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宝宝之后,生活一团糟,妈妈需要知道家庭关系的3个原则

丽丽是我的大学室友,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儿子满月之后便独自带娃。公婆说吃不了带娃的苦,要享受老年生活。虽然心有不悦,但也无可厚非。之后在旁人的一片质疑声中,她经营的小家庭活色生香,他带出的宝宝乖巧懂事。如今孩子两岁半,在托育班快乐成长。她也开始一边上班一边带娃的生活。

生完宝宝之后,生活一团糟,妈妈需要知道家庭关系的3个原则

另一边是我的一个表姐,女儿6岁了,因为工作原因,一直是婆婆帮忙照顾孩子。过年婆婆回老家了,因为疫情表姐在家看着孩子。来之不易的亲子时光,表姐每天都会给孩子讲故事、做好吃的,但是一到晚上孩子就开始找奶奶。虽说最后都哄好了,但表姐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表姐也能感觉到孩子的不安,婆婆很能干,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料理得很好,唯独孩子跟妈妈不亲。

表姐心里知道女儿可能已经把奶奶当成自己的妈妈了,孩子的与妈妈的依恋关系已经建立在奶奶身上了。表姐在孩子出生的时候放弃了母乳喂养,孩子一直跟着奶奶喝奶粉长大的。因为妈妈早出晚归,女儿一直都是跟奶奶睡觉,这也是表姐最遗憾的地方。

生完宝宝之后,生活一团糟,妈妈需要知道家庭关系的3个原则

在带孩子这件事情上,每个人的家庭环境都不一样,做出的决定也会不一样。老人带孩子有利有弊,孩子交给老人,宝爸宝妈可以放心地在外面打拼事业,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由此带来的便是孩子跟自己的父母之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这一点上来考虑,妈妈们应该在孩子一出生的时候就应该掌握主权,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决定用哪种方式来养育她,也不需要跟谁去解释为什么这么做。以下三个原则,让妈妈们学会如何处理家庭关系?

小家庭与原生家庭划清界限

只要提起"隔代育儿"一定会引来一众妈妈的吐槽,其最本质的根源在于小家庭与原生家庭的界限不明晰!长辈总试图以孩子为载体,控制小家庭,过度干涉小家庭的生活,尤其是在生孩子的头一年,在这一年所有矛盾都会集中爆发。

"养"是一件最简单的事,任何人撸袖子就可以上手去做!但"育"却是一件充满技术含量的工作,每个人各有各自的观点,在宝宝这个爱的集合体身上,没有一个人肯轻易退步,没有一个人想放弃用自己的观念和方式表达对宝宝的爱的权利。

生完宝宝之后,生活一团糟,妈妈需要知道家庭关系的3个原则

有条件当然自己带最好!无奈年轻人职业压力大,家庭事业不能兼顾,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请求老人帮忙。而很多老人生活本身就很空虚,没有自己的爱好,情感和全部精力都投在孩子身上。但是在育儿观念上,很多老人拒绝接受新鲜事物,任何科学育儿观念都比不上她们的养育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们以家长的身份,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小家庭之上。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对你的宝宝影响最大的不是你所扮演的父亲或母亲的角色,而是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夫妻关系应该是高于一切其他关系之上的!

大部分时候,孩子一出生,亲子关系就成了家里最核心的关系,尤其是中国的妈妈。一旦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爸爸妈妈就非常容易因为育儿产生各种矛盾,与此同时,孩子也在各种爱的包围下失去了独立成长的机会。

生完宝宝之后,生活一团糟,妈妈需要知道家庭关系的3个原则

正常的家庭关系应该是把夫妻关系放在首位,一切关系必须服从于父亲关系。孩子只是作为一个新成员来到这个家庭,他不是家庭的中心。我们需要让宝宝适应并接受我们的家庭,而不是我们的家庭为了宝宝的到来去改变原有的状态。宝爸宝妈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孩子放弃夫妻关系,和谐的夫妻关系才能给孩子更多的爱。

妈妈不要为了孩子失去自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就是最好的教育,父母的言行举止一点一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想要孩子成为一个自信自爱的人,请妈妈先变成一个自信自爱的人;想要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妈妈就应该有自己生活。

生完宝宝之后,生活一团糟,妈妈需要知道家庭关系的3个原则

妈妈"自私"点,想让自己先过得舒服一点,这没有错。妈妈完全不用放弃自己的时间、空间,更不应该为了孩子放弃自我。因此,妈妈必须学会先爱自己,把自己先照顾好,给自己一些轻松时刻,才能给宝宝一个轻松健康的成长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