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寶寶之後,生活一團糟,媽媽需要知道家庭關係的3個原則

麗麗是我的大學室友,從小十指不沾陽春水,兒子滿月之後便獨自帶娃。公婆說吃不了帶娃的苦,要享受老年生活。雖然心有不悅,但也無可厚非。之後在旁人的一片質疑聲中,她經營的小家庭活色生香,他帶出的寶寶乖巧懂事。如今孩子兩歲半,在托育班快樂成長。她也開始一邊上班一邊帶娃的生活。

生完寶寶之後,生活一團糟,媽媽需要知道家庭關係的3個原則

另一邊是我的一個表姐,女兒6歲了,因為工作原因,一直是婆婆幫忙照顧孩子。過年婆婆回老家了,因為疫情表姐在家看著孩子。來之不易的親子時光,表姐每天都會給孩子講故事、做好吃的,但是一到晚上孩子就開始找奶奶。雖說最後都哄好了,但表姐心裡挺不是滋味的。表姐也能感覺到孩子的不安,婆婆很能幹,把家裡所有的事情都料理得很好,唯獨孩子跟媽媽不親。

表姐心裡知道女兒可能已經把奶奶當成自己的媽媽了,孩子的與媽媽的依戀關係已經建立在奶奶身上了。表姐在孩子出生的時候放棄了母乳餵養,孩子一直跟著奶奶喝奶粉長大的。因為媽媽早出晚歸,女兒一直都是跟奶奶睡覺,這也是表姐最遺憾的地方。

生完寶寶之後,生活一團糟,媽媽需要知道家庭關係的3個原則

在帶孩子這件事情上,每個人的家庭環境都不一樣,做出的決定也會不一樣。老人帶孩子有利有弊,孩子交給老人,寶爸寶媽可以放心地在外面打拼事業,為家庭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由此帶來的便是孩子跟自己的父母之間並沒有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從這一點上來考慮,媽媽們應該在孩子一出生的時候就應該掌握主權,自己生的孩子,自己決定用哪種方式來養育她,也不需要跟誰去解釋為什麼這麼做。以下三個原則,讓媽媽們學會如何處理家庭關係?

小家庭與原生家庭劃清界限

只要提起"隔代育兒"一定會引來一眾媽媽的吐槽,其最本質的根源在於小家庭與原生家庭的界限不明晰!長輩總試圖以孩子為載體,控制小家庭,過度干涉小家庭的生活,尤其是在生孩子的頭一年,在這一年所有矛盾都會集中爆發。

"養"是一件最簡單的事,任何人擼袖子就可以上手去做!但"育"卻是一件充滿技術含量的工作,每個人各有各自的觀點,在寶寶這個愛的集合體身上,沒有一個人肯輕易退步,沒有一個人想放棄用自己的觀念和方式表達對寶寶的愛的權利。

生完寶寶之後,生活一團糟,媽媽需要知道家庭關係的3個原則

有條件當然自己帶最好!無奈年輕人職業壓力大,家庭事業不能兼顧,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請求老人幫忙。而很多老人生活本身就很空虛,沒有自己的愛好,情感和全部精力都投在孩子身上。但是在育兒觀念上,很多老人拒絕接受新鮮事物,任何科學育兒觀念都比不上她們的養育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媽媽們以家長的身份,把自己的觀念強加於小家庭之上。

夫妻關係是家庭的核心

對你的寶寶影響最大的不是你所扮演的父親或母親的角色,而是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夫妻關係應該是高於一切其他關係之上的!

大部分時候,孩子一出生,親子關係就成了家裡最核心的關係,尤其是中國的媽媽。一旦孩子成為家庭的核心,爸爸媽媽就非常容易因為育兒產生各種矛盾,與此同時,孩子也在各種愛的包圍下失去了獨立成長的機會。

生完寶寶之後,生活一團糟,媽媽需要知道家庭關係的3個原則

正常的家庭關係應該是把夫妻關係放在首位,一切關係必須服從於父親關係。孩子只是作為一個新成員來到這個家庭,他不是家庭的中心。我們需要讓寶寶適應並接受我們的家庭,而不是我們的家庭為了寶寶的到來去改變原有的狀態。寶爸寶媽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孩子放棄夫妻關係,和諧的夫妻關係才能給孩子更多的愛。

媽媽不要為了孩子失去自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環境就是最好的教育,父母的言行舉止一點一滴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因此,想要孩子成為一個自信自愛的人,請媽媽先變成一個自信自愛的人;想要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媽媽就應該有自己生活。

生完寶寶之後,生活一團糟,媽媽需要知道家庭關係的3個原則

媽媽"自私"點,想讓自己先過得舒服一點,這沒有錯。媽媽完全不用放棄自己的時間、空間,更不應該為了孩子放棄自我。因此,媽媽必須學會先愛自己,把自己先照顧好,給自己一些輕鬆時刻,才能給寶寶一個輕鬆健康的成長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