一個小時以內,僅9%的孩子有爸爸陪伴超過3個小時。


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受到的傷害有多大?他們缺乏安全感,一生都要尋找缺失的那份愛。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角松子就是那個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松子爸爸關心愛護只留給松子的妹妹,帶禮物也只給妹妹帶一份。


從此松子開始自輕自賤,為了得到父親的笑臉,松子不惜在愛美的年紀故意扮醜。長大後替代取悅父親的習慣變成了取悅身邊的人。她為偷錢的同學頂嘴、被校領導摸胸猥瑣,這些行為都跟他在原生家庭缺少父親的陪伴有關。


孩子無時不刻不在模仿著家長的行為,關於言傳身教,我們要時刻謹記在心中。


爸爸身上5個壞習慣,家庭幸福指數不高對孩子傷害也大,趁早改掉


好的父親從來不在手機裡也不在酒桌上,而是在每一個生活的細節之中,至於爸爸們到底怎樣做才能不傷害孩子?


送你二字箴言:用心。


用心的爸爸會時刻關注妻子的狀態,營造一個好的家庭氛圍。

用心的爸爸會用適當的愛灌注孩子,帶來安全感和歸屬感。


從今天起停止傷害孩子,做不到滿分的家長也要爭取做到六十分的父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